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多数公司的技术人员面试流程,都多多少少在扯淡。最终导致的是,老板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而求职者也找不到适配的岗位。因此,这中间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那么,如何改进这一流程呢?来看看Rachel Thomas是怎么说对吧。
这位Rachel姐姐,可不是《老友记》里的那个万人迷瑞秋(Rachel)。她是一名数学专业女博士,能写一手好代码,还能提供“传道授业解惑”的培训咨询。目前她就职于http://www.fast.ai/,这是一个技术分享平台,从该公司网站的域名后缀(ai)就可猜到,这是一个偏向于“人工智能(AI)”的平台。
说到Rachel,你或许不太了解。但说起她的老板,Jeremy Howard,你或许能知道的更多一些。他是Enlitic的创始人(已辞职),也是著名大数据竞赛平台Kaggle的前任主席,精通数据科学。Jeremy现在进行时的工作,就是创办并经营的这家http://www.fast.ai/平台。在这个平台里,不但免费提供了很多关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系列视频教程(免费!免费!免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还提供了由Jeremy本人亲自讲授的课程“Practical Deep Learning For Coders”(面向程序员的深度学习实战),同时他还在TED做了个精彩演讲(有200多万的点击量),欢迎你去围观。
好了,言归正传,回到我们要聊的话题:对于招聘官来说,如何进行一场高质量面试呢?
有人认为,面试,不就是招聘最牛逼的员工嘛!然后据此打造最牛逼的团队。可Rachel却不这么认为,这是因为:
- 最牛逼的个人,并不等于最牛逼的团队!
根据CMU(卡内基梅隆大学)和MIT(麻省理工学院)的大量研究表明:最牛的个人,并不一定就能打造牛的团队。个人的IQ(智商),并不能同步映射到团队的“队商”上来。一个牛逼的团队,要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 团队的贡献度,要大于某一两个英雄做出的贡献度。
- 在搞定复杂场景下的任务时,团队的表现,要优于个人表现;
- 一个优秀的团队里,要有比较多的女性。因为如果在一个团队里有更多的女性,那么就可让任务做得更加细腻,工作进程的推动得更快。
小编注:在这方面,阿里和罗辑思维都做的不错,阿里有一半左右的员工为女性,而罗辑思维的总裁和副总裁近一半都是女性。其实,说来说去,CMU和MIT的研究结论,并没有超过中国古代的用人哲学:“三个臭皮匠(团队),顶个诸葛亮(英雄)”!这里顺便勘误一下,这个“皮匠”乃误传,实为“裨将”之谐音,也就是“副将”啦。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公司的招聘趋势,是不是就和研究结论一致呢?比如说,在招聘时,公司是不是就招聘了更多的女性员工呢?
答案:当然不是!
这是因为:
- 面试官更喜欢招聘——像自己的人!
Triplebyte,是家非常有意思的公司。从其企业的口号:Helping Engineers Find Great Startups(帮工程师找到伟大的创业公司),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帮技术人员找工作的公司,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既不需要技术人员提供简历,也不需要技术人员在面试时跑到白板旁演示一大堆算法流程,看起来很酷吧,要不你也去试试。
通过对求职者提供服务,Triplebyte收集了大量的面试数据。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发现,最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初创公司招聘的程序猿,通常和公司业务需求,竟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问题何在?症结就在于,公司招聘了一大堆和公司创始人文化和教育背景相似的人!比如说,如果公司创始人是位男性代码达人,那么他就倾向于招聘男性的高段位的Coder,那说好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呢?
如果“惺惺相惜”就能解决实际业务的话,那就让我们一起搞基好了!公司要的是“取长补短”,而非“齐头并进”!
小编注:用中国术语来说,就是“武大郎开店---高我者不用”,这对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来说,切不可取!
当然,反过来,对于求职者来说,知道这个结论,也多少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在应聘某家企业时,求职者可以先调查一下公司创始人的文化或教育背景,然后“投其所好”,这在某种程度上,能提高应聘成功率。
除此之外,为了能招聘到更合适的员工,Rachel还为公司HR提供了很多建议,比如说,如何降低漏聘率(False Negative),也就是说,很不错的应聘者,却被HR放走了。还比如,如何构建一个清晰的、一致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招聘流程等,具体详情,你可以移步至Rachel的博客上,一探究竟。
本文由北邮@爱可可-爱生活 老师推荐,阿里云组织翻译。
文章原标题《How to Make Tech Interviews a Little Less Awful》,作者:Rachel Thomas,译者:张玉宏(著有《品味大数据》一书),审校:我是主题曲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