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的春秋航空公司:民营航空的艰难生存之道

  “夹缝”中的春秋

  一家民营航空公司的艰难生存之道,最终让春秋航空成为中国“民营航空仅存的硕果”

  没有人同意王正华进入航空业,上至政府领导,下至公司员工。

  那是2004年,改革开放已有26年,加入WTO已有3年,那种做任何生意都要先问“姓资姓社”的年代早成历史,那种由国家分配一切资源的岁月早已淡去,“市场竞争”,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一种常态。不过,航空业?很多人摇头。

  事实证明,当年投反对票的人并非没有道理。虽然,2004年的中国民航业迎来一轮开放的曙光,三家民营航空公司申请成立,后又有追随者。但仅仅8年后,有的名字就已成历史;在这组稿件落笔之时,东星集团诉民航中南管理局一案二审在广州开庭,“尸骨已寒”,东星集团至今还在为东星航空之死讨说法,悲壮乎?

  但换个角度看,王正华也没错。最近,一再推迟的春秋航空上市计划即将成为现实,春秋航空拟于近期完成A股IPO(首次公开募股),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如果上市成功,春秋航空将成为国内第五家(三大航外加海南航空)上市航空公司。与前四家不同,这将是一家纯粹的民营企业。

  什么是王正华的生存之道,让春秋航空可以“硕果仅存”?其中又有多少酸甜苦辣?

  十年苦等

  2004年初,上海市一位与王正华私交颇笃的老领导把他叫到办公室,递给他一沓厚厚的数据,王正华一看,这是1994年-2004年10年间世界航空产业的主要经济数据指标和世界几大主流航空公司的营收数据。

  老领导问他:“听说你要做航空公司,你研究过吗?”

  “略有研究。”

  “略有研究?我看你根本不了解这个行业!你看看这些数据,过去10年,即使是美国,能赚钱的航空公司有几个?多数年份,都是亏的多、赚的少!”

  王正华说,他至今都很感激,一位不分管交通运输的领导,为了提醒自己未来的经营风险,竟然自己做了那么多研究和功课。但是,感动改变不了他的决定。

  王正华并没有大谈对航空公司的构想和准备,只是缓缓说了下面一段话:“当然航空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科技、低回报的产业,会非常难做,我们也知道。但是,正因为非常难,我们感觉我们进去的可能性会更大一点。”

  王正华解释说,自1981年创办春秋国旅以来,一直在做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做到一定程度如何延伸产业链?国外也有其它模式,但都对政府背景要求很高。“那样的行业我们感觉民营公司要想进入会非常困难。所以,我们不去做这些风险更大、竞争更激烈的行业,我们民营企业还能做什么呢?”

  这段话,虽然无奈,也暗透着几分自信。他的言外之意,民企除了把自己抛入激烈竞争的洪流中,别无他法。另一方面,当时中国民航业的政策环境,也让王正华相信,这会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行业。

  对于王正华来说,说对民航业“略有研究”无疑是谦逊之词。

  “我想做航空有10年了。”1994年,“南巡”已过两年,彼时,上海浦东的开发建设正如火如荼。春秋旅行社的生意正如日中天,但王正华已经开始思考下一步突围的方向。他觉得,旅行社虽然赚到了钱,但整个市场仍处于高度分散、竞争无序的状态,不容易建立竞争门槛,而航空业则不然,正因为航空业难做,相对进入门槛也比较高,有一定的竞争壁垒。

  思考了三年,1997年,王正华的春秋旅行社开始了包机业务。那时他的一只脚实际已踏进了航空业。彼时,王正华还经常给民航局运输司写报告,工作人员觉得好笑:一个旅行社给我们写信干嘛?他们不知道,王正华一直在等待时机,好把另一只脚也迈进中国航空业的地盘。

  “对于航空业,实际上我是认真研究了10年,准备了10年,说十年磨一剑,一点不夸张。”

  终于,2004年,民航总局正式表态允许成立民营航空公司,包括春秋航空在内的三家航空公司提交了申请,成为第一批民营航空公司。

  低成本生存

  如何在市场上活下去?王正华在进入之前,早就想好了对策,他要让春秋航空成为“中国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

  所谓低成本航空公司,是由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摸索出来的一种经营模式,后来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很多国家航空业都有西南航模式的追随者。简言之,就是尽可能以最小的成本提供基本的航空出行服务。对旅客来说,机上不提供餐饮、每人可自带行李有较多限制,超重收费等。而对公司运营来说,通常做法是采购单一型号飞机,以节约航材储备和使用。

  虽然春秋依靠这一模式独步江湖,但至今很多人仍对低成本航空是否适合中国市场有较大争议。而春秋航空的遭遇也似乎佐证了这一观点。关于旅客投诉春秋航空的服务太过“简陋”,以及旅客不满空乘在飞机上手推食品车反复叫卖的报道随处可见。旅客们抱怨,春秋航空机上沿路叫卖食品让他们以为自己身处“绿皮火车的年代”。

  春秋的杀手锏—推出199元或99元的特价机票,又引起同行的强烈抗议。这一抗议浪潮终于在春秋航空推出令人吐血的1元特价机票时达到高潮,最终以春秋航空道歉接受罚款了事。

  同样完全出身于草莽的东星航空创始人兰世立曾经专程跑来与王正华探讨低成本航空的生存可能,最终兰的结论是:不可行。于是东星航空回到“全服务公司”的行列。最终的结果众所周知,航空公司像一条嗜血成性的鲨鱼,最终吞噬掉了兰多年的积累,兰也因资金链紧张及与政府关系处理不善最终崩盘,公司被吞并,自己成为阶下囚。

  有趣的是,王正华自己也认为中国并不完全具备搞低成本航空的条件。他认为条件有三:第一,区域经济高度发达,这一点没问题;第二,人们生活高度富裕—这一点并不完全具备;第三,具备契约精神—这一点完全不具备。王认为,如果多数人可以接受契约精神,则不会反复投诉诸如机上叫卖食品的问题—机票即契约。低票价本身即包含诸多约定。

  但这不妨碍春秋航空的“创新”。从创办伊始,春秋航空即把客座率保持在95%以上,却极少有人注意到,虽然高客座率是低成本航空和全服务航空公司的根本区别,但即使按照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国际惯例,这一比例也是80%而非95%。

  “刚一开始这样做,很多同行说我胡搞,说航空公司哪有这样干的?说我一看就是外行,根本不懂航空。”可王正华坚持认为,飞机一起飞,空闲座位的价值就是0。因此,不如降低票价让更多的人选择坐飞机。而95%的客座率要求,则是王正华对国际通行模式的“本土化”。

  王正华认识到,就如同他所从事多年的旅游行业,起初也是特权阶层或是公款消费,慢慢演变成私人个体消费。这一消费趋势颇有代表性,很多消费形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开始走下神坛,成为常态的大众消费。

  交通领域也如此。王正华认为,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还是有很多人从来没坐过飞机,或者很少坐飞机出行。低成本航空就这样打开了一个窗口,让乘坐飞机出行变成大众可以消费得起的生活支出。特别是,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民营航空公司通常很难在干线拿到优质航线资源,其航线分布不乏相对落后地区以及三线城市,低价位策略恰好符合这些地区的消费能力。

  吴敬琏教授在其《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一书中曾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本质上是一种“增量改革”。而春秋航空的低成本飞行,暗合此道。“我总和别人讲,我不是来切蛋糕的,我是来做大蛋糕的。”王正华说。

时间: 2024-09-08 04:05:27

“夹缝”中的春秋航空公司:民营航空的艰难生存之道的相关文章

低成本运营还能持续盈利历经曲折终成民营航空第一股

低成本的民营航空春秋航空终于在1月21日如愿上市了,根据春秋航空1月20日发布的上市公告书显示,本次A股首次公开发行1亿股股票,证券简称"春秋航空",证券代码"601021".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达4亿股.发行价格为18.16元/股,扣除发行费用之后,募集资金达17.55亿元,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为其上市保荐机构.春秋航空成为民营航空第一股,同时也是继国航.东航.南航.海航之外的第五家民航上市公司.春秋航空18.16元的发行价格远高于四大航空公司现在的股价.截至上

分析:夹缝中突围中国网络广告代理公司十年记

故事要从好多年前开始-- 要谈中国的互联网广告历史,就一定无法不提好耶. 好耶的故事一般都从1998年的王定标开始讲,这一年,好耶用自己开发的网络广告管理系统换回了大量的网站卖不出去的广告位.然后,王定标发现:网站卖不出广告,他自己完全不懂广告,就更卖不出去了,于是就有了2000年加入好耶的朱海龙.朱海龙是4A广告公司出身,经过一年奋斗,把好耶带入了自负盈亏的"小康生活". 2000年到2002年,其实是全球互联网的寒冬期,中国网络广告的发展还没有迈开大步就开始进入蛰伏期.不过,表面的

夹缝中的民营企业生存之痛

民营企业,这个一直以来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的群体,目前正遭受着新一轮的挑战. 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民营企业破产倒闭,60%的企业将在5年内破产,85%的企业将在10年内消亡,大型企业集团的平均寿命也只有7.8年.在中国每天有2740家企业倒闭,平均每小时就有114家企业破产,每分钟就有两家企业破产.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之下,有这么多企业走向破产,甚至负债累累,究竟是什么原因将一些企业的生存推到了风口浪尖,让一些民营企业痛苦的在夹缝中生存呢? 今年,浙江受理了企业破产

热钱涌入令PE对企业出价翻倍并购基金夹缝中生存

"价格整整翻了1倍!"一位来自香港的PE(私募股权投资)投资者陈先生告诉<投资者报>记者,2008年底时不少拟融资企业的出价只有3-5倍市盈率,如今在众多热钱的追捧下,再次出现8-10倍市盈率的"牛市才有的价格". 据陈先生介绍,这里所说的"热钱",一部分是新入行的人民币创投基金,另一部分则是热衷于快进快出的Pre-IPO基金."大家都盯着创业板,这可能是中国2009年最大的一次财富盛宴,谁不希望能够分到一块'肥肉'?&qu

A5站长网SEO团队:夹缝中生存的个人站是否走向消亡

2013的春节即将到来,这也意味着我们彻底告别了2012.然而,在过去的一年中,对于依托互联网生存的站长来说,却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霾.有多少人满怀憧憬的走向希望,就有多少人最终黯然的收场,当然,最终离去的更多的还是"个人网站".哪儿,是什么导致了个人站的没落,夹缝中的个人站是否会走向消亡呢?A5站长网SEO团队贺贵江结合一下2012团队SEO诊断业务的境况分析一下个人看法. 第一:搜索引擎的完善 A:首先是6.28事件中被批量降权的站点,而降权的主要原因便是"采集.重复性&q

奇虎360如何从夹缝中崛起

几乎是在一夜间,360就悄无声息的崛起了.360的"屌丝逆袭"的行径令外界刮目相看,但纷乱的舆论下,360也不禁成为人们眼中的问号.究竟是什么令它能在夹缝中得以生存,不断获得市场份额?我想答案归为六个字,不按常理出牌.360常被比作是鲶鱼,不断挑战行业巨头的既得利益.而它的老大周鸿祎也常以"屌丝"形象出现,有话必说.睚眦必报的个性,让他被冠以"红衣大炮"的别号. 2013年9月17日下午5点刚过,腾讯和搜狐联合宣布,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

果壳网:夹缝中壮大 拿科技与对手“抬杠”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细分领域市场是个很好的创业机会,自己根本没有竞争对手,大公司又不屑于小众市场.于是,一些夹缝中壮大的互联网企业悄悄滋润,果壳网就是其中之一. 果壳网非常讲究科学逻辑,但它自己的诞生却有些"荒诞".那一天,创始人姬十三(微博)正洗着澡,突然间一个想法电光火石间擦过,从此"果壳网"的名字便诞生了."

传统手机渠道商转型模式升级服务夹缝中自救

硅谷网讯 长久以来,在中国手机市场支撑手机商攻城掠地的传统手机渠道商可谓功绩显赫.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大浪淘沙,这帮渠道商转型已迫在眉睫. 双重夹击下的互补 3G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手机行业.曾经的老牌手机厂商如诺基亚.摩托罗拉.LG等市场份额不断下降,而苹果.三星依靠强大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取而代之,国内厂商"中华酷联"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球市场名列前茅.而这种巨大的变化令过去对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厂商直供依赖较深的传统手机渠道商大受打击. 从去年整体来看,国内四大手

蓝牙耳机外贸卖家在危机与生机夹缝中并存

摘要: [编者按]在电商行业里,有这样一个广受认同的观点:如果企业要做大规模,就必须做加法:或是铺更多的渠道.或是扩品类加SKU.或是代理更多的品牌.立伟电子也曾这样做,他们 [编者按]在电商行业里,有这样一个广受认同的观点:如果企业要做大规模,就必须做加法:或是铺更多的渠道.或是扩品类加SKU.或是代理更多的品牌."立伟电子"也曾这样做,他们是一家专做蓝牙耳机的企业,内贸外贸.线下线上.批发零售均有涉猎,但仍是苦于规模无法做大.而在他们改变思路,变加法为减法之后,却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