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不同阶段,技术负责人(CTO)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1,技术管理的通用职责

管理者的通用职责是两个:建设团队、完成任务。但作为企业的技术负责人,需要增加一项技术技能:技术选型。

完成任务这一说法偏被动,我更喜欢完成目标(G)。

建设团队T1、技术选型T2、完成目标G三者构成了技术负责人的三项基本职能,而创业的不同阶段,技术负责人的角色不同不过是这三项职能的偏重点不同罢了。

上述三者,建设团队、技术选型T是基础,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所以完成目标G是目的。

完成目标G的分析完全可以套用项目管理三角形:时间、范围、资源。公司对时间和范围的要求决定了资源的投入与组成。即完成目标本身又会对团队和技术有自己的特别需求,也就是反作用于T。这三者的关系关系是分类便于理解,但实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请自行理解,我就不用图来表示了。

建设团队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一种分解方式是以人为中心的,比较好记:选用育留。即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另一种分解方式是以管理职能为维度的,更细致,包括:组织设计、人才的计划、招聘、任用、培训、考核与激励、领导与控制、团队文化建设等。

技术负责人的三项基本职能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述,即技术负责人眼里的三件事:产品、技术、人。创业的不同阶段,技术负责人的角色不同不过是这三件事的偏重点不同。不详细展开。

2,创业的起步阶段S1的技术管理

这个阶段的技术负责人的角色可以叫CTO,也可以叫技术总监,但实际上的职责更偏向于Technical Leader (TL),技术领头人。

G在这个阶段最重要,几乎可以说是TL的唯一目标。这个不是由技术决定的,而是由创业企业本身的特点来决定了。要么生存要么死,企业生存就是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相应的技术团队就得全力以赴完成技术目标,毫无疑问。

T1则可以最简化为招人,人招进来往需要的坑里扔就行,因人设岗也成为一种实用的方式。所以,比较常见的错误或者是误区是因为没有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常招进来不合适的人,或者需要人的时候没有。所以,在这个阶段TL是个多面能手就显得非常重要。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技术缺什么,CTO得自己冲上去做。换句话说,成功度过此阶段的创业企业通常都因为有一个万金油CTO。

这个阶段TL怎么招人,又招了什么样的人进公司,看起来都是为了完成目标,却间接奠定了一家公司的技术文化。这是很多起步阶段的CTO和CEO容易忽略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风险比较高的其实是技术选型T2。一方面CTO在此事要全副精力来完成目标G,给技术选型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少,另一方面,此时的技术选型,奠定了一家企业未来的技术方向,也就奠定了技术团队的组成,可以说其实T2才应该是CTO的唯一目标。

总结一下,在起步阶段(S1),企业需要CTO的角色是完成技术目标G,技术工作的特点需要CTO的角色是技术选型T2。

平衡这两者成为衡量一个CTO是否成功的标志。

技术选型怎么选,国内各路大牛有很多成熟的经验,也能给你整出很多论文来。但在创业企业,简化为两个结果:1)TL自己会什么选什么;2)业界流行什么选什么。前者还是回到前面黑体字,不用管什么技术合适,公司只有他最懂,就他合适。但是,如果CTO不是企业创始人,这对公司的风险就非常高:CTO技术很牛,但不合适公司怎么办,换还是不换?后者则相对保险一点儿,但业界到底流行什么?哈哈。

所以,一种技术选型的方式是看人才市场行上有什么人,公司能找到什么人,看团队的能力来定技术。

创业型企业内充满了草莽做法,还都能行,这也算是创业企业有活力的一个侧面吧。

这么说吧,这个阶段完成目标G的质量决定了企业是否能生存,团队建设T1技术选型T2则决定了企业生存下来后是否能顺利的度过下一个发展阶段。

注:上文中一会儿使用TL,一会儿使用CTO,希望由此标明角色内涵的变化。TL是带着团队完成目标,CTO则要偏宏观技术管理。

3,创业的发展阶段S2的技术管理

这个阶段的技术负责人的角色应该是技术总监,职责上准确定义应该是研发总监。在技术管理的三项基本职能里,TD的主要精力应该在T1,建设团队。

TD必须及时转变自己的职业定位,从冲在前列的TL,改为在后面指挥的TD。很多技术负责人在这个阶段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成为了技术团队发展的拌脚石。市面上有很多针对TL转型为管理岗的培训,适合于大企业里TL的成长课程,对创业企业来说,其实也需要。

相对T1,T2这个阶段的重要性也许没有变化,紧急程度则大幅度降低,基本上保持应需而变即可。即,TD需要根据公司业务的发展,实时的监测技术,确保技术没有成为瓶颈。

在这个阶段技术选型应该充分认证,需要根据公司的业务方向来确定,而绝对不可以再根据TD的技术能力或者团队的技术能力来选型,而是根据业务决定技术,由技术决定团队。

在此阶段,G并非就可以忽略,而是说,TD如果能做好团队建设T1,G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技术目标达成应该是TD的间接任务,而非直接任务。TD是依靠他的团队来完成技术目标,而非自己。

4,创业的稳定阶段S3的技术管理

所谓稳定阶段,不过是相对稳定罢了。这个阶段的技术负责人可以勉强成为CTO了,或者企业对技术负责人的角色定义是CTO还是TD,体现了对技术负责人的不同定位。

如果是TD,技术负责人的角色和发展阶段S2类似。差别在于在S2,TD眼里的团队应该是所有人,而在S3,TD眼里的团队更多的是团队里的中坚力量,而无法兼顾所有人了。

如果是CTO,在这个阶段,他的角色的主要职责应该回到G,此时的G已经不仅仅是完成目标G,而是开发目标G:这家企业未来的技术目标是什么?技术目标由业界的技术发展和企业自身的产品目标综合决定,背后是企业的经营目标。所以,实际上此时的CTO和CPO、CEO、CFO等关心的问题应该是一致的,不过是不同职能关注的角度不同罢了。

一些CTO在这个阶段还沉迷于技术,无法关注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就不合适了。

回到技术本身,这个阶段CTO如果是企业从起步阶段就在职的,那么他应该也必须去参加一些管理课程,改变自己依靠经验做事也能成功的习惯。这种管理培训,并非一定要学习一些管理理论工具意识,而是时刻警惕自己思维固化。另一方面,他应该尽量接触更多的同行业不同行业的人,开拓思路,协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CTO名义上有T,但实际上随着团队的增加,角色偏重的不同,CTO并不能很好的掌控T了。此时,前两个阶段打下来的技术文化才真的决定这家企业的技术、技术氛围。

5,团队建设之技术团队的人员比例

技术团队简单粗暴的划分由三类人组成:领导者/管理者、中坚力量、普通工程师

所谓中坚力量有很多定义,我喜欢的是这种:具备自管理能力的员工,只需要管理者给出方向就可以高质完成任务的员工。

这三者的比例,更重视中坚还是更重视普通工程师,反应了技术负责人的管理风格,企业的技术文化,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虽然从理论上讲,随着公司的发展,技术负责人肯定也只能更重视中坚。但我接触到的创业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常常更偏重普通工程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猜测大概他们中大部分都是由小团队TL长起来CTO。所以,能看到的团队的组成大部分是这种树形结构的:

管理者:中坚:员工=1:1:8

管理者把中坚当成自己的副手,认为自己对他不薄,寄希望于他能够尽心尽力协助自己。但作为副手的中坚则往往不甘于此,觉得自己遇到了瓶颈。结果就是中坚不稳,管理者CTO永远摆脱不了TL的身份。

当然这种团队组织方式也是最通常的方式,很容易得到人力资源部门和更高级领导的认可,这大概也是大部分技术团队采用树形结构的原因。

我自己理想的团队则是1:4:5的,甚至我自己的1应该排除在外完成是一直扁平团队,团队依靠强大的中坚力量成为一直自组织的团队。作为技术负责人才可以真的关心他那个阶段该关心的事情:目标、团队组织、技术方向等。这种团队本身并不意味着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完全可以通过缩减人数来控制成本。当然,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只遇到过一个与我有相同观点的CTO。

附1,创业阶段的划分

上述S1,S2,S3,业界应该有标准分法,我则喜欢用技术团队的人数来大概划分:

S1 <20

20<S2<100

S3>100

这里的20是个概数,我通常以CTO本身能直接管理的团队成员数量的上限来表示,即这20个人都是直接向CTO汇报工作的。

这里的100也只是一个概数,我通常以CTO本身能够全部认识,了解其工作内容、能力特长、职业需求的所有团队成员的上限。如果CTO本身只能认识50人,那么你的团队超过50人,就应该是S3了。

时间: 2024-10-14 04:34:50

创业的不同阶段,技术负责人(CTO)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的相关文章

微信小程序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来听听前公众号技术负责人怎么说

11月20日上午消息,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统计平台在近日发布,这家名为阿拉丁的统计平台,将成为国内首家微信小程序数据统计平台,这也是微信小程序自2016年11月3日正式开始公测以来,围绕小程序展开的统计平台. 围绕微信小程序里是否会诞生出新的独角兽?是否有机会爆炸性增长成为一个风口?小程序对移动端的影响范围究竟有多广多深?这里面有哪些投资机会?在阿拉丁发布仪式上,多位技术产品方面的嘉宾.微信系和腾讯系创业者,从技术.产品角度讨论了微信小程序,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前讨论和前瞻.其中,有可能学院CEO阿禅

与一个印度外包 Java 技术负责人的对话

在<程序员之拍案惊奇:为什么我会一天到晚的想说FUCK!>这篇文章里我贴一张程序员抓狂的配图,其实这一点都不夸张,读读下面这个故事,我相信无论谁做这个代码审查的当事人都会抓狂,你觉得呢? 这是一个真实的发生在Java代码审查中的故事. 被审查的是下面这行代码: if (currentQueryType.name().equalsIgnoreCase("ALL_THE_WORDS")) { ... } 其中currentQueryType是枚举,在其它地方定义,代码如下: p

第一网吧传媒李大鹏:创业应该从应用技术入手

第一网吧传媒李大鹏 1月8日上午消息,Adworld互动营销世界今日在北京举行,第一网吧传媒总经理李大鹏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表示,网吧传媒行业实质上是软件的竞争,在网吧传媒方面创业应该从应用技术入手. 以下为专访实录: 主持人:新浪网的 网友,大家好!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东方君悦Adworld2010互动营销大会现场,很高兴请到了一位嘉宾给我们谈一下网吧的情况,他是第一网吧传媒总经理李大鹏先生,请李总给各位网友打个招呼. 李大鹏:大家好! 主持人: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网吧传媒具体做的是什么业务?

Waymo技术负责人Dmitri Dolgov:自动驾驶的核心是建立人对汽车的信任 | AAAI 2017

去年 12 月,谷歌的无人驾驶项目从 Google X 中剥离,成为 Alphabet 旗下一家独立公司 Waymo. 从 2007 年至今,谷歌无人驾驶项目已经进行了超过 200 万英里的测试,但至今未有成型的消费级产品出炉.而如今谷歌拆分出 Waymo,或许是不再将注意力集中于造车,而是将无人驾驶系统更好地(或者说更快地)进行商业化. 今天,Waymo 技术负责人,原谷歌视觉识别软件工程师 Dmitri Dolgov 在 AAAI 2017 的现场带来了名为<自动驾驶汽车与移动化未来>的主

双11阿里云技术负责人杨旭:大考亦从容

杨旭,花名杨曦,这是他的第六个双11. 从2012年开始,阿里云通过云计算技术为天猫双11提供计算服务. 3年前,杨旭开始作为双11阿里云技术负责人,负责搭建全球最大的混合云结构,把 "双11"的电商业务和技术场景在阿里云上实现,并保障这个混合云在双11当天能够满足全球客户的购物需求.  11月11日晚上零点整,海量峰值如期而至,项目室里的每一个人都屏息静气的看着陡增的峰值. 几个小时以后,第一波峰值顺利度过,项目室里又恢复了喧闹.  "每一年的双11,都是一次赶考.&quo

个人网站创业&amp;nbsp;不要惧怕技术门槛

个人网站 在Web 2.0浪潮的带动下,互联网好像又回到了99年.2000年当初互联网最火热的时候.很多人都开始跃跃欲试,觉得"互联网这么好的创业环境,如果不能赚到一桶金就亏了". 笔者曾经计划写一组<兄弟们,创业去吧>的文章,给更多仍在犹豫的朋友以创业的勇气.在让这些朋友犹豫的因素中,技术是重要因素之一.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是高科技产业,网站创意的实现.功能的完善,以及日常的安全维护,无一不需要强大的技术力量作为保障.自身不具备太多的技术,被看成了是眼前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

创业九死一生,为什么技术人创业更容易成功?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创业二字承载了太多人的梦想,多少人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多少个难关日夜鏖战攻守,期待转机:多少idea已具雏形却因资源匮乏胎死腹中.好像创业人永远都是苦逼的角色,成功却永远在看不到的尽头. 而在互联网领域想要创业成功,除了你骨骼清奇.天赋异禀,有自成一派的奇葩气质(呵,论奇葩气质,小编就没服过谁~)也许还需要有点技术背景. 小编听说玩儿纸上谈兵无法服众,特意带来了一组数据. 是不是觉得有点儿意思,这些响当当的互联网企业创始人都有靠谱的技术背景.(技术大牛们还不创业想啥呢

互联网第二次创业将高擎技术大旗

中介交易 SEO诊断淘宝客 站长团购 云主机 技术大厅 中国互联网企业正在把"技术"作为自己二次创业的旗帜.记者昨日获悉,筹备一年多的腾讯研究院已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国内互联网公司第一个以技术研发为目标的机构.无独有偶,金山.搜狐等也纷纷加大技术投入. "第一个十年,中国网络公司靠着复制能力和对本土市场的灵活反应,取得了对跨国公司的胜利,"腾讯联合首席技术官.执行副总裁熊明华告诉记者,"在下一个十年,绝对是硬碰硬,谁的技术更优秀谁将胜出." 大笔资

创业之初的技术题:如何构建一个较为通用的业务技术架构

1.通用架构概述 创业之初,我们往往会为了快速迭代出产品,而选择最简单的技术架构,比如LAMP架构,SSH三层架构.这些架构可以适应初期业务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会发现这些架构越来越难支撑业务的发展,出现在一个类中写好几千行代码,一个方法中到处都是if else语句,如果中间遇到主程序猿离职,后面介入的程序猿几乎无法理解这些代码,到最后,产品越来越难迭代,只能推翻重做.如果我们在创业初始就以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架构去写代码,后面就会少走很多弯路.下面的文章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