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是侵略者还是鲶鱼

Google(谷歌)正在对非美式文化进行大肆侵略。这是5年以来全球有识之士的惊呼。

  当谷歌斥资2亿美元,聚集哈佛、斯坦福、牛津等大学和纽约公共图书馆欲耗时10年共同推动“数字化图书世界计划”时,法国媒体将其形容为“泛谷歌化”和“对欧洲的羞辱”,随即高调推出Quaero搜索引擎计划,打响一场“法兰西文化保卫战”。

  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9个国家的图书馆,承诺推动“猛犸计划”,将完成45亿页文字的数字化。整个欧盟,除了同样说英语的英国外,都聚拢在一起,开始努力打造欧洲自己的网上图书馆。

  沙特阿拉伯也宣布,将与德国联合开发阿拉伯语网上搜索引擎Sawafi,以刺激阿拉伯语网页的增长,因为目前阿拉伯语网页只占所有网页总数的0.2%,明显处于弱势。

  是人们过于紧张了吗?有人说搜索引擎的基本功能,“无非是向使用者提供对网络上浩如烟海的数据资料的搜索,似乎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谷歌作为一家商业互联网公司,它的“首要目的是赚钱”。

  然而,“首要”之后呢?保卫自己文化的欧洲战士们认为:“危险将是美国绝对主导未来人们思维方式的定义”;“人们的选择标准将深深地烙上美国的痕迹”;“这将意味着美国文化的巨大胜利”;“担心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传统会消失,或者在英语化数字图书馆的阴影下变得黯然失色”。

  看来,谷歌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它在雄厚的经济实力基础上,通过强大的网络内容耙梳能力,把精心设计过的美国文化大餐码到网民的盘子里,而且码到最顶端、最嘴边处,你不吃也得吃。这些像可口可乐、麦辣鸡腿堡和好莱坞大片一样的网络文化消费品,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兜售美国价值观,扩张文化霸权,挤压其他文化生态,继续“使21世纪成为美国的世纪”。

  对此,学者们一针见血:“文化帝国主义是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全球性的文化支配。”

  唉,文化帝国主义,网络文化帝国主义,多么吓人的主题词。我被刺激得目光发抖:在帝国主义文化强大的侵扰下,多少国家因为网络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本国本族文化被边缘化,语言日益成为世界“方言”,面临着“产业形态上殖民化的威胁”。

  与这种网络文化的洪水般的灌输同步,已经产生谷歌依赖症的网民们所有的搜索行为均被记录和分析,他们的搜索内容、指向、偏好、频率等,都成为基础数据,催生下一个让自己更加上瘾的谷歌产品。

  作为普通消费者的网民们,凭着简单、朴素的好感享受着谷歌式的便利与甜味,无意中点击鼠标,即为美国信息、文化和话语的霸权扩张,助上一臂之力。

  不要在网络传播中变成哑巴,要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欧洲战士咬牙切齿:“尽管来自外部的进攻是致命的,但欧洲人决不能臣服!”

  经济全球化,决不能挟持文化全球化。文化唯有多样性、差异性、多元化,才能维护人类价值,维护生态平衡和生存和谐。反对文化入侵,壮大自身力量,发展新技术新产品,阻断侵略和垄断,似乎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

  如此,坏事倒是变成了好事。非美国制造的搜索产品开始急起直追,老板们在思考:是美国佬太贪,还是我们太懒?我们本来也是聪明的,为什么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上?

  在中国,百度的兴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以约150亿美元的市值领跑中国互联网企业,高喊着“更懂中文”,陆续推出“上起先秦、下至清末历代文化典籍的国学搜索服务”和“开放式中文百科全书服务”,以全球迅速增长的中文网民市场为自己的坚强后盾,向谷歌叫板!

  当然,光靠“百度爬虫”,磨烂了爪子也爬不出网络文化强国的。我们要举全国180万家网站之力,携亿万网民之手,努力提高网络文化生产力和影响力。同时建立应对网络文化入侵机制,科学评估国外网络巨头渗透对国家文化信息安全的实际威胁,编制合作、共赢的底线,及早提出国家应对善策。

  这是不是典型的“鲶鱼效应”?身价不菲的沙丁鱼们昏昏欲睡,而肉食者鲶鱼的到来,使它们为逃生而龙腾虎跃、生机勃勃。

  从这个角度看,“沙丁鱼”们要感谢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谷歌“鲶鱼”,是它带来了生死之间的激励和竞争!

时间: 2024-07-30 09:06:57

谷歌是侵略者还是鲶鱼的相关文章

谷歌吹千兆光纤风暴 被视为光纤市场的一条鲶鱼

硅谷网讯 从去年以来,谷歌(微博)在美国堪萨斯城引爆了千兆光纤宽带"风暴",在谷歌的逼迫之下,美国的电信行业.有线电视行业纷纷提升用户上网带宽,部分推出千兆光纤宽带服务.谷歌被视为光纤宽带市场的一条鲶鱼. 然而,据美国新闻媒体Vice报道,在谷歌激活千兆宽带市场的背后,却存在了美国式电信垄断的另外一个畸形现象:在美国的许多城市,光纤网络早已建设完毕,但是在电信巨头和地方政府的密谋之下,这些光纤并未给家庭带来千兆服务,一些社区若提供光纤宽带,甚至会列为违法. 美国媒体指出,美国的大量城市

沙丁鱼群中的鲶鱼 360搜索

世界上最好用的搜索引擎也许是谷歌,因为某种众所周知的原因,绝大多数国人无缘这最好的搜索引擎,于是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应该也是被人骂的最多的搜索引擎. 作为挑战者的搜狗,最近很是吸引眼球,回购股份,流量暴涨,输入法.浏览器.搜索的三级火箭等等.而现在,作为行业搅局者的360搜索上线,在上线第五天,便传出消息360搜索超越谷歌.搜狗,成为仅次于百度的第二大搜索.作为普通站长,真正在乎的只有谁给网站带来更多的流量,至于其他,who cares?   根据上面的统计,也许360搜索

谷歌拟投超4000亿美元建宽带网 与光迅科技密谈合作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954.html">nbsp; 光迅科技今年以来强势表现的推动力,或许来自于同谷歌合作的传闻. 某基金经理日前透露,谷歌在美国投巨资兴建宽带网,传光迅科技将成为长期供货方.上市公司方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确有洽谈", 但是否签有合同"无法回答". 资料显示,谷歌投资建宽带网仅在美国境内完成覆盖便需要4000亿美元.一位通信行业分析师指出,

一条凶猛鲶鱼的商业生存论:周鸿祎VS百度+腾讯+金山

中介交易 SEO诊断淘宝客 站长团购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只要有周鸿祎的中国互联网,就永远不愁缺乏口水.注意力和竞争,在先后和腾讯.百度掀起的互联网腥风血雨中,360逐渐坐大成为让李彦宏.马化腾们寝食不安的力量. 可是,在百度.腾讯和金山三方结成联盟之后,面临三英战吕布的处境,一直自诩是"中国互联网鲶鱼"的周鸿祎如何才能突破对手的重重包围呢? 他最先想到的是,联手谷歌以及和雷军"和解",通过合纵连横的策略来化解目前的危机. 文章来自<商业周刊/中文版>.

变革2012——360搜索复制“鲶鱼”论

变革2012--360搜索复制"鲶鱼"论(TechWeb配图) TechWeb 王晶 综合报道 已经过去的2012年,中国搜索市场波诡云谲.曾搅动安全市场的奇虎360再次出发,瞄准搜索市场.毫无意外的,这股自诩为产业"鲶鱼"的力量随即引发搜索行业新的转折. 据Hitwise数据显示,在推出短短3天时间后,360搜索利用自有浏览器默认搜索及导航起始页(hao.360.cn)进行推广,访问量份额达到惊人的10%. 这样的成绩直接导致了"3B大战"--

特斯拉成百年汽车工业的鲶鱼?

一直以来,汽车与钢筋.水泥一样在普通大众眼里属于一个典型的传统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相距十万八千里,直到有一天"特斯拉汽车"这个名词走进人们的视野,汽车产业才开始插上高科技的翅膀,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变革拉开序幕. 即便是三年前,能被人们视为豪车的一般都是奔驰.宝马等世界名牌,更高级别一点的就是保时捷.兰博基尼.布加迪等稀有品种,也只有这些才能引得世界各地土豪们一掷千金.然而今天,一家叫特斯拉的电动车品牌公然闯进了土豪们的视线,它所到之处基本都会引来一片尖叫. 更让人尖叫的还有它的股价.作为

必应要做搜索市场的那条鲶鱼吗?

6月18日下午,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27100.html">微软中国启动"必应搜索全球PK"赛,这是一项由公众参与的盲测活动,微软目的是为了引起中国本土用户对搜索引擎搜索质量的关注.他们为此搭建了一个搜索盲测的平台,将谷歌与必应的搜索页面隐去特征进行盲测PK.此前第三方独立调研机构普索的盲测结果显示,中国有75%的参与者首选微软必应提供的结果.另据说这一个PK赛在美国已经进了一段时间,有几万名网友参与评价,最终

当年被马化腾和李彦宏看不起,阿里云如今营收超谷歌云计算

欧界报道: 如今,IT时代正在转向DT时代,云计算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趋势.一些巨头公司如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谷歌,甚至是百度.腾讯,都开始将云计算视为公司未来发展的目标.而国内起步最早的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已经开始尝到了云计算的甜头.   今年4月份, 德意志银行发布研究报告指出,阿里云年度净收入预估高于谷歌云计算,成为全球仅次于微软Azure和亚马逊的AWS的第三大云计算.其中仅去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就达到1.28亿美元.    今天,我们都看到了阿里云的成功,但它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靠运气捡

谷歌不甘再为他人做嫁衣

谷歌免费"午餐"的美好时代或许将很快划上句号. 日前,关于谷歌和摩托罗拉移动推出自主品牌智能手机"X Phone"的消息甚嚣尘上.与以往不同,"X Phone"并未选择谷歌此前的众多合作伙伴如三星.华硕.LG,且该项目也会完全独立于摩托罗拉Droid系列手机. 消息一出,众多手机厂商顿感"压力山大".外界猜测,谷歌这一新举措很可能意味着其不愿意再向昔日的合作伙伴提供免费的"午餐",而三星.LG.HTC等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