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可以去电影业找工作了

腾讯电影+互联网电影娱乐

互联网巨头们的战火一路烧到了文化产业:投资动辄上亿的电影,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投资,未来你在腾讯手游里面扮演的游戏角色有可能搬上大银幕。

腾讯,线上社交娱乐的帝国,触角马上要延伸到线下。电影娱乐,作为线下娱乐社交中的重头戏,是一块巨大的肥肉,让腾讯垂涎已久。

腾讯旗下最赚钱的部门腾讯互娱启动“腾讯电影+”, 未来计划每年挑选4-5个优质IP(
版权)进行影视开发与拓展。

事实上,这并不是腾讯首次涉足影视行业,早前腾讯低调入股投资华谊和寰亚。而这次这么受到关注的很大原因是BAT已经全部入局影视产业,阿里巴巴今年3月成立“阿里影业公司”,并通过影视众筹参与出品了《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小时代3》等多部大制作;百度旗下爱奇艺前不久也与华策影视成立影视合资公司。

用户就是一切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相比三家的优势,各有所长,百度的强大搜索入口对于满足用户的娱乐刚性需求有着得天独特的优势,阿里的电商基因对于电影衍生品的开发和售卖是其强项。在影视行业,阿里将利用自身的电商基因和积累的用户资源大力立足于电影衍生等方面。而腾讯的qq和微信分别占领着移动端和PC端最大的社交关系链,似乎和电影产业扯不上关系,但正是巨大的用户基数和社交关系链,或许将会对电影的前期筹拍、资金、制作、拍摄、发行、后期宣传、传播路径、商业分成等方方面面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数亿人的社交关系链对于电影产业意味着什么?

BAT代表的互联网精神的重要一点就是去中心化、病毒性传播、互动性强,而电影一直是娱乐中从银幕到观众的单向性、中心化的传播路径,观众坐在影院里两个小时,被动地接受着导演演员等整个创作团队所传达的讯息,导演依然扮演着输出者这样高高在上的角色。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未来,你的社交群里,在不同地域影院共同观影的朋友可以对电影在微信上进行小组讨论,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自创建话题圈子,从一个电影构思和朋友们一起开始进行电影创作和众筹拍摄; QQ作为有着十几年用户积累的社交产品,拥有着用户的许多回忆,甚至伴随着用户成长,即使是将QQ用户行为数据、话语体系、关键节点进行大数据分析,也可以找出许多有着共同回忆卖点的创意和构思,而依据社交关系链对于电影传播的引爆更会是所有传播手段中转化率最高的方式。

“自电影”模式开启 去中心化改变电影产业既往商业模式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影视行业收入的80%为票房分账,而剩余的10%-20%分别为版权和周边衍生品,相对的,国外的数据分别为30%、30%和40%。互联网企业加入影视行业,不仅仅会改变传统影视行业的盈利模式,改变过往的营销渠道。

众筹等新兴商业模式的开启,打开了电影的另一种商业模式,过往电影投资的风险极高,在工业化生产中早已以销定产的今天,我们经常见到许多电影投资者用理想主义情怀、变
卖家产等字眼勉强支撑着电影的投资。

未来,新兴商业模式将带来多元化的小成本制作电影道路,就像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对传统媒体和传统记者带来的冲击,未来,自电影(暂时用这样的词来称呼)将会对现有的电影团队带来重大改变。

而去中心化的自电影所带来的社会改变是在文化创作领域,通过互联网所带来的传播主题会来自各个社会阶层、各行各业,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内容和想法,而丰富的参与性会极大地丰富目前的电影市场。

电影互联网化: 把电影当做产品

互联网精神的另一个核心点就是将一切当做产品来做,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其关键在于对用户习惯的洞察力,需要深入挖掘使用特性,由之前的“配置导向”转换成为“消费导向”,产品价值链向消费端倾斜,用互联网的概念表示即“用户需求”为主导。

腾讯互娱号称将用“技术+内容+平台”的互动娱乐服务来聚拢用户,用经典的游戏、文学、动漫及电影IP来连接用户。

前段时间,上映《敢死队3》期间,乐视影业在不少影院向观众赠送大闸蟹礼券,提出“观影+”的概念,未来要把观影与生鲜、餐饮等服务结合起来。

未来,观影可以与其他把互联网服务系统整合,例如腾讯可依托微信将手机叫车服务、预定鲜花、订餐、酒店、休闲KTV等服务形成闭环。

用产品的思维做电影,也许未来,电影产业链上也有出现叫做产品经理的岗位。将电影从前期筹拍、开拍到后期上映的流程以产品化开发流程来重新包装,例如从需求、速度、冗余、开放协作、创新等各方面去评估。

前不久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对“未来电影公司都将为BAT打工”的语言或许没有几年就成真。

作者 小邪 TMT领域撰稿人 微信公号:留白 (ID: xiaoxieliubai )QQ:1825175521

时间: 2024-09-19 05:10:17

“产品经理”可以去电影业找工作了的相关文章

产品经理必须具备的几个工作态度

周扬在当时并没有按照王胖子说的,过了一会儿去拿烟,甚至就像王胖子没说过这话一样,其实想想,也许这就是一句客气话,要是真过去拿,那么最后发现对方并无此意,可能彼此就比较尴尬了. 而在第二天,我刚刚进办公室坐下,有一个瘦瘦的,戴眼镜的小伙子就站在办公室门口问我:"请问,周经理来了吗?" "还没有,请问你有什么事吗?"我这样问他. "是我们的王总让我把这条烟给周经理送过来的."说完,他就走到我工位前然后把烟递给我,"麻烦您了,请您转交给他啊,

你知道产品经理管理职位的级别有哪些吗?

似乎饿着肚子睡觉反而是睡得更香. 但是在我正睡得稀里哗啦的时候,手机的短信铃声就响了,十分烦人,因为睡觉不关手机本不是我的习惯,但是以前的公司却要求我们这么做,而且还美其名曰是"这样可以随时找到产品经理",但是我就纳闷了,大晚上的来找产品经理这是要干什么? 但是呢,你还是不得不这样去做,但是在事实上,这么长时间以来,其实在晚上我一个电话都没有接过,在大半夜,谁都会想睡个好觉,谁回和睡觉有仇啊. 结果就这么一来二去,等时间长了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但是自从离职后,我就逐渐地在改掉这个毫无

怎样才能挂上产品经理的头衔

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简称为 PM)顾名思义是对公司里的产品进行需求分.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的人.产品经理本来这是一个低调而需要沉淀的工作,但似乎在一夜之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疯狂的招聘,高薪的工资,激烈的讨论,就连各大高校应届生都跃跃欲试.产品经理真的就如此简单,人人都能做到吗?从业人员,又将何去何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张亮也说不清自己怎么就被挂上了"产品经理"的头衔,2009年之前,他还是一名网站编辑,已经在这个岗位工作了3年多.每天写稿

年轻产品经理要避免哪些陷阱

一个公司的创始人.CEO.总裁可以说是这个公司最大的产品经理,他要指定公司别的职位的员工,包括那些刚入行的年轻的产品经理.我们就来梳理下大产品经理带小产品经理的时候要注意的陷阱,这些陷阱主要是年轻产品经理容易犯的错误,如下: 1.沉浸在细节的优化上,片面强调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很重要,但是好的用户体验很多时候不只是从产品设计来的,运营,反馈速度等都会带来用户体验的改进,但是不要刻意去追求脱离实际情况的用户体验.需求是第一位的!!脱离开需求去谈用户体验,犹如不带底儿的桶,毫无意义! 2.不善独立思考

从《YES! 产品经理》学到的产品经理应该做什么

当"一面"结束后,在第三天,我就接到了Eyoung公司要我去复试的通知电话. 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是真的希望找到产品经理,同时肯定也希望能够尽快招到然后能够上岗,不过在阿泡个人看来,最为可能的原因就是我在"一面"中给HR姐姐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所以,就让HR姐姐在复试负责人面前对我是大加地赞赏了一番,所以才使得复试负责人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这个叫阿泡的生物到底是骡子呢?还是马呢? 在前面,阿泡就提到过,一般来说,初试其实务虚,而复试则务实,因为初试通常都是让HR来完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吗?

"产品经理", 一个重未被真正定义的争议角色. 他有时是模糊的, 有时却又清晰无比. 有时他是产品的缔造者, 但更多时候他却是开发和设计人员眼中的公敌. 很早以前就想抽时间来写一篇文章, 说说我对 "产品经理" 这个角色的想法. 后来一直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动笔. 再后来自己也懒得动笔了. 再后来, 随着我遇见过的产品经理越来越多, 加上自己也亲自做了一年多产品经理, 从不同角度再次认识了这个职位. 今天, 我想把这些经历分享出来, 聊一聊产品经理. 因为没有清晰定义其

产品经理励志:互联网产品经理发展的阶段

文章描述:产品经理励志篇-阶段性发展. 提到产品经理,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制作精细貌似专业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其实用性就见人见智了,这种"大锅饭"究竟有没有营养暂且不说,那么到底什么是产品经理?姑且让我们忘记模型,先去看看顶着各种"产品经理"职位的人,他们各自都在做什么?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他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一般和两个因素有关,内在和外在.内在主要指个人能力,不可否认,一个被称为"产品经理"的大学毕业娃与一个同样称为"

产品经理就是综合生物

这篇文章是自己在职业路程中对产品经理角色的认知和总结,写给同僚们望产生共鸣,写给想进入这扇门的朋友,希望他们多了解门后的天地. 如果将互联网比喻为超大的生态园,产品经理则是其中的一种"综合生物".这种生物的优势与劣势都是"综合",可以飞行.潜水.爬行.直立行走,可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找到出路,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熟悉周围的生存环境,同时清楚其他生物的特点,时刻引导本族生物向更好的环境发展. 在一个企业中,产品经理更容易成为CEO,也许比CEO还清楚公司的运转情况,下面

五个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经理的发展阶段

大家都在说"产品经理",但是彼此做的事情却完全不同? 那么"产品经理"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个话题恐怕也是各位同行都一直在想,但是却也一直想不清楚的吧,其实我也是. 当我每次看到各种"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的时候,我都觉得有点扯淡,因为总觉得模型里少了点什么,没错,我想说的就是"适用范围",那一张张漂亮的图,一定是只能适合某些人,那么,到底是属于哪些人?于是,我的思路就是忘记了一切模型,然后就先去看各种顶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