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述评

  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概述

   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可以从两种视角来评述,一是研究模式的视角,在这方面可以分为三种研究模式(Delery和Doty,1996;张正堂,2005),即最佳实践模式(best practice perspeetive)、权变模式(contingency perspective)和结构模式(configurational perspective)。

  二、是研究作用

   机制的视角,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

   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三种模式

   最佳实践模式认为存在既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来帮助企业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些人力资源实践活动与组织绩效间有直接的正向关系。当这些实践活动变得制度化后或者被认为是最佳时,企业不用特别考虑产品市场、经营目标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就可以获得竞争优势。最佳实践模式的核心是强调一些HRM对企业绩效具有普遍性的促进作用,因此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为“普遍模式”。

   随着研究的发展,最佳实践模式开始受到一些学者的挑战。因为最佳实践模式具有普遍性,这就会造成很多企业能够相互模仿,而这与企业资源观的观点是不一致的,企业资源观认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独特的、不易被模仿的且是稀缺的资源以及运用这些资源的能力。还有些学者认为最佳实践模式是有其适用条件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企业战略以及企业内外部环境等其他因素相适应时,企业绩效表现会更好。由此,学者们提出了“权变模式”。权变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受到组织战略等权变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应当与组织需求一致,结合企业战略、组织的发展阶段和组织文化等因素,才能有效实现组织目标。显然,权变模式比最佳实践模式复杂,因为权变模式表明了HRM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构模式认为上述两种研究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复杂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必须整合成为一个有效的、有路径依赖性的系统,对企业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才有帮助。结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部结构特性。结构模式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首先强调通过HRM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支持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构,以实现最大化的内部匹配。然后,把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相应的战略形态结构联结起来以实现最大化的外部一致,从而实现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部匹配。

   张正堂教授又将结构模式分为最佳系统的结构模式、权变的结构模式和完全的结构模式。显然,结构模式的观点比前两个研究模式更复杂。至今,从结构模式的角度人手,研究者已经构建出多种类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承诺型、控制型、内部发展型、市场导向型、利诱型、投资型、参与型、积累型和协助型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2.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

   上述研究成果鼓舞多位学者对两者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许多学者提出了HRM和FP之间的作用路径关系模型,其中有代表性的有Dyer和Reeves等,Beeker、Huselid和Paul,Anantharaman等。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如Wright和Snell,2001;张一弛等,2004)对它们之间的中间变量进行了研究。

  

   Dyer和Reeves在对组织绩效测量方法的总结性研究中发现,组织绩效的四方面产出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因果关系,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雇员产出,雇员产出继而影响组织产出,组织产出又会影响财务产出,最终导致公司市场产出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早期的HRM与FP间作用路径关系图(如图1所示)。

   Becker和Huselid提出了一个比较详尽的线性因果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认为,经营战略驱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根据经营战略设计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影响员工的技能、激励和创造工作环境等使员工的创造力、生产率等能力得到提高,并表现出经营战略所要求的行为方式,而员工的行为会直接影响企业操作层面如顾客满意度、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提高,从而影响战略实施,最终实现经济和市场绩效的提高。

时间: 2024-09-20 06:44:43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述评的相关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之间逻辑关系浅析

日前笔者在准备人力资源咨询项目交流课件时,对人力资源各个模块进行了梳理.在梳理过程中,笔者对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6191.html">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了以下认识: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让"人"做正确的"事"并把"事"做好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对人们常说的"人.财.物"中"人"即员工的管理.企业管理"

对话:中国传统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智慧源泉

2008年4月12-13日,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组委会联合主办的"2007-2008第三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颁奖典礼暨峰会"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竞赛产生卓越 标杆拉动提升".新浪财经独家网络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智慧源泉" 对话环节实录. 张德:大家好! 这个板块让我来主持,现在请这几位嘉宾入席:中国化工集团政策法规部主任叶建华先生:金思宇

发掘人力资源管理的财务价值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人才流动的思想是不成熟的,甚至可以说是畸形的.大多数人对工作的态度是从一而终,一个人在一个单位里面一干就是一辈子.人们对自己的期望也是强调自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自己是一颗螺丝钉,拧到什么地方都行. 可以说,过去十几年来,中国非常低的人才流动率从某种意义来讲,正是我们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的一种表现.现在,人员流动率已经越来越高了.当然,在美国,人才流动率就更高了,人们不仅经常更换单位,还会经常更换职业.美国人一生有效的工作时间不过是三十几年,平均一生要换四种职业,注意

谁最需要人力资源管理?

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国内外数百家大大小小的软件厂商近年来纷纷看好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这里的市场商机在哪里?<CIO调查>栏目于近期采访调查了近20位行业和企业用户, 让我们倾听来自一线用户的真实心声-- 权威机构的调查分析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将逐步从ERP系统中分离出来,形成企业新的信息化投资热点.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市场发展潜力究竟如何?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是什么?在信息化建设中将起到怎样作用?最为企业用户认可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和

大数据引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变革

文章讲的是大数据引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变革,借助大数据管理,企业不仅可以有效测量和分析管理效果,而且还能为企业在战略问题.资源整合问题或者是具体某一类业务提供决策依据,并能够借助分析指标更精确地掌握企业经营趋势.因此企业运营管理若要有效.成功,数据管理是关键. 如今大数据不仅运用在采购.生产.物流.营销等一系列企业运营上发挥,也适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上.不过目前,国内的企业真正把人力战略和企业经营战略.经营绩效很好结合的企业并不多,大多数企业不十分重视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没有真正将数据分析和经营有

碰撞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6大命题

2007年,人才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策略.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研究报告披露:中国已是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国家! 当下的中国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更面临跨国公司强势品牌及领先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的压力.因此,目前企业界越来越形成的共识是:只有掌握正确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解决好企业人才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才能使企业长期占据有力的竞争地位. <中外管理>杂志在今年初通过对国内近百位企业人力主管调查访谈,筛选出了各企业普遍关注的2007年人力资源开发六大热点话题,并于6月30日-7月1日在北京召

云计算投资宣告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云计算投资宣告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车培荣  刘璟钰 本研究基于2010~2013年40家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云计算投资宣告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统计数据表明,云计算投资宣告的信息关联度和实物化水平普遍对企业市场绩效有正向的作用,企业发布云计算技术相关信息越多,宣告实施采用云计算技术程度越高,企业的市场绩效指标表现就越好,但是这种影响因市场绩效测量维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本研究从信息覆盖深度和信息内容两个角度研究了云计算技术投资宣告和企业市场绩效的关系,对企业发布云计算

人力资源管理呼唤“云转型”

在计算机技术专家眼中,"云计算"只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分配资源,计算机可以按需在"云"(互联网及其连接的服务器)上快速高效地获得共享的软硬件和信息."云计算"的实质是对于资源的一种灵捷的整合方式,我们可将其称为"云范式(cloud Paradigm)",而资源的整合方式往往决定了生产的效率,自然也决定了人类的未来. 可以预见的是,"云范式"也必将引领管理学的革命,并被运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

【PMP】Head First PMP 学习笔记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每一个成功的项目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团队. 4个过程 制订人力资源计划(计划过程组) 招募项目团队(执行过程组) 发展项目团队(执行过程组) 管理项目团队(执行过程组) 在制订人力资源计划过程中,要准确地计划需要哪些资源,他们的角色和职责是什么,以及你将如何培训团队并保证他们一直能得到鼓励. 制订人力资源计划 确定团队需要什么人 输入 活动资源需求 企业环境要素 组织过程资产 工具和技术 组织图和职位描述 互动网络 组织理论 输出 项目组织图 人员配置管理计划 角色与职责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