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赴中国设厂加剧竞争,中国晶圆代工厂今年全力冲刺 28 纳米制程

随着联电厦门子公司联芯的 28 纳米先进制程计划在今年第二季正式量产,TrendForce 旗下拓墣产业研究院指出,中国本土晶圆代工厂今年将冲刺在 28 纳米最先进制程的布局,进度最快的本土晶圆代工厂为中芯国际与华力微电子,然而,随着外资纷纷于中国大陆地区设立晶圆厂,本土晶圆代工厂面临技术、人才、市场上的直接竞争压力。

拓墣指出,中国大陆地区纯晶圆代工厂商目前最先进的量产制程为 28 纳米,根据统计,中芯国际 28 纳米晶圆产品 2016 年的年晶圆产能全球占比不足 1%,与 28 纳米制程市占率分别为 66.7%、16.1% 与 8.4% 的前三大纯晶圆代工厂商台积电、格罗方德、联电仍有较大差距。

不过,根据中芯国际季报显示,2016 年第四季 28 纳米营收占比达到 3.5%。中芯国际首席CEO邱慈云在 2 月 15 日的法说会上表示,28 纳米以下制程会是 2017 年中芯的成长动能之一,预期 2017 年底 28 纳米以下制程,将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 7%~9%。甫公布的中芯国际 2016 年业绩报告中,也展望 2017 年底 28 纳米季营收占比接近 10%。

观察华力微电子的制程布局进度,虽然华力微电子宣布与联发科合作的 28 纳米移动通讯芯片已顺利流片,但距量产仍有一段距离。华力微电子二期项目已于 2016 年底开工,计划 2018 年完工试产,预期将导入 28 纳米生产线,后期逐渐过渡至 20 纳米、14 纳米,华力微电子二期项目也有导入 22 纳米 FD-SOI 制程的考虑计划。

拓墣指出,目前正值中国大陆地区集成电路产业飞速发展时期,除了本土晶圆制造厂商大力扩张发展外,受地方政府及地方资本的追捧,外资厂商也纷纷登陆,各厂商都寄望在中国积体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之际提前布局,占据有利市场地位。根据外资厂商进驻中国的技术布局习惯,一般会授权(N-1)代的技术,然而,这些技术往往又会对同期中国本土厂商产品造成很大的冲击。

外资晶圆厂制程领先,冲击本土厂商

截至目前,在纯晶圆代工领域,选在南京建厂的台积电将于 2018 年下半年导入 16 纳米 FinFET 制程,预计对中芯国际 2019 年初的 14 纳米 FinFET 量产计划产生较大影响;于成都落脚的格罗方德将于 2019 年底导入 22 纳米 FD-SOI 制程,直接压迫同期华力微电子 22 纳米 FD-SOI 制程的布局计划。

另一方面,去年底刚投产的厦门联芯,初期导入 55 / 40 纳米制程,近日在联电成功实现 14 纳米 FinFET 量产计划的条件下,宣布正式授权厦门联芯 28 纳米技术,并计划最快 2017 年第二季导入量产,预估到年底在产能 1 万 6,000 片中,有 1 万片是 28 纳米。在量产速度上,联芯成为中国领先。虽然中芯国际的 28 纳米制程已在这之前开始量产,但从产品规格来看,中芯更多偏向中低端的 28 纳米 Ploy/SiON 技术,对于高端的 28 纳米 HKMG 制程涉足并不深,而联电的 28 纳米在量产时间上领先中芯国际两年,技术水准也相对更加全面和稳定,预计未来会对中芯国际 28 纳米的布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拓墣指出,未来随着各外资厂商新厂的落成投产,等待中国本土厂商的将是来自各外资厂商在技术、人才、市场等多方面资源的直接竞争,中国晶圆代工厂先进制程布局将全面开战。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9-08 10:50:11

外资赴中国设厂加剧竞争,中国晶圆代工厂今年全力冲刺 28 纳米制程的相关文章

中国或将于2018年在晶圆代工支出领域位列世界第二

根据全球芯片设备行业协会SEMI的估算,中国在晶圆代工厂领域的整体支出(包括建筑与设备)将增长54%,即由2016年全年的35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54亿美元.而到2018年,SEMI方面预计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增长至86亿美元. 市场研究企业Gartner公司同样抱看涨态度,其预计半导体行业今年的销售总额将增长12.3%,达到3860亿美元.Gartner方面指出,2016年下半年的积极市场状况有望继续在2017年与2018年得到保持. 在SEMI报告涵盖的这两年当中,韩国.台湾与中国将在晶圆代

铁流:浪潮思科合资,高通中国设厂背后有什么故事

11月8日,美国高通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该公司设立于上海自贸区,是高通全球首家芯片测试实体公司.高通表示,新公司将与半导体封装和测试服务提供商安靠公司进行合作,开展半导体制造测试业务,高通的骁龙系列芯片.手机射频芯片等产品都会在新公司进行测试,完成后运往全球各地,交到客户手中. 11月11日,浪潮集团与美国思科公司共同宣布,二者合资成立的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山东济南正式投入运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亿美元,将致力于提供先进的网络产品和技术,并在中国网络人才聚集地投入建设网络研发

友达赴大陆设厂将放行:自建参股都有可能

4月23日早间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友达首席执行官陈来助昨日表示,正与经济部就大陆设厂事宜沟通中,相信当局应会尽快放行.至于友达是否将出手并购龙腾与龙飞光电?他说,不排除各种可能. 友达昨天举行发布会,外界相当关心友达的大陆布局.陈来助说,友达是第一个申请赴大陆设厂的面板业者,自然受到外界及当局的关注,目前已按照当局的要求,进行补件. 陈来助说,当局相当关心的事,投资额.投资的形式以及厂房世代等,虽然大家都知道,友达要到昆山盖7.5代厂.不过,7.5代厂的定义.玻璃基板尺寸等,还是要用文字写清楚

友达旗下LED厂隆达今年扩产四倍:将赴苏州设厂

4月21日上午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友达集团旗下LED厂隆达今年将扩产四倍,并前往苏州设生产基地,建立从上游磊晶.中游晶片.下游封装到应用产品"一条龙"营运模式. 隆达昨天举行发布会,友达副董事长.隆达董事长陈炫彬.总经理苏峰正.首席财务官张博仪共同主持,公开介绍隆达的发展策略与LED产业前景.由于这是隆达成立以来的首场发布会,使得现场爆满.隆达在兴柜挂牌,昨天收盘价70元,涨0.27元. 面板双虎旗下的LED厂,近日陆续表态,新奇美副总.奇力总经理丁景隆上周才发下豪语,"奇

台湾有条件松绑面板企业赴内地设厂

商报讯(记者 李薇)台湾经济部门昨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开放台湾6代以上液晶面板生产线赴内地投资.不过,这项措施带有附加条件. 昨日公布的附加条件包括:只允许台湾企业赴内地设立3条生产线,且要与台湾已建面板生产线有一个世代以上的技术差距,如台湾面板巨头友达广电目前在台湾已有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这意味着该公司只能申请赴内地建立7.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对上述附加条件,台湾面板企业群创总经理段行建认为"太保守":友达光电则表示,将尽快向台湾相关部门提出赴内地建设7.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

印度投资商抛绣球期盼深圳手机厂家赴印设厂

尽管人工便宜,但投资环境并不十分乐观 孙燕飚 印度人工成本比深圳便宜超过50%,每月新增手机用户超过1325万,种种利好消息让深圳的手机厂家开始蠢蠢欲动,但去印度淘金并非易事. "去年4月,我们就与印度投资商帕尔克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共同投资1000万元,准备在印度加尔各答建设十条以上的手机生产线."昨日,深圳市移动通讯联合会秘书长唐瑞金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帕尔克公司希望通过深圳市移动通讯联合会找到有意赴印度投资的深圳手机厂家.其中,深圳手机厂家主要负责输出人才.设备等

主要半导体厂商赴陆设厂 韩国唯恐技术外流

陆续传出全球代表性半导体业者决定前往大陆设立生产基地,尽管有技术外流的风险,但面对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招手,业者仍决定冒险一试.由于每年大陆的半导体进口规模比进口石油还高,让大陆政府欲积极发展半导体产业以提高自给率.如今领导业者的建厂计划无疑是提升大陆自给率的最佳时机,长期而言还有机会取得技术. 据韩媒ET News报导,日前排名第二的IC制造业者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决定与重庆市政府合作,在当地兴建12吋(300mm)晶圆厂.重庆市政府提供土地与建物,格罗方德负责设备与技术部

中国 12 寸晶圆厂再一座,华力微二期建厂力拼 28 纳米

中国 12 寸晶圆厂一厂接一厂开,除了中国最大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近一个月接连在上海.深圳建 12 寸厂,现在另一家中国少数拥有 12 寸晶圆厂的本土厂商华力微,9 日也宣布展开新一期的建厂计划. 中国晶圆代工厂上海华力微电子昨 9 日举行二期 12 寸生产线启动大会,正式宣布 2016 年底,在上海蒲东新区康桥工业区再兴建一座 12 寸晶圆厂,主要从事逻辑芯片生产,投资金额 387 亿人民币,月产能将在 4 万片,初期制程规划在 28 纳米,并强调逐步走到 20.14 纳米. 华力微为中国第二大

3D NAND晶圆将在中国实现量产

根据位于台北的全球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称,中国晶圆代工厂XMC将在本月底破土动工建造一个新的晶圆工厂,用于生产3D NAND闪存内存. DRAMeXchange是TrendForce的子公司,该公司研究总监Sean Yang表示,XMC开始建设晶圆工厂对于其自身.特别是中国本土半导体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XMC在展现自己想要打造NAND闪存业务的强烈野心同时,中国内存产业在经过两年的铺垫之后,也释放出要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信号,"Yang通过一份声明表示. 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