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一场有关“钱”的大风暴正摧枯拉朽地席卷全国,甚至连英国的路透社都知道了,他们也跟着国人一起静观这场金融风暴的结局。当然,这场金融战争充斥着华丽的看点:垄断、创新、还有人性,而且每个利益团地都幻想着大发战争财:互联网大佬自然想分掉金融业的一杯羹;政府领导渴望宝宝们加速利润市场化,更欢乐的消费者除却享受相对较高的收益率,而且还每天巴望着听到“传统银行存款狂跌1000000000000元”的消息,这种消息总能带来一种莫名其妙的快感,尤其是想到每个月7号,工资卡要被扣去3000元房贷月供时,简直就高潮了。
自古以来,银行在中国就有高尚的垄断地位,几乎从未卷入过战争,他们每天都心安理得、气定神闲地吸着劳动人民的鲜血,还一副救世主的样子。由于强大的垄断地位,传统银行自然没有做好战斗的准备,于是,一个不满周岁的宝宝就能让其焦头烂额、寒颤连连。据统计,过去8个月的时间,8100万的屌丝联手向余额宝里存入4000亿元人民币,超越了中国规模最小的5家银行的存款总额,这些数据不仅让天弘基金一跃成为行业的翘楚,更是狠狠撞击着传统银行的垄断城墙,越来越多地小额存款逃离银行柜台,奔向电子钱包。
虽然宝宝们持有的金额规模,与银行还有数量级上的差距,可小家伙茁壮成长的势头非常迅猛,这也让银行大佬们不得不正面应战:自建平台,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或者发挥垄断优势,依靠政策干掉对手,有点不要脸,却招招致命。
自建平台,银行的大规模杀伤武器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让人兴奋不已,但冷静思考一下,宝宝们短期内,还是不能取代银行成为主流的金融渠道,比较大的存款,如政府和大型企业的资金、贪官的巨额存款,还有苹果1580亿美元的现金,是不可能存到余额宝里的,互联网收编的主要是屌丝20万以下的活期存款,而且一些老头老太太还是喜欢起早排队,然后把钱存到银行里。
传统银行丢失的阵地主要是散户小额存款,以及中小企业的贷款。而面对互联网的冲击,银行最健康地反应,无疑是改进技术,搭建平台,提供更诱人的金融服务。
事实上,互联网已经倒逼银行改革了。拿工商银行举例,为了堵住小额资金流出的洞口,工商银行的经理都会非常热情地向客户推荐真实且不忽悠人的理财规划,同时,推出“逸贷”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理财产品;农业银行“一大平台 四类应用”的战略矩阵正缓慢展开,统一的技术接口、开发模式、客户数据等等,推进了金融服务的电商化的进程;建设银行的措施更加惊艳,他们率先推出了“善融商务”平台,为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产品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支付结算、融资贷款等业务。
银行自建的金融平台,首先会银行带来非息差的收入。在利率彻底市场化之前,任何一个银行都要早作打算,否则,随着存贷款的息差越来越小,传统银行只有倒闭了;其次,金融平台上的交易,会带来价值连城的大数据,这些数据会加速小额贷款的运作效率。地球人都知道,中小企业要想贷款成功,都不免要举着“我肯定还钱”的牌子,跪上几天,但这也不能全怪银行冷漠,它赖以生存的法宝就是风险管理,而做保守生意更是银行们的统一宗旨。如果有了庞大的数据库,银行就能更准确地评估中小企业的资质,对贷款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数据化判断,这不仅符合银行的赚钱思路,更顺应了大数据时代的趋势。
宽容合作,银行与互联网亦敌亦友
虽然互联网把银行逼得有点烦躁,但本质上讲,它只是一种工具,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降低门槛。过去10年,互联网不断降低着传统行业的门槛:写作、导演、创业、乘坐出租车等等,现在轮到金融了,阿里巴巴提供的平台,降低了理财的门槛,它让一些只会存定期存款的消费者,瞬间找到了一种“老子也会理财”的快感。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向消费者提供7%的高收益率,2000年后,它们的历史地位取决于在“如何帮银行创新,加速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作出的贡献。事实上,回首任何由互联网引发的革命,也只消灭了BP机一个行业,诸如传媒、商务无疑都走了一条融合的路。
笔者认为,传统银行和各种宝宝的关系,就像一对恋人,他们的关系时而亲密无间,时而剑拔弩张,但最终会走到一起来,共同优化金融服务。
因骨子里的垄断基因和慢半拍的性格,传统银行很难独立完成创新,这种背景下找寻重量级的合作伙伴,尤其是联合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无疑是明智之举。银行缺乏创新意识,小型互联网企业则需要雄厚的资本,于是,两者随时能一拍即合。事实上,一些银行已经开始在寻求合作,共度难关。据国内媒体报道,北京银行与小米科技正式签署移动互联网金融合作协议,前者提供充足的运作资本,捧红小米支付;后者依靠手机的高活跃度,拓展金融产品定制渠道,增加信贷的便利性。合作的范围主要集中于移动支付结算业务、理财和保险等产品的销售,还有,必不可少的移动终端的申请;此外,越来越多的银行也深刻地感受到,互联网改变了用户的消费习惯,营业厅里通常只能看到40岁以上的人,年轻的用户更青睐于手机客户端、微信银行等等。从银行内部一些数据看,网上、电子和手机等电子渠道,对银行业务的分流率正不断攀升,高峰时期,70%的业务都是发生于网上。
在这种大背景下,银行不仅不能排斥互联网金融,反倒我要热情地拥抱互联网,当然,最乐观的态度,应该是适应互联网的创新节奏。
清醒监管,让宝宝们于战火中成长
如果说互联网金融是轻快的小麋鹿,那么,传统银行就是威武雄壮的大笨象。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咄咄逼人,银行虽然表达了要正面竞争的态度与决心,但大象转身自然不会如麋鹿般轻快, 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垄断利润,好似给银行注射的大麻。笔者敢打赌,一旦银行转型遇到挫折,势必会利用体量上的优势,做掉对手。
正当余额宝呼风唤雨、高潮迭起之时,央视一位首席评论员率先发难,他强烈谴责余额宝是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呼吁政府取缔余额宝,进而引发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从而占领舆论高地;同时,传统银行不断向监管机构施压,让其出台相关的限制措施,规范互联网金融产品,其中,最致命的杀招无疑是对互联网金融货币基金同业存款性质的修订;如果按照银监会的说法,把余额宝存放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它的利率只能在只能在基准利率上浮30%,更尴尬的是,马年后,余额宝收益率一直在下降,7日年化收益率已从最高峰时的6.7630%降至5.9710%,两者虽然没有直接联系,但从两者的处境看,互联网金融更像一个短期玩票者,而银行和背后利益集团的优势依旧非常明显。
如果考虑银行的体量和背后的行政力量,那么,这场关于钱的战争更像一场内力悬殊的牛家村论剑,这就好比马云辛苦10年连成铁砂掌,刚劈了几块砖头正美呢,突然发现,银行大佬们都是开着坦克来的,瞬间就把一栋大楼给平了。好在,监管者对互联网金融持开放性态度,其实,各种宝宝能顺利诞生就已经表明了高层领导的基本态度;诚然,余额宝们还没能触动传统银行的根基,但按现有的发展速度,互联网金融有望在5年之内,占据整个存储份额的20%~30%,从而彻底打破固有的垄断模式,充分实现利率的市场化。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建立清醒的监管制度,保护宝宝们的生长环境,同时,防范风险,有朝一日,宝宝长大了,也就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宏伟目标了,马大帅也就不用再害怕银行的坦克了。(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88328702 ,并注明出处
喜欢科技、科幻的朋友们可以加群交流66293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