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美国高通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该公司设立于上海自贸区,是高通全球首家芯片测试实体公司。高通表示,新公司将与半导体封装和测试服务提供商安靠公司进行合作,开展半导体制造测试业务,高通的骁龙系列芯片、手机射频芯片等产品都会在新公司进行测试,完成后运往全球各地,交到客户手中。
11月11日,浪潮集团与美国思科公司共同宣布,二者合资成立的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山东济南正式投入运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亿美元,将致力于提供先进的网络产品和技术,并在中国网络人才聚集地投入建设网络研发中心。
在特朗普要求美国公司将工厂搬回美国,并将对把工厂设于海外的美国企业征收潜在关税的情况下,高通、思科这样的科技巨头为何依旧在中国设厂或开设合资公司,浪潮与思科合资又有何用意呢?
高通在中国设厂是为了更好的开拓中国业务
有网友认为,高通在中国开设封测工厂是因为华为海思强势崛起的结果,因为国内竞争对手的崛起才迫使高通做出将封测工厂设在中国的决定。
这种说法听起来合乎情理,但仔细思量经不起推敲。虽然华为海思和高通在手机芯片业务上确实有一定重叠,而且华为海思的麒麟960完全不逊色于高通骁龙820,但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竞争——由于华为麒麟手机芯片仅仅是华为自产自销,因此并不会对高通的手机芯片业务造成太大冲击,而在近年来一直试图进军中高端手机芯片市场的联发科才是有可能侵蚀高通手机芯片市场份额的对象。
除此之外,集成电路产业大体上有原材料、设备制造、集成电路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等几个部分,高通和华为海思重叠的业务仅限于集成电路设计,而高通在华开设的是封测工厂,并不和华为有任何业务重叠,反倒会和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的大陆封测厂商存在竞争关系,尽管该封测厂很可能只给高通做封测,并不会和长电科技等大陆封测厂抢单。因此,将高通在华开设封测工厂的原因归结华为海思崛起还是比较牵强的。
既然如此,那高通又为何要在中国开设芯片测试实体公司呢?笔者认为,原因在于更好的扩展中国大陆业务。在2014年,高通营业收入达264.9亿美元,净利润达79.9亿美元,其中总利润将近一半源自中国市场。但在发改委发起反垄断之后,由于新版专利授权协议给了大陆手机厂商更大的自由度,使不少大陆手机厂商未能在短时间与高通达成协议,因而专利费悬空未缴,直接造成高通在2015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锐减44%。
不过,在和大陆手机厂商谈妥了专利授权问题后,情况有所好转,但2016年高通的利润和2014年依旧有差距——根据2016财年GAAP数据显示,高通全年实现营收236亿美元,实现净利润57亿美元。在付清发改委开出的罚单,并和众多大陆手机厂商达成新的专利授权协议后,采取更加本土化经营的做法不仅可以换取政治保险,同时还能更好的开拓中国市场——在自贸区设厂不仅拥有灵活的国际贸易结算优势,还能在税收上享有优惠,帮助高通降低价格高昂的测试设备和工具的进口成本。此外,自建封测工程也能帮助高通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使高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
其实,高通在中国积极实施本土化的做法远不止如此。在发改委发起反垄断后,高通就将部分骁龙400系列28nm芯片订单交给了中芯国际,与此同时,华为则依然选择台积电来生产麒麟930、麒麟620等28nm芯片。从中可以看出,高通选择中芯国际的做法显然是出于非商业因素。
在去年,高通还携手中芯国际华为、imec,共同投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新技术研发公司,共同开发14nm制造工艺。此外,高通还与贵州政府合资成立华芯通半导体,目前该合资公司已经完成了人员招聘和队伍组建工作……由此可见,高通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对落实本土化经营也非常热衷,在中国开始自己首家封装测试工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浪潮和思科合资是互取所需
在去年9月西雅图中美互联网论坛上,浪潮和思科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在今年11月11日,合资成立的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根据浪潮集团与美国思科签署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和合资公司的章程,其中浪潮占股51%、思科占股49%,而且合资公司将继续使用“Inspur浪潮”品牌标识。
浪潮是国内出货量第一的服务器厂商,而思科是美国网络设备巨头,两者的合资有何深意呢?在斯诺登事件后,思科等国外网络设备厂商在华业务受到重大影响,而竞争对手,如华为、锐捷网络等公司业绩却节节攀升。在中国政府开始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的背景下,完成身份转换以更好的开拓中国市场已然是当务之急,因此,思科愿意与浪潮合资的原因就在于降低政治风险,以获得中国市场,特别是政府采购的入场券。
那么一直深耕服务器业务的浪潮为何会对网络设备感兴趣呢?原因就在于新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浪潮显然是想抓住以SDN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加大网络产品技术的研发,以在未来争夺IT基础设施、云计算、大数据市场时占得先机,而这就需要打通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三个环节,作为老牌服务器厂商,在服务器和存储方面浪潮能够自己解决,但在网络设备上,就需要引入外来合作者来学习技术了。
什么是SDN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软件定义网络,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通过将网络设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使网络作为管道变得更加智能。通俗的说就是软件独立于硬件,让硬件标准化,软件平台化,信息中心化。SDN首次走进大众视野是因为入选2009年《MIT Technology Review》的十大未来技术,其核心思想是把网络上所有的信息都集中到一个核心控制器上处理,控制器可以针对信息编程和处理。
与PC曾经的日新月异和手机在前几年的发展迅速相比,网络产业的创新显得停滞不前,斯坦福大学Nick McKeown教授认为支撑PC产业的快速革新有三个原因:
一是PC产业找到了一个简单、通用的硬件底层,比如英特尔的x86指令集。
二是PC功能的软件定义方式,这里的软件定义就意味着灵活可编程,这种特点使得应用程序获得爆炸式的增长,几乎满足了今天各种可能的需求,另外基础软件也获得了极大的创新,比如从早期的DOS到现在Windows。
三是PC软件的开源文化,Linux的蓬勃发展已经充分验证开源软件的成功。
然后,网络设备行业却一直没有形成这样的生态圈——虽然网络设备厂商已经意识到建成生态圈能够带来很多好处,但是由于PC产业的Wintel联盟的前车之鉴,使得网络设备厂商在这方面顾虑重重,如果自己不能成为Intel、微软这样的标准制定者主宰生态圈,能就只能沦为惠普、戴尔、联想等整机制造商,等于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因此,思科、华为、华三、Juniper等厂商就在网络设备上既做软件又做硬件,一切软件从系统到应用全部自己完成。虽然Juniper曾经推动One JUNOS,开放SDK,试图打造一个类似Windows的生态圈,但也没能形成气候。
Nick McKeown教授认为,如果网络设备能像PC那样,满足简单通用硬件底层、软件定义功能和开源模式三要素,就一定能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而SDN就是这种理念下的产物。SDN的出发点是可编程按需定制、集中式统一管理、动态流量监管、自动化部署等等,有很多优点,比如有很好的扩展性,写新协议非常快,而且可以不要再受STP、OSPF、TRILL等协议的影响。再比如可以使用户在一个逻辑点上控制整个网络,不受网络设备厂商(比如华为、思科)的限制,从而简化网络的设计和运营。还可以使网络运维人员直接编写程序,不用等设备厂商在专用网络中的封闭式软件环境中实现……因此SDN曾经一度被炒得非常火。
虽然就目前而言,传统网络向SDN变迁并非易事,而且由于将传统网络基础设施切换到SDN模式会对企业带来难以评估的风险,电信运营商、云计算数据中心依旧会报以谨慎的观望态度。但这并非宣判了SDN的死刑,与之相反,SDN还是有市场前景的——由于传统网络的控制散布在华为、思科、华三等厂商的设备上,通过各种网络协议将这些设备连接在一起,需要一个设备一个设备的人工调制,这直接导致部署一个网络系统颇费时日。由于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在服务上对时间的要求更高,过去几天、甚至几周完成系统部署已经有点赶不上时代了。
浪潮、华为、联想、新华三将开始新的角逐
网络设备市场一直被思科、华为、新华三、Juniper、锐捷网络等厂商瓜分。在斯诺登事件后,除了思科与浪潮合资之外,华三与Juniper都完成了身份的转换。华三曾经是中国最大的企业业务公司之一,在国内网络设备市场也是独占鳌头,是华为与3COM公司合资成立的公司,华为将华三公司的股份全部出售后,华三公司数易其主,在2010年又被惠普收入帐下。
在斯诺登事件后,华三与思科一样日子不好过,在此情形下,“卖身”中国公司换取政治庇护是其最好的选择,于是在2015年,紫光以25亿美元收购华三公司51%的股权,获得华三公司的控股权,在解决了华三完成外资企业向内资控股企业身份转变之后,国内市场对华三公司将是一片坦途。出售华三51%股份,对惠普而言,虽然短期内会失去部分利益,但长远看能长期从中国市场攫取利润;收购华三51%股份,对紫光来说不仅收获一只会生金蛋的鸡,更使其拥有了路由器、交换机、网络安全、服务器等相关技术。
不同于华三的“卖身”之路和思科的合资之路,Juniper找到了联想这个贵人,并共同开创了一条合作的道路——联想和Juniper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始在中国分销Juniper网络产品,并以独立产品或以Juniper网络产品与联想产品一起捆绑的形式销售给客户,对于Juniper而言,与联想合作可以打开中国市场。而对联想来说,同样可以弥补在网络设备上的短板。
相对于与在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存储方面都颇有建树的华为而言,浪潮和联想虽然有服务器和存储业务,但在网络技术上相对于华为差距甚大,之所以用合资和合作的方式补全网络设备的短板,不排除想抓住以SDN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技术变革的发展机遇,这对未来布局IT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和数据中心都有很大意义。华为、新华三在网络设备市场上也将面临像浪潮、联想这样原本属于圈子外玩家的挑战。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