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老总为何“恐惧”说实话 ?怕得罪地方政府和众多房企同行

  在不恰当的时候说实话,后果往往很“严重”。2008年王石试过一次,2014年毛大庆又试了一次。

  毛大庆原是新加坡凯德置地北京公司的常务副总,2009年被万科挖过来,负责商业地产等领域。今年“五一”前夕,毛参加了一次地产界高层人士的内部交流。随后,一篇题为《毛大庆:全国房地产将下行,搞不懂北京楼市》的文章在网络上疯传。这篇文章以翔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深入的分析,全面看空当前房地产市场。文章流出当晚,万科集团发表声明称,文中信息不代表万科和毛大庆个人观点。随后几天,毛大庆一直在媒体面前“失联”。

  5月5日下午,万科总裁郁亮通过新浪乐居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善后表态”。郁亮的核心观点如下:1、这篇文章不能全面、准确反映万科的观点;2、万科对于行业的态度是“谨慎乐观,积极应对”。从提示风险的角度,赞成网传“毛大庆谈话”的一些观点,房地产已经进入下半场。3、对于中国房地产来说,以前是黄金时代,现在是白银时代,但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中国的城市化还远未结束,中国的经济转型、不动产精细化才刚刚开始。

  说实话,“毛大庆演讲速记稿”披露的数据和观点,丝毫没有让我感到意外,更谈不上震惊。相反,倒是此后万科高层和毛大庆本人表现出的“恐惧”,让我有点震撼。万科为什么害怕?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确非常不景气,各地政府都在酝酿救市。在这种时候,万科高层如果公开唱空,将得罪地方政府和众多房企同行,引火烧身。万科虽然是中国房企的老大,但基本上是一家“书生企业”,谈不上多少背景。最大股东华润,最近也麻烦缠身。王石历来标榜万科不行贿,不靠近官场。也正是如此,万科一路走来颇多坎坷,这从万科在中心城市拿到的土地位置就可以看出来。很多时候,万科被地方政府当做“暖热”生僻地块的“插队知青”来使用。

  第二,由于拿到的地块普遍比较差,开发量比较大,所以当市场低迷时,万科的存货压力会比较大。据Wind资讯的最新统计,到去年年底具有可比数据的2425家上市公司,存货总额为5.85万亿元,而万科以3311亿元名列第一,同比增长30%。而在存货量最大的20家上市公司中,房地产企业占了将近一半。Wind资讯的统计还显示,去年年底142家房企存货总额达到1.975万亿,比2012年大涨26%。很明显,唱空市场对万科自己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万科的“精神领袖”王石最近比较高调,说了一些中国语境下犯忌的话,比如说当年因为降价被南京罚款4000万,引发了跟南京物价局的隔空口水战。王石正在英国进行第二阶段的留学,国内大局需要郁亮来主持。他们两个人面对的环境全然不同,所以郁亮“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认为,郁亮在接受新浪乐居采访时,表达的两个最重要观点都不成立。第一个观点是,从城市化的角度来看,2013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3.7%,而日本1955年就已经达到56.1%。日本房地产市场有两个重要转折点,一个是1974年,从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一个是1992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中国现在的情况,最多相当于日本的1974年前后。

  第二个观点是: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而且吸纳人口的主要是沿海城市带和内地中心城市。对于能够吸引新投资移民和外来移民的城市,商品住房“千人年开工套数”在20-25仍然是安全的。

  关于城镇化率,郁亮采用的是官方说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亿人,城镇常住人口7.31亿人,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数据同时显示,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为2.45亿人。我们知道,流动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大约占80%以上。他们一般只身在城里打工,最多带上妻子,父母和孩子一般来说是无力到城里生活的。所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中国城镇人口可以马上再增加至少2.45亿,而达到75%左右。或者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城镇化率基本上见顶了,因为能出来打工的精壮劳力都已经出来了。以目前中国城市的房价,让多数农民工买得起房子,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未来城镇化红利的大小,取决于能不能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对此我比较悲观。

  关于“千人年开工套数”,郁亮采用的是纸上谈兵的数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小产权房、单位集资房、军产房、保障房等因素。在很多城市,比如深圳、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城市,仅前三类房子加起来的供应量就可能超过商品房。所以,中国现在到底有多少房子,还在建多少房子,始终是个谜。从建筑企业角度统计出来的年开工量、竣工量,远远超过从房地产企业角度统计出来的数字,这让人无所适从。

  所以,如果让我选择相信谁的话,我更相信那篇广为传播的文章中的毛大庆,而不是正式表态的毛大庆和一本正经的郁亮。

时间: 2024-09-20 10:32:36

万科老总为何“恐惧”说实话 ?怕得罪地方政府和众多房企同行的相关文章

万科老总王石:眼下屋子太好卖根本不用精装修

经济学家:明年楼市车市还会涨 万科老总王石坦言:眼下屋子太好卖了,根本不用精装修 "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全局来看没有明显的泡沫,但是局部地区呈现出泡沫,需要适当的调控和收紧.但是局部的调控,不可能改变中长期价格稳定增长的趋势."在前天举行的2009年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年会上,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发表演讲时猜测明年楼市车市物价将都会增长. 未来二三十年 难现房地产惨烈跌价 中国最大上市房产公司老总.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年会上表示,万科正在做住宅产业化,希望搞绿色建筑,哥本哈根会议

万科组团赴小米学到了什么

2月11日,万科老总郁亮带着80多名员工和11名中城联盟的朋友到小米那里去学习学习经验,雷军到场给大家做了一个小时的演讲,分享了小米创业历程.小米商业模式特点和他对互联网思想的理解.小米的成功秘诀,这些在以前的报道中都能看到. 其实小米并不是很大,不过,小的总是美好的,小米前台是一位戴眼镜的知性美女,穿过小米的办公区,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敲,感觉像闯进了大学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青春气息洋溢. 近一百人挤进了小米的会议室,讲台上的电脑是MacBook Air,这并不意外--雷军对苹果一

万科筹备组建独立的商业地产管理公司?这条消息是流言

情人节前夕,网络上一则消息被广泛传播.话说,万科正在筹备组建独立的商业地产管理公司,正在四处挖人.消息绘声绘色,还说万科原有的商业地产管理公司隶属于各项目公司,如深圳万科商业管理公司即隶属于深圳万科房地产公司下属商用管理中心.现在要组建总部商管公司,将全国各地商业管理公司统一到总部商管公司旗下. 和所有看到这则消息的网友一样,我马上质疑,这消息可靠吗?还好,依靠房地产媒体渠道,我们的记者很快通过万科核实,消息为假,流言而已.该万科人士同时抱怨道,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找他们解疑答惑的人太多了. 怎

万科的举动,给房地产企业同行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万科的举动,给房地产企业同行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11月12日,徽商银行在港挂牌,万科耗资逾30亿港元认购8.83亿股,约占发行后总股本的8.1%,成为第一大股东.万科此举立刻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业界纷纷猜测万科"控"银行的深意. 万科的回答是,要做社区金融,并称已在构建新的社区生态服务系统.按照万科管理层的表示,万科"控"银行的动作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最近2-3年,万科一直在筹划为其管理的社区提供金融服务,且已尝试与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较大银行在

万科首个“大数据”项目将入市

几年前,经历过NoSQL数据库革命的人也许还记得,web 2.0效应曾引发大批互联网企业竞相上线NoSQL,甚至有一部分企业彻底抛弃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将数据全部迁移至NoSQL.NoSQL以其易扩展.高性能.灵活的数据模型和高可用等产品特色,捕获了互联网企业的心.包括国内的淘宝.新浪.京东商城.360.搜狗等都已经在局部尝试NoSQL解决方案. 几年后的今天,大数据的热潮开始影响传统行业.随着企业信息化.社交化和移动化的水平不断提升,传统数据库的瓶颈日益显现.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他们开始从一个新的

万科销售首破千亿元今日盘中涨逾2%

网易财经12月3日讯 2日,万科公布销售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销售金额达到1000.6亿元,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首家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公司.这也标志着万科总裁郁亮在2004年提出的10年内销售额增长至千亿的计划提早四年实现.为此,郁亮在昨晚向万科全体员工发邮件,宣告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谈及业绩飙升的原因,万科董秘谭华杰认为,中小户型.装修房占比较高,适合首次置业及刚性需求的需要,因此受调控影响相对较小.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以来,中国房价涨得很快,因此总的成交金额也很高.而今年4

许志华:唤醒匹克

如果我们没有抵达理想中的彼岸,那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明天跑得更快些.年轻的许志华就是这种价值观的信奉者. 文 | 李翔 摄影 | 刘姜 所有人都认为,2009年9月29日匹克在香港的公开上市成为了许志华商业生涯中的一个顶峰.尽管上市的光环被首日跌破发行价的消息蒙上了些许阴影,但是许志华仍然坚信这家公司前途无量.他相信这只是市场对这家公司价值的判断,出现了暂时的误差. 他有理由相信这家公司的未来会沐浴在一片玫瑰色的光环中,除了那些他已经解释过无数遍的理由,比如中国体育用品市场未来的巨大增长空间,另外一

赢的二次方:发掘中国管理模式

策划.文?/?本刊记者?焦?晶 摄影?/?刘?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与西方市场竞争理念的相逢,使"双赢"在过去的数年间,成为持久不衰的主旋律. 但如果说双赢是一个"加法"的概念,那如今的中国企业,则期待向"乘法"的方向迈进.在过去的短短30年中,众多中国企业在中国的土壤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摔打.不断提升.对内,他们已经塑造出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内部的合力深入骨髓:对外,则正在联手业务相关者,以图将共赢做

桂龙药业模式合力赢内外

无论对内对外,形成合力文化,都是一个企业不可战胜的竞争力. 桂龙药业模式合力赢内外 已64岁的王秉岐却对手机短信"情有独衷".这位桂龙药业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数不清自己每天要花费多少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地将建议.劝告乃至叮嘱发给下属或合作伙伴.意犹未尽之处,还反复琢磨修改. "为教育一个员工我发几千字上万字短信的时候都有,因为你要给他把道理讲透."王秉岐对<中外管理>说,"我给员工发的短信,有的2000年年初的他们还保留着呢." 与其说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