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无法出现乔布斯 的演讲

近日,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中国政法大学做了一场题为“中国为何无法出现乔布斯”的演讲。演讲中,他强调了一个观点:中国目前的环境无法出现乔布斯,谁要说自己是乔布斯,谁就是骗子,目前的中国乔布斯都是赝品。他认为,如果认真看过乔布斯传,真正了解这些人的一些性格,一些个性,你会觉得如果真的乔布斯生在中国,小学时期就给人打死了。他估计也进不了大学,也可能找一个工作,早就被领导视为异类。

接下来周鸿祎从文化等方面解析当下中国的创新环境,称成功的企业缺少不了创新,并将创新的希望寄予未来的年轻人。演讲如下:

2001年10月,浙江省的某市政府发布了一个重大的人才培养工程,以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每周期投入培养经费5000万元,邀请两院院士来做导师,培养100个“乔布斯”式领军人物。结果,这个消息一下子爆开了,“培养100个中国乔布斯”成了一个大笑话。

其实,这里都有误解。人家说要培养100个乔布斯式的领军人物,说白了就是培养创新领袖。我在so.com上搜了一下关键词“创新+工程”,结果有知识创新工程、党建创新工程、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每一个是不是听起来都挺宏大的?

但我非常确定地说,而且我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观点:今天的中国没有乔布斯,谁说自己是乔布斯,谁就是骗子,目前的中国乔布斯都是赝品。那么,中国有十三亿人口,难道就没有在智商、个性、创新力方面抵得上乔布斯的年轻人?我觉得,如果按比例来看,绝对有。他们就像种子一样,但可惜落到了一个不宽容的文化土壤上。宽容是创新之水,如果没有宽容之水浇灌,那这土壤就很难支持创新,再好的种子落到这个土壤上,也长不出乔布斯来。

我的这个观点,讲给谁都不爱听,因为我就跟《皇帝的新衣》里的小孩一样,只不过说出了一个真相,但却令很多人尴尬。有些企业请我去讲互联网,讲创新之道,结果我发现虽然很多大企业特别爱提创新,恨不得把创新两个字刻在脑门上,但我一讲创新,就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比如,两年前,我给运营商讲课,说微信最后是要颠覆运营商,结果把邀请单位吓坏了,因为下面坐的都是集团领导。有些内容传到外面,有人认为我在挑拨运营商和腾讯之间的关系。两年之后,都不用我说了,事实摆在那里,微信已经不是在抢运营商的收入,而是要利用运营商积累下的用户关系,在通话层面上取而代之。现在,运营商不改变已经不行了。

我讲创新,翻来覆去讲,举出各种案例来讲,讲了很多,但最后发现这些东西都是术。我们能不能创新,能不能培养出“乔布斯式的领军人物”,最后还是落到是否我们是否有支持创新的宽容文化。

那么,什么是文化?

不是讲个《论语》,讲个《易经》就是文化,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遇到一件事,脑子里出来的本能反应——善恶判断,是非标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的文化,我们对企业的价值判断,不是这个企业有没有创新,有没有为用户创造价值,而是有没有赚钱,有没有上市,有没有市值上百亿过千亿。简单地说,我们现在判断企业,乃至判断一个人的标准,还是成王败寇。如果一个公司把广告屏挂到了全国所有出租车的后座上,不管晚上对疲倦的乘客来说光线有多刺眼,噪音有多扰人,只要它赚了很多钱,只要它能上市,在我们的文化里,它就是一个成功企业。

我们每个人都很崇拜成功,我每天在努力地工作,也是为了证明我不是一个失败者。如果我失败了,或者360没能上市,市值没能过百亿,他们也不会请我去讲课。一个人的思想和看法从来没有变过,但是公司上市了,市值过百亿了,大家就觉得这个人不一样了。其实,你会发现,我们每个人愿意聆听成功者的声音,是因为很害怕自己会失败,我们对失败在文化上并不是特别宽容。

但是,创新意味着什么?创新一定意味着它是失败率特别高,失败是必然,成功是偶然的。你今天看到成功的企业,背后躺着一百家跟它一样,甚至更努力、更优秀的公司。但是运气不好,失败了。虽然它同样做一件创新的事情,但因为它失败了,很多人觉得不看好。所以,在我们这个文化里,你真的要做创新的事情,因为失败率很高,你会发现到处存在这种无形的压力,这会让我们很多人不愿意去做真正的创新。

大企业也不能免俗,同样的文化,对失败它们同样怀有深刻的恐惧。所以,不管有什么新模式,都会让小公司先去探路、趟雷,小公司做不成,大公司不会有什么损失。小公司一旦做成了,大公司立即跟进,这样出错的概率最小。这就是所谓“稳健的竞争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大公司就像一个小孩子,因为营养很好,也可以长到1.8米,有成年人的体格和实力,但是它的心智可能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水平上。它们可以振振有词地说:“我抄这些小公司又不犯法,有什么错?这些小公司还不是全抄的国外的?”所以,不要指望我们行业里的大公司能像美国一样输出什么价值观。

再回到乔布斯身上,如果有人认真阅读过乔布斯传,反复读几遍,你会发现这个人是极其不讨人喜欢的人,是一个苛刻的、不宽容的、怪僻的人。这个人如果成为你的同事,成为你的老板,或者生活在你身边,可能会让你觉得很痛苦。这样的种子落到中国土壤上,早在高中时代或者大学时代就被我们给灭掉了。

虽然我们嘴巴上喜欢讲创新,但创新一旦出来,我们对它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包括我在内,对少数派的不宽容,对从众心理的需求,也会有意无意的压制创新。一个人做一个新东西出来,刚起步,大家都不理解,好点的话叫他狂人,不好的话会骂他是疯子,是骗子。他一旦把原来大家骂的一件事做成了,把企业做得成百亿上千亿了,于是到处有人给他树碑立传,把他捧成了神。

我们文化深层次的一个问题,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从众。我们其实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如果有一件事特别特立独行、特别与众不同、特别标新立异,特别少数派,我们都不会太看好。如果你干的是人人都能看明白的事,你就会被认为是靠谱,有前途。但可惜,大家都觉得有前途的事情,往往没有前途。

在中国,你想要创新,还得承受另一种苦恼。在美国商学院,颠覆和破坏式创新是经典理论,会被创业公司奉为圭臬,但我一讲颠覆和破坏式创新,就会潜意识里想:周鸿祎不是好东西,天天讲破坏和颠覆。在西方,小公司起来,破坏了大公司的商业模式,这会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数字相机出来,让胶卷没有生意;今天智能手机让数字相机卖不动了,但法律从来不保护商业模式,法律只保护知识产权,只保护商标。

但在中国,360通过创新,破坏了大公司的商业模式,有的法庭竟然认为这是360的罪状,全球任何国家的法律从来不保护商业模式,但在中国是个例外。

所以,谁要讲颠覆,谁要搞破坏式创新,就会被当成制造麻烦的人。到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周鸿祎就是搅局者、捣乱者,天天吃饱了饭没事,老是跟那几个大哥打架玩。你为什么不顾及行业的利益?!你为什么破坏互联网行业的和谐?!你为什么要破坏大公司的商业模式?!

所以,我最近花了很多的时间到处鼓励创新,但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是指望不上了。我在中国互联网的丛林和烂泥里,跟鳄鱼们打斗,但是我希望现在的媒体,包括我们的教育,能够一起努力,逐渐地改变中国文化里面对创新的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能够有所改变,我相信中国优秀的年轻人肯定是很多的,才能形成像美国这样创新和创业的氛围,最后中国才能出现真正的硅谷精神和乔布斯。

我希望中国互联网不要像今天的香港一样。香港对年轻人没有什么前途,永远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家伙们给年轻人讲怎么做生意,但香港的年轻人永远没有什么机会。今天中国的互联网,基本上还是70后的人唱主角,10年前是我们这些人,那时我们30多岁,现在我们40岁了,一开会还是这批人。再过十年,中国互联网如果还是没有真正的创新、没有颠覆,没准还是一帮50岁的老家伙继续跟大家谈经论道,这对这些老家伙们来说是幸福的,但是对中国80后、90后,甚至00后来说,那真的是悲剧。

时间: 2024-09-20 08:43:52

中国为何无法出现乔布斯 的演讲的相关文章

任正非: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

彭剑锋:任总您好!自上次在北京七彩云南喝茶聊天已两三年没见面了,您身体和精神状态看上去比上次还好,真为您高兴!我这次率清华EMBA企业家走进华为做华为最优实践案例研究和教学,能见到您,太高兴了,谢谢任总亲自安排接待. 任正非:彭老师别客气,我们是老朋友了,当年华为处于混沌期和迷惘期时,你和人大教授团队做的两件事,对华为的发展还是有益的,一是你们编的大部头的介绍欧 美企业管理制度的白皮书(注:<现代管理制度· 程序· 方法范例全集>八卷本共1千余万字,1993年由人大出版社出版,彭剑锋主编),让

为什么中国没有乔布斯?

如果,中国再不花点时间重新去改变这个文化,那么我们现在教育出来的人,大部分将的创新能力都将消失,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智力,而是没有颠覆的胆量,同时他们也没有这个环境和制度. 成王败寇的文化没法创新 其实要论聪明,在中国有很多人甚至不会逊色于乔布斯;但是如果论市场的规模,中国的互联网和IT市场现在绝对是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是,为什么我们中国出不了乔布斯? 就我认为,乔布斯的核心首先肯定是创新,但是在中国文化,创新是很难接受的.因为创新可能意味着失败的概率比较高,但是在中国人的文化里,其实我们非常害怕

李光斗: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

乔布斯辞职,几家欢乐几家愁.乔布斯辞职后苹果股价下挫5%,与苹果公司有着直接利益的相关公司股价均受到冲击, 纷纷下跌:而三星和HTC等苹果的竞争对手股价均有较高幅度的增长.股市显然将苹果等同于乔布斯, 认为有乔布斯的苹果才具有杀伤力.乔布斯为苹果建立起一个难以置信的产品线.iPad2是市场上唯一重量级的平板电脑,iPhone吞噬了智能手机的大部分利润,Mac是唯一增长的个人电脑品牌--乔布斯事无巨细的主持开发着苹果的产品.苹果作为一家员工超过4.5万,拥有全球顶级的产品设计师.工程师和营销人员的

Apple store,乔布斯与中国之间的半导体

   Apple store, 懂点英语的估计都清楚,这是个干果水果店,但真正了解的人却知道,这不是一家普通的店铺,它是由乔布斯亲自监工建立起来的连锁零售商店,直属于美国苹果公 司总部,是苹果的官方旗舰店,规模会比一般的专卖或者代理要大,个性使然却又不乏共性,建筑风格迥异,却不会漏掉固有的经典,比如旋转向上的楼梯和具有书 香气的木质桌台,而且Apple store是商铺中嫌贫爱富之典型,一般只会出现在著名城市中的黄金地段,例如纽约的第五大街.伦敦的摄政街.巴黎的卢浮宫还有安大略省滑铁卢市的康尼斯

三里屯之泪:乔布斯的中国遗产

曾航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越聚越多. 10月6日,北京三里屯不再喧嚣,广场上的大屏幕不再播放高亢的音乐,人们默默坐在广场的石阶上,纪念一个美国人的离去. 陈昊芝准备了40个白色蜡烛.一大束白玫瑰,准备摆成一个苹果Logo的形状以纪念乔布斯,当看到早有人在他之前用蜡烛摆成的苹果Logo,这个人高马大的中年男子掉下了眼泪. 在三里屯,陈昊芝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一大批依靠苹果改变命运的人和像他一样自发聚集到这里. "乔布斯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生活."陈昊芝说.就在几个月前,陈的团队刚刚获得红杉

学乔布斯就凭羡慕嫉妒恨?

中国的IT人,很想学习并复制苹果的成功,但似乎无望.对此有人说了一句大实话:国内企业和苹果的差距,就在于至今不知道与苹果的差距在哪 "雷布斯"--这是网民给互联网名人雷军起的新绰号.不久前,他的一番"雷人"表态在微博上掀起波澜:"乔布斯有一天也会死,我们还有机会.我们生存的意义就是等他挂掉." 多年来,乔布斯一边执掌苹果,一边和胰腺癌抗争,无奈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终于卸任CEO.事后,雷军迅速道歉,并解释说这段话摘自一篇对他的专访,全文其实是向乔布

吴迪:乔布斯是来自低谷的非主流英雄

● 吴迪(微博) 注:作者是从事财经研究的专栏作家 在苹果网站上看到史蒂夫·乔布斯去世的消息,我流着眼泪在YouTube上找到了我多年前看过的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然后任由泪水把自己吞没. 我的英雄永远地离开了. 很多年前的一个夜里,刚刚放弃了轻生想法的我,在YouTube上看到了乔布斯的这个演讲.我当时是留着眼泪看完的. "生活有时就像一块砖头,狠狠的砸在你的脑门上,但是不要绝望."是的,那块砖头是我母亲的突然早逝.在英国餐馆打工的时候我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想趴在地上嚎啕大哭,可是因

纪念乔布斯 | 他的爱情自私,但绝对忠于自我

2011年10月5日,史蒂夫·乔布逝世,终年56岁. 谨以此文纪念乔布斯 <乔布斯传>的作者曾经问乔布斯,苹果的标志(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是不是真的是为了纪念计算机之父图灵?乔布斯说并不是,他没想那么多.我觉得这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是亚当和夏娃吃的那个禁果,吃了禁果后,百无禁忌,只忠于自我,这就是乔布斯. ◆ ◆ ◆ 少年的爱情,自私的爱人和父亲 乔布斯声称,在他众多的女友之中,他真正爱过的只有两个人. 和所有人一样,乔布斯的每段恋爱都见证了一个男人的成长成熟.我觉得乔布斯的爱情很完满,每段

动机·直觉·简洁·叛逆:乔布斯营销的关键批注

在他之前,产品是产品,营销是营销. 谁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牛的营销大师? 我想说乔布斯,你可能不同意,会提及其他一些人比如科特勒?吉拉德?舒尔茨?特劳特?大卫奥格威?我不知道,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若问,谁是星球上最好的营销教练? 我想首推乔布斯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他终其一生都在进行营销实践,并且用一个足够有穿透力的案例--苹果,诠释了营销的要义. 毕竟,在乔布斯有生之年,苹果的商业成就和影响力都是一时无二的. 在我的认知里,教练和理论家,是有显著区别的.教练更多是在真实环境下,以一种"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