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科技界最大的消息无疑是阿里收购新浪微博的股权。其实,这段时间,互联网行业并购暗流涌动,百度吃下PPS几成定局,阿里再度增持丁丁网。众多中小互联网企业不约而同地落入了百度、腾讯、阿里的口袋。
为什么大量并购在近期集中出现?看似偶然的事件中往往蕴藏着必然。
首先,去年到今年,资本市场进入了冰冻期。今年仅有施伯乐一家中国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完成IPO,融资4100万港元。美国市场也仅有一家B2C外贸电商网站兰亭集势提交招股书,计划登陆纽交所。
10年前,互联网创业者的梦想是独立上市。如今,这个梦想离创业者越来越遥远,最好的出路可能是卖给某个互联网大佬。
早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十几年前,人们就有预言,“由于鼠标点击的距离是如此之短,互联网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面对整个互联网市场的低迷期,正是巨鲸张开大嘴展开吞并的好时机。
以新浪为例,其微博的估值高峰时期达到100亿美元,目前阿里巴巴集团以5。86亿美元获得新浪微博总股份的约18%,相当于估值回落到32亿美元。对于阿里来说,也算是捡到了一个便宜。
收购新浪微博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其中折射出的是互联网生态圈的变化。
坊间有传言称,百度与阿里巴巴都正在与高德地图接触,洽谈投资一事。高德软件拥有地图底层测绘资质,并且有过亿的用户数,移动互联网上的一些创新也颇具吸引力。还有消息称,阿里7000多万美元收购友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2012年11月,创业不到一年,“今晚看啥”,一个做电影内容个性化搜索,就被百度以200万-3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
就连刚刚兴起不久的打车应用软件,也被几家互联网巨头瓜分。腾讯投资了嘀嘀打车,阿里相中了快的打车。
互联网行业收购“绯闻”满天飞,但故事的主角总是他们——腾讯、阿里、百度。
有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这三家公司的市值在中国所有上市互联网公司市值总和中占比70%。腾讯在即时通讯领域一家独占8成的份额,百度也已突破搜索市场80%的份额,阿里巴巴在中国B2B电子商务领域拥有6成的市场份额,旗下淘宝网、支付宝各自占据相关领域90%和70%以上的高份额。
如今,新浪——这个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媒体也跟从了阿里巴巴,其实从了的又何止新浪。
2012年10月30日,当当网进驻淘宝天猫开设了旗舰店,并且这不是浅尝辄止:当当将带着自己的80多万种图书和30多万种百货商品入驻,其天猫旗舰店目前已经有53万多种图书出售。早在今年6月29日,当当就入驻了腾讯的QQ网购商城图书频道。当当此举,意味着不再与天猫这样的公司为竞争对手,退出一线平台之争。李国庆在微博上说,“从了。谁让人家流量大呢。”“假牛X害死人,此一时彼一时。”
从去年年底开始,原本集体烧钱的B2C电商们发现融资困难,而自身又尚不盈利。在现实面前,它们陆续开始为了更低价的流量,为了卖掉更多货品,进驻天猫、京东、苏宁这样的电商平台。目前已有至少87家独立B2C网站入驻天猫,甚至包括1号店。而当当进驻天猫,使得这个格局更加清晰。
越来越多的公司被收入网中,霸主瓜分市场的趋势日益明显。三大巨头在互联网行业攻城略地,但其领地还不仅限于互联网。
通信运营商的“围墙花园”正在被快速打破,以运营商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挑战,在互联网公司的抢逼围下,屡屡被指责为“垄断”的运营商面临着被“管道化”的风险。
《西游记》中,孙悟空认为自己很牛,但是却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如果说十年前运营商是如来佛祖,十年后互联网三大巨头将变身如来佛祖。
产业的改变最终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
阿里收购新浪微博后,中国最大的UGC(用户创造内容)言论平台与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联手,今后我们说什么,买什么,这家巨头全盘知晓。我们怎样说,我们用什么说则通过微信被腾讯全盘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