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剧变:校讯通将死 家校沟通永生

本文讲的是教育行业剧变:校讯通将死 家校沟通永生,和笔者预料的一样,校讯通的死期来了。近日,北京市下发《关于2014年北京市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意见》,其中要求,学校、幼儿园不得为“校讯通”办理提供便利条件。10月8日,朝阳区教委在给朝阳区所有中小学下发的通知中指出,学校为商业机构入校办理校讯通等提供便利行为属违规情况,正在使用“校讯通”的学校要及时进行整改,即日起通知家长停止使用。这一依靠变相强制而发展起来的产品,虽然戳中了家长和学校的沟通需求,却依然逃不过死亡的命运。

  收费+强制,校讯通不死才怪

  除了北京之外,全国很多城市的中小学校、幼儿园都在使用校讯通。这一看似便利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服务产品,其实背后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益。而参与利益分成的,除了电信运营商和学校之外,还有第三方服务公司,部分第三方公司甚至凭借校讯通业务实现了上市。

  每月10元(各地收费标准不一样)的费用,对家长而言并不算很大的支出。但校讯通的问题在于,表面上是家长自愿订购,实际上却带有强制色彩。毕竟当老师说布置作业、学校通知等信息都通过这一平台发布之后,又有哪个家长敢不订购呢?所以,自愿的背后,是一种无形的强制。

  此外,当飞信、微信兴起后,校讯通的短彩模式已经在技术上失去了优势。连家长都会抱怨——免费的飞信和微信完全可以替代校讯通,为啥我还要为校讯通付费?一个因特殊资源而生的收费产品在新技术频发的时代,一定会走向没落。这是市场的力量。

  一方面,带有强制收费色彩的校讯通,与国家的教育政策违背;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涌现的新技术新产品完全可以替代收费且不好用的校讯通,校讯通的存在与市场规则违背。既不受国家政策待见,又不受市场欢迎,校讯通不死才怪。

  死了校讯通,沟通需求依然存在

  校讯通的死,并不意味着家校沟通的需求不成立。实际上,这一需求是刚需。只不过,校讯通走了一条“一夜暴富、杀鸡取卵”的死路。

  当然,作为校讯通的最大受益者,中国移动其实并不会认为那是一条走不长的路。电信运营商还是抱着SP时代直接向用户收费的思维,没有看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杀手锏,就是所谓的“免费模式”,且免费的同时依然提供极致产品服务。

  家校沟通,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家庭与学校的沟通,这一需求极富深度。只不过,在校讯通死后,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需求产品化,将产品市场化,将市场规模化。

  “三化”之间其实有着巨大的鸿沟。需求产品化,要考虑如何与飞信、微信做区别,深挖家长、老师、学生的需求,尤其是老师的需求;产品市场化,则要规避校讯通的老路,不能靠行政压迫或者所谓的学校资源进行变相强制推广;市场规模化,则是商业模式成立的前提,只有做大市场,形成规模用户,这一平台才具有“羊毛出在猪身上”的钱景。

  记得周鸿祎在对投资人谈360免费杀毒时说过,“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个“地”就是业务,而“人”,就是用户。这一思路是值得“校讯通”们思考的。

  有家长、有老师在用,产品就不怕没有业务可拓展。校讯通死后,谁能快速站起来,按照新的思路去奔跑,谁就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作者:丁少将

来源:IT168

原文标题:教育行业剧变:校讯通将死 家校沟通永生

时间: 2024-09-20 05:53:47

教育行业剧变:校讯通将死 家校沟通永生的相关文章

全新“上海校讯通”搭建家校之桥

"校讯通"是通过短信平台为广大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为家校双方提供无缝沟通方式的增值业务,该业务的推广以实现教育资讯互通.资源共享,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良好的环境为目的.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面向上海教育行业正式推出的新产品--"校讯通"."校讯通"是通过短信平台为广大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为家校双方提供无缝沟通方式的增值业务,该业务的推广以实现教育资讯互通.资源共享,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良好的环境为目的. 据悉,每位家长只需支付每月十元

校讯通再遭封杀,唯有免费尚可续命

从去年开始,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就针对运营商的家校通讯项目进行了定点清理,受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国移动苦心经营了多年的校讯通.当然,也就是在另外两家运营商的幸灾乐祸之时,三家运营商的类似产品都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媒体报道,依据重庆市教委下发的<关于切实规范中小学使用校讯通等通讯工具的通知>,重庆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对使用校讯通.家校通.家幼通等有偿家校通讯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整治,立即纠正有关行为.任何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职工不得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及家长接受家校通等通讯业务,严禁中小学.幼儿园和

校讯通或被滥用学生家长收到广告短信

员村某小学的邓老师正在使用校讯通,她对校讯通的便利性赞不绝口. 家长通过短信能便捷的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学习成绩. 校方称不允许老师将短信沟通平台用作商业用途,运营商强调严禁员工向外泄露客户信息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邹捷 张建林 罗辑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近年来,不少中小学及幼儿园为了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三方的沟通,采用了一种名为"校讯通"的短信沟通平台.目前在广东省,已经有过万家学校在使用这种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老师能便捷地发送通知.温馨提示,家长则能及时掌握到孩子

校讯通成学校运营商谋利工具?

"校讯通"曾普遍用于珠海家长和老师.学校之间的沟通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其去留也受到各界的关注.民革珠海市委员会提交的提案指出,"校讯通"(或名"翼校通"."家校通")如今给家长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花费,没有起到强化家长与学校沟通的作用,建议取消此项业务. 民革珠海市委员会的调查发现,随着"校讯通"的出现,过去的家长会.家访等家长与学校的交流方式逐渐被淡化或取消,有的学校放弃免费的

中山“校讯通”覆盖率达97.5%

日前,记者从中山移动获悉,根据最新统计,由该公司开发的"校讯通"业务,已覆盖中山全市97.5%的校园,用户数高达36万,在信息化助力中山教育强市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中山移动于2003年9月与中山市教育局合作推出"校讯通"业务,之后不断完善这一平台,又陆续推出"中小学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家长短信箱"."教师卡"."智能校园卡"."中山市空中家长学校"等衍生业务,实现

佛山移动“校讯通”让家长省心更放心

"校讯通"加强了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联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教育互动平台,解决了家校沟通的一些盲点,让孩子能够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张由琼摄 本报讯 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软件建设.前天,来自港澳穗深佛五地的校长齐聚佛山参加第五届粤港澳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大会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校长论坛.当日,各路人马就"校长如何推动学校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应用"介绍了各自的经验.校长们普遍取得共识的是,信息化已是教育整合和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广佛中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

校讯通近期爆发短信诈骗:取消不可能 那如何规范

尽管备受社会关注的徐玉玉案已经告破,但骗子高涨的行骗热情丝毫没受影响.继清华教授被骗损失巨款后,近日又有报道,武汉市一位留美博士侯先生回国后不久,就遭遇冒充公检法的犯罪团伙,被骗去100多万元.目前案件正在侦破中. 更有甚者,被广泛使用的校讯通也正在被诈骗推到风口浪尖.9月开学季以来,全国各省陆续爆发"校讯通"短信诈骗,诈骗分子以"校讯通"的名义向家长发送"学生成绩单"."在校表现"."核对学籍"等短信并附

91之后再上路:网龙重拾在线教育,切入点是家校

摘要: 可能因为偏安南方福建,所以在北京谈论在线教育时,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忘记网龙这个低调的巨头.但其实在这波在线教育热起来之前,网龙就曾做过591up,覆盖了从公务员等职业考试 可能因为偏安南方福建,所以在北京谈论在线教育时,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忘记"网龙"这个低调的巨头.但其实在这波在线教育热起来之前,网龙就曾做过591up,覆盖了从公务员等职业考试题库到K12教育的整个年龄范畴,甚至还做过K12年龄再往下的母婴类产品--用我自己的感觉来形容,就是"现在大都数在线教育创业者在做

家校版本的垂直微信似乎是大势所趋

因为上班忙碌.无法长时间陪伴在侧,掌握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几乎成了中国家长们的天然需求,但就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说,一般学校和父母之间的沟通都是靠平时下发的纸质通知(回家签名-),或者是每年按季的家访,学校以及老师方和家长沟通的频次并不高,也不够有效率. 而当移动互联网来了之后,微信这个拥有几亿用户的庞大平台正让我们人际之间的沟通方式转向永远在线和实时联系的方向,那么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效率也应该被新一代的方式所提高和革新,所以家校版本的垂直微信似乎是大势所趋,"蜻蜓校信"就是其中尝试的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