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实施新版GMP规范、提高药典生产标准之后,国家再次以文件形式治理医药行业的散乱局面。
11月9日,工信部、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意见》就未来五年医药行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等提出了多项具体量化指标,并对优势企业提出了多项利好政策,包括“给予单独定价政策”、“在股票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以及银行贷款方面给予支持”等。
文件还提出,将在未来数年内鼓励优势企业跨省区重组,通过优胜劣汰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使医药企业数量明显减少”。
受此消息影响,11月10日沪深两市医药板块整体大涨3.56%,远远领先于大盘。
跨省重组力推百强战略
医药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到全行业的销售收入的50%以上,这是《意见》对未来五年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出的明确目标。
医药企业销售百强一直是衡量行业集中度的重要指标,国家药监局下属的南方药物经济研究所每年都会公布百强榜。从近4年的数据看出,行业集中度正缓步提高,从2006年的32.5%上升到2009年的42%左右。
2009年末,全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696家。《意见》为减少药企数量,提出了“完善企业兼并重组支持政策,对大型企业跨省(区、市)重组后的改扩项目优先予以核准”等优惠措施。
国药集团被认为是最大的受益者。2009年国药控股在香港上市前后,国药不仅在医药流通领域大规模并购扩张,更是将触角伸向此前并不关注的医药生产领域。
2009年9月16日,国资委下属的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并入国药集团;今年4月12日,另一家央企上海医工院又纳入国药版图。在此之后,国药董事长宋志平更是四处游走,同很多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这些协议大致包括两块内容:由国药重组当地医药流通企业,国药适时整合当地制药企业。目前实际已经启动的有四川成都、山西大同等地的重组工作,其指向多为优质小型制药企业。
石药集团一位高层表示:“医药企业多是当地的利税大户,跨省市的重组一般会遇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阻挠。业内除了国药集团这样的央企,恐怕也没几家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大规模开展并购。”
华润也是这样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7月30日,华润开始了对北京医药集团的重组,以部分微电子业务换去了北药集团的控股权。重组完成之后,华润也将成为拥有三九医药、东阿阿胶、北药集团等跨省制药企业的医药帝国。
不过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实现跨区域整合还是难事。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表示:“行政干预下的集中度提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中小企业,会遇到很多障碍。”
量化调整目标
《意见》中最鲜明的一点,就是对产品结构做出了量化调整目标。如要求基本药物主要品种销量居前20位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应达到80%以上。
基本药物由于技术成熟,因此大量中小企业参与这一市场。在各省招标中,小企业往往能报出更低的招标价,挤占大型企业的市场。如今年安徽的基本药物招标,36片装规格的消炎利胆片招标价仅为1.5元,很多企业尚不能保本,该药的主要生产商之一广东罗浮山制药只得选择退出安徽市场。
福建、河南等省份均出现了类似的保护政策,当地小企业得以保全,令大型企业被迫放弃。上述石药集团高层表示:“如果各地政策不能改变,实现基本药物生产集中化是不可能的。”
《意见》出台的目的正是扭转这一乱相。如果按照医改方案的设想,基本药物销售额应占药品总销售额的70%以上。即便维持2009年全年8000亿元的药品销售总额不变,前20强企业也将坐拥4480亿的市场,平均每家将获224亿元。
而2009年,国内医药工业企业销售第一的哈药集团,其所有产品的销售额也仅为130亿元,位列销售亚军的石药集团,去年销售额为106亿元。
可以预见,随着未来五年《意见》的落实,国内将至少诞生20个类似哈药集团的医药工业巨头。上述石药高层表示:“即便政策放开,光靠企业自主竞争也是难以实现的。20家巨头必然将靠并购实现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