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6日,饿了么与大众点评在北京共同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同时大众点评与饿了么既有投资人斥资8000万美元入股饿了么。交易完成后,饿了么创始人团队为首的管理层继续拥有对公司的控制权,饿了么保持独立运营和发展,计划在3年后上市。
在腾讯新成立微信事业群,阿里巴巴提交上市申请的抢头条日子里,黑豆还是想先讲讲大众点评入股饿了么这件事。BAT都在努力织起自己在移动互联网中的网,这和PC时代的跑马圈地不同,他们会在网上设置好不同的连接点,然后再由这些连接点将细分模块的网织下去,直至蔓延到线下,完全笼罩住我们的生活。
如果说PC互联网是二维世界,移动互联网则直接给世界又增加了第三维。原有的每一个产业链条,都有再扩充的可能。记得点评CEO张涛曾对黑豆说过好几次,移动互联网是个竞合的时代。现在再理解这句话,黑豆感觉产业链条一下被几何级扩充,变得特别复杂且多层级,这说明:
1)局部竞争的公司,其实整体战略合作的想象空间更大。
2)在链条的每个层面上都有产生大公司的机会。
3)在这样的情势下,中国的文化下,投资是双方表达诚意、达成稳定合作关系的最好方式。就像男女想一起走下去,结婚嘛!结了婚很多想法就不一样了!
按上述逻辑,大众点评无疑是个移动互联网里生存的好样本:向上,它寻找了拥有强势入口的腾讯作为合作伙伴;向下,它刚投资了饿了么。寻找对外世界的连接点,对每个对移动互联网有所期待的公司来说都是个永恒的命题。对于这个命题,大众点评寻找连接点的产业链更复杂,起步挺早,步幅也很有分寸。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黑豆先简单说说“饿了么”是家怎样的公司。它成立于2009年,线上外卖订餐是其主要业务。经过5年的行业开拓,覆盖全国近30个大中城市,加盟餐厅超过5万家,日均订单10万单,年在线交易额超过12亿,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餐饮“外卖”订餐平台。
饿了么所在的市场空间也足够好。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近年飞速发展,根据品途咨询在201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913亿,2015年将突破1200亿。线上外卖订餐成为餐饮O2O逐渐崛起的重要力量。
从理论上看,饿了么和大众点评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点评就是做吃喝玩乐的,外卖在“吃”这一项中算是很重要的用户需求。但张涛很早就表示过,大众点评不会做外卖,因为那是和点评不同的产业模块,本来相对BAT点评就做的是脏活累活了,外卖“更脏更累”,做外卖得用另一套做法,点评自己开拓外卖无论人力资源上都不可兼顾。但外卖本身是个很值得创业的领域,这就是大众点评和饿了么能达成合作的基础。
通过合作,大众点评可以迅速扩充服务内容。点评将和饿了么深度对接并整合餐饮外卖领域的商户数据、外卖服务及平台流量。合作之后大众点评外卖覆盖城市将迅速扩展至将近30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苏州、天津、福州、哈尔滨、深圳、南京、长春、厦门等),覆盖商户数增加至将近5万家。
饿了么则看重大众点评的平台和流量优势,能够借助点评的中高端流量实现从学生市场到中高端的全方位外卖服务。目前外卖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饿了么急需迅速树立明显的优势地位。
对于大众点评和饿了么来说,最终要的都是大数据;对腾讯入股大众点评来说,道理也是一样。他们各自都有很牛的数据资源,以及独特的数据获取能力。大众点评拥有的商户数据和用户相关数据是饿了么梦寐以求的。大众点评副总裁姜跃平说:“本地生活O2O领域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市场,大众点评愿意与行业里的优秀团队发挥各自优势,共赢协作,为城市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最好的O2O服务。”
数据的集合能形成“乘法效应”,数据的边界即是他们的合作边界,这些由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边界能保护公司自身不被吞没,这样合作就能一直延续下去。
作为一家公司,找到自己的边界之后,开放就是必然的下一步。2014年大众点评也正是在进行开放运动,这也是O2O领域入口存在分散化、多样化的特征决定的。大众点评在本地生活数据、用户及线下商户等方面已经有超过十年的积累,提供从信息查询、团购、餐厅预订、餐饮外卖和电子优惠券等多类型本地生活服务,同时也切入了结婚、酒店旅游等垂直领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本地生活信息及交易平台,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及经验,已占据主入口的位置。
不过,对大众点评来说,入口是需要不断被加码的。能够在原有外卖业务的基础上,为用户和商家提供更好的外卖体验,完善本地生活服务链就是对主入口的加码。甚至可以断言,未来类似入口加码只要机会合适,点评就会不断进行类似于饿了么的合作。 张涛常说,大众点评要做本地生活生态链和平台型公司,点评未来会专注于做好核心的用户体验和用户服务,其他服务则可通过合作来实现。
根据大众点评今年一系列的战略合作动作,不难看出其两类合作的路径,一是上游接入有流量的公司,譬如腾讯、小米、三星等;二是下游接入不同的行业及O2O相关的服务,譬如万达等,而此次入股饿了么也属于此类路径。这两种都很符合张涛上面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