必须把营销从故事里捞出来

目前中国企业尤其是家电企业有一种误解,认为品牌的附加值来自大范围的炒作,尤其是价格上的炒作,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营销手法。用犀利的超低价格加上围绕价格的杀手类的话题,比如,当年微波炉行业的有企业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攫取了大量的话语权。这样的企业通过持续扩大产能尽可能地降低价格,并用超低的价格去扩展市场,这种营运模式无形当中清除了行业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当然主要是本土的中小企业。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中,这种模式是非常有利的,这些发起并依赖价格营销的企业可以靠一种近乎垄断的方式保持靠巨大的销售量得来的利润,但营销以及家电业、制造业人士请不要认为这样的企业是最擅长营销的企业,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纯粹是一种误读,这种方式是严重错误的,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会看到这类企业的两种结果:要么转型成功,要么走向死亡。

目前中国国内有14%的营销专家基本上属于传播层面的专家,恰好这个层面是最容易起泡沫的层面。我们不要对科特勒、舒尔茨等专家对现阶段中国企业营销操作的建议有任何幻想,他们的理论用在中国的企业身上,也没有根本好转的效果。请大家注意,美国的营销专家给中国企业的诊断都是战略层面的,是企业生存方向的改变,只有发生了这样的根本性转变,他们的理论和建议才会有效果。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微软的品牌,传播层面的东西大概不太需要什么专家了。你认为微软的品牌是来自传播层面的因素吗?我们对微软的钦佩最主要的来自于它的产品。再回过头来看看像格兰仕这样的企业,他们在营销中属于传播层面的东西太多了,而没有特色产品给人们留下清晰的印象。它给市场的是个类的印象,产品永远不是主角,相反炒作的故事却广为流传。

营销的基本面不在传播层,而是在产品层,我们应该真正回归的是这个层面。对中国的企业也是这样,如果要成为基业长青的企业,这是必须的。

如果我们认为对价格的炒作是成功的话,那么,这种成功只是阶段性的,在这样的阶段只要产品有足够低的价格就可以不用太考虑产品的功能以及消费需求,把握住价格在某种意义上就算是把握住了需求。但是,我们看到不断走低价的企业已经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利润结构,从其自身的角度看,它透支了自己品牌未来的附加值,它主动地缩小了自己品牌的发展空间。

这类企业在清除掉本土中小企业的同时,也把自己放在了整个“市场货架”的最下端,上端的企业是跨国公司品牌。这是一种市场空间的划分,也是一种品牌空间的划分,而且这种划分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这样的市场结构对他们来说是极端不利的,因为产能对任何一个跨国企业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未来靠什么支持自己的利润还是未知数,向高端转型的压力首先不是来自于外在的市场,而是自己的营运惯性以及来自市场对品牌认知的转变的困难。

我们把这种实施低价策略的模式总结为价格依赖症。这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做法,是粗放的,把价格恶狠狠地放一段,市场就会跟着起火,完全是一种价格依赖。

一旦患上价格依赖症,这个企业如果希望某一天自己的产品价格再涨高,已经不太可能了,因为市场已经把它们定位为最简单的低端品牌了。在竞争的逼迫下,这类企业也会转向其他的产业,但是这种转向有多难,只有穿这双鞋子的人自己知道。

排除个人或者是小团体的恩怨,我想营销人应该注意:真正的营销高手是制造并销售价格高的产品,并且还能卖得多,卖得快的人;能顶住压力,把产品与品牌往上推进的企业才是高手。如果只是销售足够低价格的产品,那么根本不需要造如此大的势,找几个人开票销售就行了。

营销的中心是让消费者记住、使用你的产品,并有欲望继续购买自己未来的产品,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你抛出来的故事上。我始终认为,一个充满娱乐色彩的企业已经走进了堕落性的通道。我也真心提醒我们的企业老板们,应该转变自己的思路,寻找会做产品的人,而不是会写故事的人来操作自己的企业。

时间: 2024-11-03 01:52:42

必须把营销从故事里捞出来的相关文章

AMD创始人与英特尔有关的故事里,多年以来一直离不开AMD

因为在所有的高科技故事中,AMD的故事是最可怕的,也是最英勇的--因为它一直在进行着一个事业:挑战英特尔.这一度被人认为是一个"神话",因为一路依靠摩尔定律而腾飞的英特尔被认为是科技行业最璀璨的明星公司之一,数十年来一直处于行业链顶端.从今天来看,AMD已经不可避免的衰落了--AMD最近发布最新财报显示,第三财季营收为12.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9亿美元下滑25%,净亏损为1.57亿美元.面对危机,2012年10月19日,其现任CEO罗瑞德又一次给AMD开出全球裁员15%的措施-

国外小企业利用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故事

一份报告显示:在美国的小企业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小企业主已经将社会化媒体整合进自己的企业流程中去,而利用社会化媒体等新技术的比率也由去年的12%增加到现在的24%.美国小企业对社交媒体的领跑现象应该引起中国小企业的高度重视.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954.html">nbsp; 下面分享2个美国小企业利用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案例: 2008年,西雅图的一个发廊Emerson Salon开始上互联网,自2008年第三季度到2

营销小故事

摘要: 营销案例一: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巷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道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 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 营销案例一: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巷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道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 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常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小.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

一些营销小故事

摘要: 营销案例一: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巷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道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 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 营销案例一: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巷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道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 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常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小.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

PS鼠绘古典美女:深刻刻画有神韵的故事里的人物

鼠绘古典美女最重要的把人物的神韵画出来.这些人物都是需要根据特定的小说或故事的描述画出来,包括人物的性格等都要体现出来,难度还是挺大的. 最终效果 1.打开线稿拖到PS,复制一层,正片叠底,在线两层之间新建一层填充背景色,颜色最好不用白色,因为肤色比较浅在白色背景上容易看不见.

博客营销研究:企业博客用故事来说话的魅力

企业博客用故事来说话的魅力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954.html">nbsp; 最近指间柔沙在和朋友们交流中听朋友们提到,他们写的博客浏览量太少,很少被人关注.我留意了他们写的博客,在传播上虽然有许多技术上的原因,但是内容的不精彩依然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这样的博客里,有的是枯燥的产品说明,有的是生硬的管理条例,有的是全部抄袭下来的理论文章,这样的博客味同嚼蜡,很难传播出去的. 回过头来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什么

网站故事营销:这个真心不能少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在看成功者生长经历中,每一个创业成功者背后都有一个或者几个故事,而且这些故事很能打动人心,那么,在网站营销过程中,是不是也要有一个故事呢?而事实上,很多网站在上线的时候,在关于自己的介绍中,刻板单调,官方腔调味道充足,最近热播的电影<乔布斯传>,有人总结乔布斯带领苹果走向成功之路,就是因为其有故事,故事不乏矛盾冲突,而乔布斯将当时最强大的微软.IBM作为假想敌,正是在这紧张的对立冲突中成全了乔布斯的伟大,成全了苹果走向手机产品的顶峰!故事总是让人

警惕“有毒”的营销故事

20 多年的营销实践中,我感觉从事营销的许 多人士对于营销的内涵并不是十分清楚,以至于许多看来荒谬不堪的"有毒"故事在营销界广泛流传.诸如:"把梳子卖给和尚":"把卫生巾卖给小学男生":"把国画卖给农民":"把 羽绒服卖给北极熊":"小和尚卖石头":"帮乞丐做品牌":--对于一些人将上述故事奉为经典的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

海底捞VS西贝:“卧底”之战为何被疯狂传播?

互联网总是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热点题材是一波未伏另一波又起,今年来最有意思的是"筷子兄弟"的电影宣传曲<小苹果>MV,火得让人若说没听过就不好意思的地步,还有一个是<西贝员工卧底海底捞万字日记>的文章,在互联网.手机微信上是疯传,后者不像前者那样有着很多娱乐元素,有什么奥妙呢? 其实这篇卧底日记文章并不是最新写出来的,而是一篇旧文,两年前就已经在网上传开了,用"海底捞卧底感言"等作为标题,只是没有广为人知罢了. 在理性占主导的工商界,这篇旧文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