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CIO的存在。
但是,就在十几年前,“CIO”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还仅仅是一个符号。然而,就是在这短短十余年间,中国的CIO们不仅完成了从无到
有的变化,更成功的在一个个本土企业身上打下了“国际知名”的烙印。
从信息中心主任到CIO
就在11年前,IT还是政府、国企里面高科技代名词,顶尖的技术人才才能去当网管。大家还不了解CIO是什么,企业当中更没有CIO这个职位,人们只知道对企业和机构信息进行掌控的是“信息中心主任”。
在中国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中,信息中心就是组织中的一个技术部门,主要职责就是负责组织信息技术的引进、实施和维护。换句话说,信息中心在组织中的定位仅仅是信息的提供者和维护者,无法干涉采购和销售部门如何使用信息,更不可能去通过参与企业的战略与决策达到合理使用信息、提高企业效率的目的。
而在现代企业当中,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和资产管理水平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中心主任”提供信息却无法引导企业合理使用信息,这种不对等的发展程度使得国内企业从“信息中心主任”向CIO的转变成为了必然。
CIO,英文全称是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中文意思是首席信息官或信息主管。然而,作为与“CXO”对应的企业高管职位,首席信息官的职能绝不仅限于信息的提供,还包括如何提供信息和信息如何使用等管理职能。换句话说,CIO管理的是信息从产生、筛选、传递再到应用和删除的整个周期,而信息中心主任管理的仅仅是信息从产生到传递的三个环节。
就从信息中心主任到CIO完成的职位和职能转换,记者专门采访了至顶网某高管。这位国内顶尖IT媒体的管理者一语道破天机:“如果说CEO是部队里的将军,那么CIO就一定是参谋长。只是国内有不少优秀的将军,可是优秀的参谋长太少了。”
中国CIO 风雨11年
1996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在国内率先将培养CIO列入了研究生培养目标中。同年,随着《每周电脑报》创刊,CIO概念开始随着媒体传播到国内每个角落。
经历了一年懵懵懂懂的发展之后,CIO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至顶网的上线更直接拉开了网络媒体关注CIO的大幕。
随着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媒体不断地宣传,人们眼中的CIO不再是清一色的外国面孔。侯维栋、梅景松、张耀麟、刘小兵、杨大寨等一大批国内优秀的CIO涌现出来,这些信息管理者们手中的用友财务软件也变成了ERP、MRPII。尽管他们来自于银行、民营企业甚至政府等不同组织,但是他们同样带领自己所属的企业(政府部门)完成了信息化发展的飞跃。
侯维栋(交通银行副行长兼CIO),也许并不很为社会大众所熟悉,但是在因为他在CIO职位上的卓越贡献,交通银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迅速提升,成功抓住银行商业化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
相比之下,刘小兵作为双汇集团CIO似乎受到了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在加盟双汇集团后,刘小兵将供应链管理理念引入双汇,集中式软件更支持了双汇连锁店快速扩张,2004和2005年双汇集团营收年增长均超过40亿元。
飘摇十载 前路仍漫漫
但是,尽管经历了11年的发展,国内的CIO英雄们也已经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但是中国CIO的发展和成熟却依然任重而道远。
笔者在至顶网CIO频道的诸多访谈资料中发现,目前中国CIO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