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社交网站———开心网凭借“种菜”“养猪”等小游戏汇聚大量人气,迅速窜红网络。那边,另一个网站“如法炮制”,也办起了开心网,名称一样,连网站功能、游戏设置等也一模一样,引发一场“谁是李鬼”的争论。
这让笔者想起互联网界存在已久的“模仿秀”。某即时聊天工具照搬国外ICQ模式,国内视频网站模仿YouTube,还有更多模仿国外网站功能的小网站,还未成名就不了了之。这类模仿使得许多的中国网站几乎成为国外网站的汉化版,界面相似,功能一致,就连细化的服务也都一模一样。难怪互联网界流行一种说法:国外只要有新模式出来,最多半年一定会在中国复制出现。
其实,借鉴一下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发展模式并非不可,但原封不动地“克隆”,一家做强、N家炮制的做法并不可取。恶意的抄袭只会加剧同质化趋势,使网站千篇一律,也容易造成用户的“审美疲劳”。
互联网需要与时俱进。模仿只是一种手段,模仿的目的不是趋同,而是创新,甚至颠覆。一个网站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点击率,而要具备核心竞争力,就要“内容为王”,就要推陈出新。当年模仿国外在线零售模式网站亚马逊的当当网,将更多资源投向图书音像领域,如今在这块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如果马云不做淘宝和支付宝,如果百度不做贴吧、知道、MP3,如果盛大只运营《传奇》游戏,它们也不会有今天的卓越成就。
“开心网们”,与其花时间争论“谁是李鬼”,不如潜心研究客户需求,做出自己特色。让世界网站刮起一股中国风,不也是中国互联网的骄傲吗?
时间: 2024-10-11 16: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