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使“互联网+”成为全民关注的热词,在这股热潮下,让我们看看餐饮、家居、医疗等这些已经开始互联网化进程的传统行业有哪些新动作?还会有哪些行业将和互联网“+”在一起?本报从今日起开辟体验“互联网+”专栏,为您细数那些“互联网+”带来的新体验,思考“互联网+”下传统业态的新发展,欢迎读者来稿,告诉我们您对“互联网+”的看法,分享您与“互联网+”的故事。
“哪天手指上没点儿颜色心里就觉得不舒服,两三个星期就要跑一次美甲店,然而七拐八拐来到美甲店,等上半个钟头,再做上一两个小时,腰酸背痛不说,前前后后还需要小半天的时间,说不定还会遇到菜鸟级的美甲师。”不少美甲爱好者都有这样的感受。
如果将美甲和互联网“+”在一起会怎样?或许很多人都会诧异,这种体验式消费能和互联网扯上什么关系?从美甲App河狸家上线,到如今58到家也开展美甲服务,嫁接上互联网的美甲行业正在改变从业者和消费者的体验。
从选图片、约时间到付钱,消费者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在手机上预约到心仪的美甲师,然后就可以在家候着,等待美甲师上门服务。记者亲自体验发现,在预约美甲的App上,消费者可以了解到美甲师上门服务的次数,并看到美甲师之前的作品和用户的评价,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服务变得透明起来。按照复杂程度和美甲师的经验,美甲服务的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美甲师。对消费者来说,实惠不仅仅是在便利上,还体现在服务的专业上,美甲师准时上门,自备鞋套,不借用洗手间,美甲用品统一配备……即便只有一位美甲师带一个箱子上门,消费者都能体验到和美甲店一样甚至是更专业的服务。
对于美甲师而言,“互联网+”模式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他们的工作方式,从坐在店里等客人到提着美甲箱在大街小巷中穿梭,从被定价到如今自己定价,工作时间更自由,收入却翻了好几倍。“我是一只正在数钱的小河狸,数得好嗨皮。” 河狸家平台上的美甲师菜菜告诉记者,她以前在上海的一家美甲店工作,每做一单,她只能拿到一部分钱,现如今,全部收入都可以装进自己的腰包,虽然每天做的单少了,但收入却翻了好几倍。“我每天平均做4个单,每单的价格在100到200元之间,有时候能达到300元,一个月下来收入轻松过万元。”菜菜说。
然而,对于平台的搭建者来说,生意却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以河狸家平台为例,目前,平台不仅不需要美甲师为其交佣金,还为美甲师提供免费培训并发放美甲用品,从这点来看,河狸家做的是“赔钱的买卖”。据透露,2014年,河狸家每月烧掉1000万元以上,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2015年,每月大概会烧掉1500万元。虽然一直在亏钱补贴,但平台的火爆却让投资者信心倍增,河狸家成立不到一年就获得了三轮融资。河狸家的创始人孟醒表示,前期的主要工作是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以及美甲师的招募和培养,只要市场足够大就可以去烧钱,盈利模式很快会浮出水面,未来将把修眉、化妆等更多体验式消费挪到互联网上来。
实际上,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火爆起来的美甲App不止河狸家一家,近日,58到家也在广州、重庆等地开展对美甲师培训,扩大其上门美甲业务。这种线上预约线下体验的美甲服务,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体验,也改变了从业者的工作状态,还是对互联网+本地化生活服务的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