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消费指引:纯天然化妆品根本不存在

郭长荣 摄  纯天然芦荟美白成分、快速美白、祛斑效果明显,面对这类美白化妆品宣传,爱美女士很容易“沦陷”,日前,中消协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消费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澄清消费者对美白化妆品存在的很多误解,指出纯天然化妆品不可信,美白化妆品也根本不可能完全去除脸上的斑点。  市场   记者巡城发现,美白化妆品种类繁多,但销售人员几乎一致都表示自家产品效果好,就连知名品牌也是带头吹嘘无边际。在女明星范冰冰代言的某品牌一个专柜,销售小姐上来就向记者说,“我们这款精华乳能让色斑明显减少,用一段时间,你就能看到效果。”另一国际高档化妆品的美白淡斑产品,宣传册上更是自称:“特别为顽固色斑度身定制,击碎肌肤内部的顽固色素聚集,革命性的超浓缩配方蕴含卓效剔透还原蛋白和黑色素溶解科技。”  粗略看,美白产品基本分高科技技术和纯天然材料两类宣传噱头,号称天然的包括传统的牛奶、珍珠粉、芦荟美白,以及一些“汉方美白”。打着天然旗号的美白产品,销售小姐通常会强调,既美白又性质温和不伤皮肤。比如有一家包装绿色清新的化妆品,销售小姐滔滔不绝地揭发化妆品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罪恶,大力宣扬天然护肤养颜品的温和、安全、有效,不遗余力强调环保和有机。  知名品牌带头吹嘘美白祛斑  中消协   美白产品不具有可以完全去除斑点的功效,尽管美白产品可均匀肤色淡化斑点,但对于雀斑(有遗传因素),或由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黄褐斑及老年斑,即便品质优良的美白护肤品也只能起到淡化作用。所以美白产品并非万能,它不可能让雀斑、老年斑和因先天遗传、内分泌失调造成的色斑消失。  化妆品只能作用皮肤表面,无法快速见效  中消协提示,速效化妆品不符合化妆品的基本属性,因为化妆品是一种在皮肤表面作用的产品。孙乐栋解释说,我们的皮肤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而日化产品通常不太可能进入真皮进行作用。  所以提醒大家,任何美容护肤产品,均应首先考虑其使用的安全性,消费者不宜追求能够达到立竿见影效果的美白产品和方式,无论是美容院的产品和服务还是商家在美白产品的促销手段上,都不能做到这一点。逾越安全这个底线,急功近利的美白往往适得其反。  美白更应从内部着手  就美白类美容护肤品而言,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影响肌肤美白的头号
敌人 黑色素,也就是解决“黑色素暗沉”问题。暴晒、饮食不节、生活不规律及吸烟等不良习惯均可导致并加速黑色素在体内的生成和沉积。中消协提示消费者,只有合理膳食,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才有可能由内而外的实现长效美白。美白不能只做面子工程,一定要由内而外去做。  当然,也可以适当通过市面上正规的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来辅助美白,如含维生素C,以及植物提取物,主要包括:果酸(甘醇酸)、熊果苷、芦荟提取物、甘草及桑叶提取物等成分,均有一定的美白作用。较高浓度的果酸能去除过度角化的角质层,刺激新细胞的生长,可在一定程度上淡化表皮色素。熊果苷则是近年来中高端化妆品比较常用的美白原料,主要是在减少皮肤色素沉积方面进行作用。芦荟和甘草提取物主要针对皮肤日晒后的护理。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凡是宣称纯天然植物成分的美白产品,均不符合基本的化妆品科学常识。化妆品的基本成分中都有化学成分,比如基本的防腐、防菌作用。通常情况下,化妆品是由多种成分包括化学成分配制而成,其中占比最多的常常是去离子水,再加上甘油、硅油、营养成分、香精、防腐剂等,天然植物成分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纯天然植物成分无法制成产品。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分会委员、南方医院皮肤科孙乐栋也向记者表示,很多打着纯天然速效美白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只是商家进行宣传的噱头,消费者应谨慎选择。  化妆品不能完全祛除雀斑  纯天然美白化妆品只是个传说  医生   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分会委员、南方医院皮肤科孙乐栋介绍,目前国际上美白制剂种类繁多,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开发安全有效的美白制剂仍是国内外化妆品界的热点,常用的美白原料按作用机制可分为络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影响黑色素代谢剂、黑色素细胞毒性剂、还原剂、防晒剂等。其中常用的有氢醌、熊果苷等,不过氢醌在国际上被禁止加入化妆品。  一些宣称具有速效美白等功效的化妆品有的违规添加禁限用物质,就包括有氢醌、苯酚等,甚至加入汞,这些成分容易引起皮肤损伤,严重的出现重金属中毒。[page]  维生素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维生素C、芦荟、柠檬等可以美白的说法,一直在爱美女士之间流传。孙乐栋表示,芦荟含有丰富的天然维生素E、C、A及B族维生素,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柠檬中含有糖类、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C等多种营养成分,此外,还有丰富的柠檬酸和黄酮类、挥发油、橙皮甙等。柠檬酸具有防止和消除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因此也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据科学研究,发现芦荟、柠檬中有不少成分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作用,且刺激性少,用后舒适,对皮肤粗糙、面部皱纹、疤痕、雀斑、痤疮等均有一定疗效。因此,其提取物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配制成防晒霜、沐浴液等。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其美白效果是来自芦荟、柠檬等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如直接外用芦荟、柠檬等可能会引起过敏及皮肤色素不均等情况,使用需慎重。”孙乐栋强调说。  美白制剂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特别提醒  网购团购陷阱多价格过低要小心  中消协还特别提到,购买美白类美容护肤品的消费者,应注意时下流行的团购和网购形式。在线销售化妆品的商家很多,但鱼龙混杂。所以建议大家:  首先,不要选择价格过低的商品,网上的化妆品相对便宜,但如果价格与商场价格悬殊太大,消费者应谨慎选购。  在线购买的化妆品,拿到产品后先不要急于使用,可以让用过这个品牌的朋友从味道、色泽、使用感觉等方面帮忙鉴别一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真实度。  链接  香港发现美白产品水银过量  据香港媒体报道,近日香港海关在市面抽验一批美白样品中发现含过量水银,分别为“新娇丽7天特效美白袪斑AB套”、“倩彦袪斑美白家庭装”及“LiLiki Whitening Day Cream”。  根据内地《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化妆品的水银含量不得超过100万分之1,但3款美颜霜的水银含量,超标1200多-15000倍。  海关近日在市面抽取一批美颜霜样本作安全测试,其中三款水银含量超标,情况分别为:“新娇丽7天特效美白袪斑AB套”的水银含量由13000ppm 15000ppm;“倩彦袪斑美白家庭装”的水银含量由7800ppm 1277ppm;“LiLiki Whitening Day Cream”的水银含量由1232ppm 1277ppm。[page]  郭长荣 摄  纯天然芦荟美白成分、快速美白、祛斑效果明显,面对这类美白化妆品宣传,爱美女士很容易“沦陷”,日前,中消协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消费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澄清消费者对美白化妆品存在的很多误解,指出纯天然化妆品不可信,美白化妆品也根本不可能完全去除脸上的斑点。  市场   记者巡城发现,美白化妆品种类繁多,但销售人员几乎一致都表示自家产品效果好,就连知名品牌也是带头吹嘘无边际。在女明星范冰冰代言的某品牌一个专柜,销售小姐上来就向记者说,“我们这款精华乳能让色斑明显减少,用一段时间,你就能看到效果。”另一国际高档化妆品的美白淡斑产品,宣传册上更是自称:“特别为顽固色斑度身定制,击碎肌肤内部的顽固色素聚集,革命性的超浓缩配方蕴含卓效剔透还原蛋白和黑色素溶解科技。”  粗略看,美白产品基本分高科技技术和纯天然材料两类宣传噱头,号称天然的包括传统的牛奶、珍珠粉、芦荟美白,以及一些“汉方美白”。打着天然旗号的美白产品,销售小姐通常会强调,既美白又性质温和不伤皮肤。比如有一家包装绿色清新的化妆品,销售小姐滔滔不绝地揭发化妆品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罪恶,大力宣扬天然护肤养颜品的温和、安全、有效,不遗余力强调环保和有机。  知名品牌带头吹嘘美白祛斑  中消协   美白产品不具有可以完全去除斑点的功效,尽管美白产品可均匀肤色淡化斑点,但对于雀斑(有遗传因素),或由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黄褐斑及老年斑,即便品质优良的美白护肤品也只能起到淡化作用。所以美白产品并非万能,它不可能让雀斑、老年斑和因先天遗传、内分泌失调造成的色斑消失。  化妆品只能作用皮肤表面,无法快速见效  中消协提示,速效化妆品不符合化妆品的基本属性,因为化妆品是一种在皮肤表面作用的产品。孙乐栋解释说,我们的皮肤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而日化产品通常不太可能进入真皮进行作用。  所以提醒大家,任何美容护肤产品,均应首先考虑其使用的安全性,消费者不宜追求能够达到立竿见影效果的美白产品和方式,无论是美容院的产品和服务还是商家在美白产品的促销手段上,都不能做到这一点。逾越安全这个底线,急功近利的美白往往适得其反。  美白更应从内部着手  就美白类美容护肤品而言,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影响肌肤美白的头号敌人 黑色素,也就是解决“黑色素暗沉”问题。暴晒、饮食不节、生活不规律及吸烟等不良习惯均可导致并加速黑色素在体内的生成和沉积。中消协提示消费者,只有合理膳食,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才有可能由内而外的实现长效美白。美白不能只做面子工程,一定要由内而外去做。  当然,也可以适当通过市面上正规的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来辅助美白,如含维生素C,以及植物提取物,主要包括:果酸(甘醇酸)、熊果苷、芦荟提取物、甘草及桑叶提取物等成分,均有一定的美白作用。较高浓度的果酸能去除过度角化的角质层,刺激新细胞的生长,可在一定程度上淡化表皮色素。熊果苷则是近年来中高端化妆品比较常用的美白原料,主要是在减少皮肤色素沉积方面进行作用。芦荟和甘草提取物主要针对皮肤日晒后的护理。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凡是宣称纯天然植物成分的美白产品,均不符合基本的化妆品科学常识。化妆品的基本成分中都有化学成分,比如基本的防腐、防菌作用。通常情况下,化妆品是由多种成分包括化学成分配制而成,其中占比最多的常常是去离子水,再加上甘油、硅油、营养成分、香精、防腐剂等,天然植物成分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纯天然植物成分无法制成产品。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分会委员、南方医院皮肤科孙乐栋也向记者表示,很多打着纯天然速效美白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只是商家进行宣传的噱头,消费者应谨慎选择。  化妆品不能完全祛除雀斑  纯天然美白化妆品只是个传说  医生   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分会委员、南方医院皮肤科孙乐栋介绍,目前国际上美白制剂种类繁多,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开发安全有效的美白制剂仍是国内外化妆品界的热点,常用的美白原料按作用机制可分为络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影响黑色素代谢剂、黑色素细胞毒性剂、还原剂、防晒剂等。其中常用的有氢醌、熊果苷等,不过氢醌在国际上被禁止加入化妆品。  一些宣称具有速效美白等功效的化妆品有的违规添加禁限用物质,就包括有氢醌、苯酚等,甚至加入汞,这些成分容易引起皮肤损伤,严重的出现重金属中毒。  维生素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维生素C、芦荟、柠檬等可以美白的说法,一直在爱美女士之间流传。孙乐栋表示,芦荟含有丰富的天然维生素E、C、A及B族维生素,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柠檬中含有糖类、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C等多种营养成分,此外,还有丰富的柠檬酸和黄酮类、挥发油、橙皮甙等。柠檬酸具有防止和消除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因此也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据科学研究,发现芦荟、柠檬中有不少成分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作用,且刺激性少,用后舒适,对皮肤粗糙、面部皱纹、疤痕、雀斑、痤疮等均有一定疗效。因此,其提取物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配制成防晒霜、沐浴液等。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其美白效果是来自芦荟、柠檬等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如直接外用芦荟、柠檬等可能会引起过敏及皮肤色素不均等情况,使用需慎重。”孙乐栋强调说。  美白制剂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特别提醒  网购团购陷阱多价格过低要小心  中消协还特别提到,购买美白类美容护肤品的消费者,应注意时下流行的团购和网购形式。在线销售化妆品的商家很多,但鱼龙混杂。所以建议大家:  首先,不要选择价格过低的商品,网上的化妆品相对便宜,但如果价格与商场价格悬殊太大,消费者应谨慎选购。  在线购买的化妆品,拿到产品后先不要急于使用,可以让用过这个品牌的朋友从味道、色泽、使用感觉等方面帮忙鉴别一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真实度。  链接  香港发现美白产品水银过量  据香港媒体报道,近日香港海关在市面抽验一批美白样品中发现含过量水银,分别为“新娇丽7天特效美白袪斑AB套”、“倩彦袪斑美白家庭装”及“LiLiki Whitening Day Cream”。  根据内地《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化妆品的水银含量不得超过100万分之1,但3款美颜霜的水银含量,超标1200多-15000倍。  海关近日在市面抽取一批美颜霜样本作安全测试,其中三款水银含量超标,情况分别为:“新娇丽7天特效美白袪斑AB套”的水银含量由13000ppm 15000ppm;“倩彦袪斑美白家庭装”的水银含量由7800ppm 1277ppm;“LiLiki Whitening Day Cream”的水银含量由1232ppm 1277ppm。

时间: 2024-07-31 05:44:03

中消协发布消费指引:纯天然化妆品根本不存在的相关文章

中消协发布消费指引美白化妆品不能去脸上斑点

很多女性消费者都不知道:纯天然化妆品不可信,美白化妆品也根本不可能完全去除脸上的斑点.昨天下午,中消协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消费指引>,澄清消费者对化妆品存在的很多误解,指导消费者如何正确选择美容护肤产品. "凡是宣称纯天然植物成分的美白产品,均不符合基本的化妆品科学常识."业内专家介绍,很多打着纯天然速效美白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只是商家进行宣传的噱头,消费者应谨慎选择.通常情况下,化妆品是由多种成分包括化学成分配制而成,其中占比最多的常常是

中消协发布网络消费安全研究报告,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信誉好的网站

消协方面建议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尽量选择到信誉好,安全性较高的网站,并尽量选择安全可靠的支付手段. 2012年3月2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网络消费安全座谈会",并在会上发布了网络消费安全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最近几年,随着网络消费的发展,以钓鱼.木马为特征的网络诈骗产业链初步形成,成为威胁网络消费者利益的第一杀手.不仅给部分消费者造成了直接损失,也阻碍了整个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为此,消协方面建议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尽量选择到信誉好,安全性较高的网站,并尽量选择安全可靠的支

中消协发布报告:网络消费存在九大问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2418.html">网络消费安全报告.2011年上半年网络消费投诉共有5530件,其中:质量方面的投诉占28.8%.营销合同21.2%.虚假品质表示8%.从消费合同纠纷看,不履行合同义务占35%,实物与宣传不符占18%,单方变更合同11%,不履行三包义务10%. 报告认为,当前网络消费中存在九大问题:一是宣传与实物差距大.二是商品质量良莠不齐.三是格式合同有待规范.四是物流配送问题频出

中消协发布2014消费者安全报告,揭开消费者的黑锅盖

本报讯(记者 成 竹)3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举办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与消费维权大家谈活动,同时发布<2014年度消费者个人信息网络安全状况报告>.该报告从多角度阐释了当前网络安全环境现状和消费者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呼声,并针对市场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维权建议,以期通过多管齐下.社会共治,共同净化网络安全环境,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对消费者造成了金融资产和个人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危害,特别是银行卡敏感信息泄漏现象屡次发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从事

中消协称纯天然化妆品不符合科学常识

东方女性信奉"一白遮三丑",市面上的美白类护肤品销量常年飘红,一些号称"纯天然植物".性质安全温和的美白护肤品尤其受到青睐.不过,根据中消协近日发布的<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消费指引>,纯天然的美白护肤品只是商家的噱头,单靠护肤品不可能完全祛除脸上的斑点.只有合理膳食,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才有可能由内而外实现长效美白. "纯天然"不符合科学常识 杭州市面上销售的美白类护肤品不少,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生物科技来美白,一类则号称美白

中消协:纯天然化妆品不存在部分企业涉嫌虚假宣传

"我们的产品100%纯天然"."此化妆品无化学成分添加",这样的广告语在市场上已司空见惯.但是,近日中消协给出答复:"纯天然的化妆品根本不存在." 日前,中消协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消费指引>(以下简称 <指引>),澄清消费者对护肤品存在的诸多误解,并指出纯天然植物化妆品不可信,宣称纯天然植物化妆品的说法只是商家的一种宣传噱头. <指引>中提到,通常情况下,化妆品是由多种成分包

中消协:纯天然化妆品根本不存在

据南方日报报道,纯天然芦荟美白成分.快速美白.祛斑效果明显,面对这类美白化妆品宣传,爱美女士很容易"沦陷",日前,中消协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消费指引>,澄清消费者对美白化妆品存在的很多误解,指出纯天然化妆品不可信,美白化妆品也根本不可能完全去除脸上的斑点.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凡是宣称纯天然植物成分的美白产品,均不符合基本的化妆品科学常识.化妆品的基本成分中都有化学成分,比如基本的防腐.防菌作用.通常情况下,化妆品是由多种成分包括化学成分配

中消协:部分化妆品企业涉嫌虚假宣传

"纯天然"化妆品不存在 每经实习记者 赵春燕 发自北京 "我们的产品100%纯天然"."此化妆品无化学成分添加",这样的广告语在市场上已司空见惯.但是,近日中消协给出答复:"纯天然的化妆品根本不存在." 日前,中消协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消费指引>(以下简称 <指引>),澄清消费者对护肤品存在的诸多误解,并指出纯天然植物化妆品不可信,宣称纯天然植物化妆品的说法只是商家的

中消协:速效化妆品不符合化妆品基本属性

中消协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日前联合发布<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消费指引>,中消协提示,速效化妆品不符合化妆品的基本属性,因为化妆品是一种在皮肤表面作用的产品.孙乐栋解释说,我们的皮肤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而日化产品通常不太可能进入真皮进行作用. 中消协提醒,任何美容护肤产品,均应首先考虑其使用的安全性,消费者不宜追求能够达到立竿见影效果的美白产品和方式,无论是美容院的产品和服务还是商家在美白产品的促销手段上,都不能做到这一点.逾越安全这个底线,急功近利的美白往往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