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部(MIG)推出地图街景,是个“不大不小”的事。
不大,是指短期内(1年内)无法撼动格局,高德地图、百度地图仍是第一梯队;不小,是说“街景”是相对高德、百度的一个差异化的拳头,也是未来地图厂商都会布局的产品。此外,MIG已把地图的战略性提升了一个档次,获得了腾讯系其它产品的大力支持。只要腾讯打算发力,那对业界来说,至少都是个不小的事。
投入有多大?腾讯副总裁马喆人说,腾讯在地图上每年的非人员性投入是亿元人民币级别,明年还会有增加。
而到今年年底,腾讯地图的团队为300人。
街景上的投入呢?全国共有50多台的街景采集车,每台车加上采集设备的成本为80万(腾讯MIG副总马斌说,谷歌地图每辆街景采集车加上设备的成本接近1000万,腾讯之所以成本低是因为很多产品和程序是由腾讯自身开发而非购买或收购)。也就是说,50台车的成本就有4000万人民币了。而除了车载的街景采集设备,还有靠人去采集的街景装备,这块的成本也不小。
(腾讯地图街景采集车,每台车加上车载设备的成本为80万人民币)
目前成绩如何呢?腾讯地图每天有30亿次的用户定位,其中,2/3的定位来自于腾讯系产品,如手Q、空间、微信、腾讯微博等。而腾讯地图的4.0版本,街景的覆盖城市已达100座,上一个版本是74座;用户在街景的定位,很大的数据量来自于微信。
我问了马喆人几个问题。自认为较为关键。
1、街景是一个很烧钱的项目,高德、百度,在当下也没有花大力气去布局街景,因为当下的互联网地图的竞争态势还是围绕在用户规模、POI数量、接入的O2O应用上,这个环节的竞争还没有解决,而去跳到一个现阶段用户硬需求还不是很强的街景上,把一个未来级的产品放到现在去重点投入,这对腾讯地图来说是否是正确的决策?
马喆人:第一,相对于高德、百度,腾讯地图做街景是一个差异化的竞争;第二,街景是一个未来很有前景的项目,但不一定非得放到未来去做,因为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蓄过程,前期有积累,才能等它去慢慢的爆发;第三,虽然街景花钱,但如果不做街景,去做用户和POI,也一样得花钱,而且花的钱也不一定少多少;第四,现在腾讯地图是两条腿都没放下,街景在投入,但用户和POI也没停滞,也仍然在做。
2、腾讯地图的起步比百度地图要早一点,至少时间上不晚于百度地图,但现在百度地图风风火火,已成为百度在移动端最核心的战略产品之一,而腾讯地图。。。腾讯是怎么自我思考这个问题的?回顾过去,有哪些节点抓住或没抓住?决策有没有失误的地方?
马喆人:腾讯地图的起步是在2009年。坦白讲,地图部门在当时首先要满足内部(腾讯无线)的一个优先级。而当时腾讯无线的优先级是什么呢?首要是浏览器、安全这样的平台级产品。(画外音:在当时QQ-Sever都比地图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腾讯并没有把地图作为一个独立的客户端产品去开发,对地图的战略性要求也没有那么急迫,只是把地图当做一个人们出行服务的定位需求作为产品开发的出发点。
后来,腾讯地图的动作也大了很多,产品也一直在跟进,并没有停滞。要说检讨的话,就是2012年的版本更新慢了一些,但整个进度仍在大局的设想当中。
事实上,我上述问的两个问题,一个是针对腾讯地图的竞争策略来问的,另一个是针对过去几年发展的反思。表面看是两个问题,实则相互关联。从马喆人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中,我也逐渐明白了第一个问题的真正症结,那就是为什么腾讯没有把地图业务作为百度、高德那样的打法而存在。
原因是什么呢?
百度地图、高德地图那样的打法,属于正面战场的打法,十分耗费整个公司的资源,而在腾讯MIG的体系,乃至整个腾讯的体系中,资源的分配要符合产品的优先级,因此,腾讯地图在腾讯内部并不具备像百度地图那样打法的条件。既然条件不具备,那还不如靠街景走差异化。别忘了,街景也有腾讯内部谷歌系的基因作为技术后盾。
其实,我丝毫不怀疑街景在未来互联网地图中的战略地位。街景的出现,也并不是简单的“形而上”的“三维打二维”,而是以秒为频率的武器去击打以分钟为频率的武器。它将改变移动互联网的推荐引擎生态。将POI的点从二维地图拉近到某个三维建筑物的不同楼层,不同区间。并以某一个三维建筑物,作为O2O信息整合的单元,如果社交服务能嵌入到某个三维建筑空间之中的话,那也将重新整合社交服务的秩序。
说的太复杂,举一个实例。打开街景,找到你要去的某一个商场的街景三维图。这个商场一共有4层,在三维图上,你能够看到每一层楼有哪些商铺,每个商铺的货品信息流数据,商铺的电话,该商铺的人流情况,你还能通过点击商铺里的某一个人,来与她临时对话。
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难。把开通定位服务的移动IM嵌入到街景信息里即可。街景重新整合移动O2O生态,并不是梦。当然,这还只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