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关于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建议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在近两年又先后出台了多项促进政策,包括《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国家高新区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中关村示范工 程(2015—2020年)》(国科火字[2015]50号)、《“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发改高技[2016]1078号)等。另外,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提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人工智能2.0规划》已经接近研究完成,并纳入到“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之中。但是从全球来看,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抓住机遇,必须要把握好弯道超车的窗口期,在努力缩小人工智能1.0技术与产业发展差距的同时,积极抢占人工智能2.0发展先机。
1. 抓紧制订国家级发展战略
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成为推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动力和新引擎。未来5~10年,这一革命性力量将会在各个领域中从蓄势待发、崭露头角进入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有鉴于此,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将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取向和重要抓手,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力图占领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尤其是美国,从2016年9月以来,先后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调研应答》、《人工智能报告:AI的应用究竟对人类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准备》、《人工智能研究开发战略规划》、《人工智能、自动化、经济》等多份国家级战略性文件。为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先机,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我国必须要抓紧制定国家级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集中理论研究、技术与产品研发、产业发展等各环节优势力量,打造自主可控、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同时积极研究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正面、负面影响,从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等各方面为迎接人工智能2.0和人机协同新的文明时代做好准备。
2. 强化人工智能发展顶层设计
我国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吴文俊就凭借“吴方法”成为国际自动推理界的领军人物。科大讯飞语音识别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语音识别和理解的准确率均达到了世界第一。在图像识别和视频识别方面顶级赛事之一的ImageNet竞赛中,以海康威视为代表的中国团队包揽其2016年所有项目的冠军。但是从整个国际发展来看,还只是处于单点突破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想实现全面开花,还亟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工智能发展路线图,发挥长处,补齐短板,在芯片、操作系统与平台等基础领域和自动驾驶、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产品领域重点布局,编制人工智能产品政府采购目录,并通过试点、示范、推广等方式持续深入推进人工智能1.0应用创新,打造基础坚实、产品丰富、应用广泛、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在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中进行前瞻性布局,重点研究人工智能2.0核心算法和新型计算架构,突破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通用智能、自主智能、混合增强智能、群体智能、类脑智能等关键共性技术。
3. 完善人工智能发展创新和服务体系
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人工智能这一全新领域之中,尤其需要构建完善的创新和服务体系。一是要自上而下地建设或整合国家、省地各级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立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之间和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之间信息沟通的长效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打造创新活跃、技术领先、成果丰硕的创新体系。二是要充分发挥学会、协会、联盟、论坛、孵化器等行业组织和平台作用,开展技术竞赛、认证评测等,打造政产联动、立体协同、专业规范、贴心及时的服务体系。三是要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化服务供给,研制基础共性、互联互通、行业应用、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技术标准,建设满足需求、基本完善、引领发展、国际先进的人工智能领域融合标准体系。四是要强化各相关主体机构的知识产权意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专利布局、合作和风险防控,构建开放共赢、协同合作、攻防兼备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体系。五是要加强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既注重国际交流和人才引进,又注重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与社会化教育机构相辅相成的本地人才培养;既培养基础扎实、理论先进的研究人员,也培训操作熟练、技术精湛的数据标注员、机器人维修员等新型就业人员,打造梯度合理、数量充足、质量精良的人才体系。
4. 重视相关技术与产业协同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通用型技术,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其他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而其他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加速了人工智能的进步。下一代互联网、5G、量子通信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新的通信方式,保证了人工智能数据的传送速度和质量;生物学与生物脑的进步将逐步揭开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奥秘,加快类脑智能的发展速度;脑机交互与融合使得人工智能能够在人类的直接控制下发挥作用,为人工智能发展创造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新材料为人工智能提供更加精准感知、灵敏控制;新型芯片和原子级存储实现超高密度数据存储,使得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更加高效节能,更加接近于生命体的智能。因此,在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推动这些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利用这些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成果,积极为人工智能2.0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发展基础,这样才能保证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高级主管,高级工程师,长期支撑网信办、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相关工作。工作内容涉及软件开发与设计、数据通信设备与系统测试、标准研制、政策咨询、产业规划等,研究领域涉及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未来网络、分享经济等。获得专利 10 余项。目前主要关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主笔《国家高新区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中关村示范工程(2015—2020 年)》、《“互联网 +”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人工智能部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和《“十三五”信息产业发展指南》主要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