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弱化对专业教育的期望,放下直接针对就业的目标,而且追求听起来更“虚”的通识,这是否是一个奢侈的选择?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群体,有资格这样做吗?
其实,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这样的时代已经来了。如果一个人在大学里,一头扎进一个狭窄的专业里,他就会像迷失在原始森林中的猎人一样,茫然不知所措。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就像一片森林,如果不了解其中的生态、地形地貌和水文情况,打猎的技术再好,也很难在其中有所作为。大学之前的学习,并不能达到通晓人类各种“基本知识类型”的程度,大学之前的生活,与社会脱节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如果只围绕着专业,而忽视了通识,结局恐怕只能是感叹空有一身专业本领而无法施展。大学毕业后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具体的专业知识可能会很快过时,而通识意义上的知识和能力,却能够支撑一个人终身有效地学习,跟得上甚至引领着发展的潮流。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人们在相互依赖的链条中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即使从事的是技术工作,其影响的范围会越来越大,在技术工作中要更多地考虑社会问题,成为必然。在文化更加多元化的社会,我们需要相互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面对整个社会日趋冷漠、无情甚至是残暴,需要在基于专业知识的工作中更多考虑人的基本情感、道德伦理。面对这一类的问题,无论学校,还是学生个人,我们都不得不对大学中的通识教育给予重视。
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全面学习苏联模式,高等学校高度专业化的背景,让专业在国人心目中更加情有独钟。这种影响至今仍然很盛,缺乏自主选择的传统让“包分配”、“专业对口”依然有能够大做文章的市场。高度专业化是我国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这种在当时有一定合理性的选择,无疑在今天应该封存起来了。这样的状况使得我们当前对大学通识教育的期望更加紧迫。进入新世纪,社会生产的发展日新月异,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并且这种变革越来越明显,变化频率越来越快。不尽快更新观念,还在过分强调专业划分,将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甚至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情况可能会越糟糕。
具体到工程领域的大学生,要制造未来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不仅要有优秀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要对社会和人有更多的了解。在工作的环境中,需要更加有效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以及人际沟通能力,需要有更多的机会同律师、消费者、行政官员、媒体等团队外面的人员打交道,还需要有能力评估技术工作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有数据统计表明,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当中,专业知识起到15%的作用,而85%取决于其他基本素养。
常有一些老的工程师感慨,在大学时,希望学到更多的技术知识课程;过了10年后,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希望当初多学一些商业管理和经济学课程;再过10年之后,又想当年多学一些领导学和生活哲学就好了,后悔当初没有多学一些文学、历史和哲学。实际上,在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不能再寄希望于在大学中储备一生够用的知识,这种期望也不再是切合实际的。在大学中,关注通识教育,在求知力最旺盛的时期,为包括专业知识学习在内的一切学习提供一个好的开端。
由此,安排出更全面的通识学习,不仅是一个需要,更是一种必要。然而,关键的问题:可行吗?这的确是一个奢侈的追求。对一个即将冻死的穷人,似乎我在告诉他该建一栋豪宅。是有些这样的味道,但这个比喻不恰当之处在于我们所述问题是一个人的发展问题,这其中主观所带来的能动性有无限的可能。有利条件是,可以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范围内去实施,节奏把握好了,效果可以抓得住。从这一方面可以发现大学低年级学生及早注意到这些问题的必要,有资格和条件在一段时间内安排出无功利性质的学习,将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面对虚度了大学时光的高年级学生,甚至已经走出校园的在职人员,我给的建议当然是先解决立足的问题,但作为长期规划,通过对通识的追求,全面提高素质,这个债迟早要还。这样的目标需要实现,也能够实现,还有一点,付出努力是一定必要的。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一种方法,其实还有更好的思路,这需要前瞻和长远的眼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通识的种子,收获的将是全面发展。史上有“围魏救赵”的传奇,利用个人的全面成长,获得终身在职场中任意驰骋的金饭碗,这并不是奢望。
本文来源:《逆袭大学——传给IT学子正能量》一审过后,要压缩篇幅,将整理过的文字登在些处共享。
==================== 迂者 贺利坚 CSDN博客专栏=================
|== IT学子成长指导专栏 专栏文章分类目录(不定期更新) ==|
|== C++ 课堂在线专栏 贺利坚课程教学链接(分课程年级) ==|
======== 为IT菜鸟起飞铺跑道,和学生一起享受快乐和激情的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