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商业社会漫天飘舞着“创新”这样的字眼时,“模仿”变成了不可接受的。5月中旬,谷歌推出了一个新的产品“生活搜索”。但这一新产品随即被拥有同类产品的酷讯指责为抄袭。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是一个单一事件。在此之前,谷歌先后推出了谷歌热榜、谷歌导航、谷歌拼音输入法三项服务,但都无一幸免地被竞争对手指责抄袭。其中,谷歌热榜、谷歌导航分别被指模仿百度的风云榜和hao123。
于是,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抄袭的指责纷纷指向谷歌。业界反应如此强烈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Google是一个以创新闻名的公司,而现在谷歌的所作所为似乎让他们无法接受。
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尽管被多个竞争对手指责为抄袭,但谷歌截至目前为止并没有遇到真正的版权和专利问题。这意味着谷歌更多程度上是在模仿,而不是带有版权性质的抄袭。如果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宝洁率先推出一款儿童牙膏,而强生随后也推出一款相近的儿童牙膏。
那么对于以创新知名的Google,其中国公司模仿的动力在哪里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本地化的需要。本地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为本地用户提供最需要的产品。那么什么是中国用户最需要的产品呢,显然这个市场上已经被验证过的产品是必需提供的,例如导航和输入法。
而谷歌这样一个为用户提供大众化服务的公司,不可能对输入法这种“基础消费品”视而不见,而去盲目地推出小众化的创新产品。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复制、模仿是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成功的一部分。Google并不是第一个做搜索引擎的公司,腾讯QQ的创意来自ICQ,新浪、搜狐的创意显然是来自雅虎,盛大的创意也是来自韩国的互联网公司。对于这些提供大众化服务的公司来说,模仿显然不是什么难为情或者不能做的事情。但是一个重要的成功要素是模仿之后的创新,这是Google和腾讯等公司能够超越被模仿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