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大数据圈的大事件绝对当属第一届中国社群领袖峰会,12月1号在北京的这场峰会吸引了无数知名企业和科技领军人物参与,说星光熠熠也不夸张。围绕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有不少会议,但中国社群领袖峰会算是高大上级别的了。大数据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和力度往各行各业渗透,甚至不少传统行业已经被其颠覆。主动拥抱的就会越发强大,拒绝排斥的可能就要遭到淘汰。有不少行业已经率先尝到了大数据价值的甜头,比如电商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等,美味的东西人人爱吃,前面的人吃的大快朵颐让后来者情何以堪?别忘了还有不少传统行业嗷嗷待哺呢,峰会上的“赢在大数据”一场算是给这些饥饿型企业加餐了,思明数据联合创始人兼CTO冯是聪博士的一些看法让大伙眼前一亮,管理和挖掘大数据的新思路也呼之欲出,今天咱们来剖析一下冯是聪博士的前卫理念。
关于大数据,人所共知的一点是它很美,它蕴藏着难以估量的价值和财富,的确如此,电商们积累的消费大数据、社交软件积累的交流数据、银行积累的用户金融数据、医院积累的患者病历数据等等,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大数据价值,而且价值不菲,它能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只要可以产生价值,人们必然会追它而去。这几年,大数据的发展已经过了膨胀期和炒作期,理性发展期已经到来,未来大数据发展肯定会更踏实、更稳健,而且前景一定是极好的。但是关于大数据管理和运营,什么才是关键要素呢?
1.人才
冯是聪博士提到了思明数据的人才构成,让人不禁大吃一惊,搜集了一些资料发现,思明数据在人才配置上果然做到了极致豪华。思明数据的员工都是啥人?咳咳,先看看院校吧,清一色来自清华、北大、北邮、北航、中科大、卡内基梅隆等顶尖大学,IT界的朋友知道这些大学的分量吧,我就不多嘴了。他们最擅长啥?专业算法、数据实施、数据分析及应用,看到没,都是奔着大数据需求来的。这样的全明星阵容在思明数据的比例是多大?85%!一个恐怖的数字。一堆高考状元和奥数冠军的组合的确很养眼,难怪人家的客户都是金融、电商、通信和政府类的了,这果然是一个拼人的时代。大数据建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养一支技术过硬、有数据应用经验的队伍很有必要,大家都知道此类人才的缺口太大,而且多数职位都需要复合型的牛人,如数学、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研发工程师等岗位,可以预见,将来拥有大数据的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人是必然之选。如果你的企业没有能力或财力去整合人才,那只能求助于思明数据这类大数据整体方案解决提供商了,让他们提供大数据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还是蛮靠谱的,起码够硬够放心。
2.意识
大数据已经不算新概念了,对于新东西人们往往都是冷眼旁观不愿积极参与,只有当被重重包围的时候才发现为时已晚。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候,日本数码巨头们私下商量了一下,最后投票认为智能机这个东西就是个概念,华而不实,咱还是吃老本吧。现在苹果已经主宰了日本本土的手机和平板市场,不知道现在开会时日本数据圈的人是不是顿足捶胸+抓头发?对大数据也是如此,很多传统企业都已经慢了半拍,现在知耻后勇还不晚,如果你不主动靠近,将来再想靠的话成本也是翻翻滴,因为起点已经不在一条横线上了。打好提前量,最起码你的意识里得知道这个玩意你得搞,否则就会落伍。大数据对诸多传统企业都有颠覆的姿态,在这个新时代里,你得有点新头脑新意识才行,当别人的观众始终不是滋味。
3.安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安全就是底线,不安全的数据充其量就是为别人做嫁衣。冯是聪博士的所有观点都基于安全这个大前提。比如云计算环境越来越普及,但数据在云端的危险指数明显太高,思明数据的in-house解决方案则可以转危为安,在这个方案下,你的数据可以不放在云端,依然可以放在自己的计算中心里,而且还能实现与云端交互的需求,可以说一举两得了。他还提到,企业数据必须共享,你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肯定是不行的,数据孤岛就是这么产生的。只有把该分享的分享出去,才能实现与其他企业的数据串联,想把数据变现,共享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总之,挖掘大数据的价值不是容易的事儿,需要人需要技术,需要你有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