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这剂“洋药方” 能否解决中国“城市病”

2017年两会上,“智慧城市”是一个高频词。两会代表指出“新型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未来城市进化的方向,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具备可持续、内生动力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智慧宜居新形态。”那么,“智慧城市”这剂“洋药方”,该怎样解决中国的“城市病”?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进展如何?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教授,是这样解读。

  智慧城市这剂“洋药方” 能否解决中国“城市病”

智慧城市这剂“洋药方”,该怎样解决中国的“城市病”?它将怎样影响公众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治理?

我们提智慧城市,就是因为有“城市病”。随着城市规模、空间人口、经济规模的扩大,传统城市管理治理的方式积累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再用传统方法解决已力不从心,于是“智慧城市”渐渐兴起。

简单来说,把现代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用于城市的管理治理,就叫做智慧城市。我认为,智慧城市应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提升城市管理和治理能力,降低城市运营成本;二是提升老百姓生活质量,改善民生;三是促使产业升级,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那么,如何优化城市治理?如何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我以政府治理举例。

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部门庞杂,很多信息没法交流,造成“信息孤岛”现象。老百姓跟政府打交道,经常遇到跨部门、跨层级的问题;往往到甲部门,要提交很多材料、证件,到了乙部门又要提交一遍,不胜其烦。但对民众来说政府只有一个,就不能重复跟我要东西。所以我们用现代的信息通讯手段,把信息横向联络起来,让信息代替民众“跑”。现在很多智慧城市试点地区的网上政务大厅就实现了这个功能,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等等,改善了政府的治理模式。

除了政府治理模式的升级,智慧城市也催生新的业态,比如智慧交通、智慧家居、智慧物流等,都为改善城市治理结构、改变产业形态提供了新的手段。应该说,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全方位多层次改变城市的管理模式、运行模式和存在方式,让城市运行更好、成本更低。

您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智慧城市”的基本图景。在您看来,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当前的进展如何?有什么特点?

智慧城市就像孩子的成长,没有建成和未建成之分;应该说,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建设一个更高阶段,过去政府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也可以认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智慧城市”的概念近年来兴起,而措施则早已起步。

我国智慧城市有什么特点?我曾经考察过不少国外被推崇备至的“智慧城市”,个人认为,中国要建智慧城市,可能会比西方做得更好。原因有三:

第一,我国政府对城市的调控能力更强,更能进行系统化的顶层设计。比如政府要做交通管理,一旦做出了什么决定,那么就会很快推进。反观西方,本来很多专家认定的很好的做法,接下来可能吵架吵半天,各种人争论争半天,甚至可能无疾而终。

第二,我国政府掌握的数据资源更多。建智慧城市,需要大量数据,这些资源多掌握在政府手中。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大众点评”是众包模式,哪里有餐馆,然后去点评。但实际上,在城市里开个餐馆,都要进行工商登记注册。一个城市开了多少餐馆,政府应该都清楚;推此即彼,政府的数据应该是最完整的。

第三,我国的城市还在快速发展,且有更多的需求。我国的城市规模比西方要大,人口过千万的城市有十几个,过五百万的更多。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已非常成熟,有些地区甚至已经存在“逆城市化”的潮流,而我国的城市还在快速发展。这就好比一栋房子,房子在建设过程中就进行优化,比房子建好了再修补效果更好。所以中国有后发的优势。

当然,城市发展过快也有很大弊端。小孩子成长快了有成长性骨痛,城市发展快了也有“骨痛”——“城市病”就是这些“骨痛”的表现。但我国政府有较强的调控力,有更丰富的资源,有更大的需求,因而在国外很难实现甚至难以想象的事情,放在中国就能做起来。所以智慧城市未必是个“洋药方”,有可能会成为“中药”。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数据、测绘地理信息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我们讲智慧城市,讲信息通讯技术,本质上就解决一个问题:信息的不对称。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把信息从供给侧推送给需求侧。无论是政务、民生还是产业,都涉及到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应用,所以智慧城市离不开大数据。

而测绘地理信息更是智慧城市的支撑,过去数字城市叫地理空间框架,测绘地理信息在其中发挥框架的作用,虽然现在名称改为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但是逻辑不变。所有的信息,当它混成一团的时候,人们看不出里面有什么特征和规律;但当把信息和其空间位置挂钩时马上就能发现它的规律、特色或者问题。应该说测绘地理信息是城市数据的关键,离开了测绘地理信息的支撑,建设智慧城市是不敢想象的。

您认为,中国的智慧城市有望比西方建得更好。但当前,越来越多的富人和精英阶层移民欧美。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城市还不够“智慧”?

移民问题,不单单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中国仍处于发展阶段,一些社会问题比较突出,比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这其实跟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有关,目前,我国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高耗能、高污染难以避免。在全球化的格局里面,我们的产业水平就处于这样一个层级。即便政府层面也在努力治理,但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的成效。这是工业化必须经历的过程。

30年前,我去美国,看到他们的机场非常先进。如今,中国已迎头赶上,机场、高铁丝毫不逊于西方,甚至已经超越;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早已今非昔比。

智慧城市建设,不论是改善政府治理模式、方便民众生活、推进产业升级,归根到底是为了提升人的幸福感,这需要一个过程。西方城市的雾霾治理历经若干年,香港的廉政建设也经历了很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7-29 08:03:17

智慧城市这剂“洋药方” 能否解决中国“城市病”的相关文章

《中国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蓝皮书(2015)》“中国篇”概览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时隔37年中央重启城市工作会议.这也是自1978年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两会套开".会议提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具有重要作用:要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要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城市-- 由上不难看出,城市在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

建智慧城市一呼百诺 聚各行翘楚强手如林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合体”快速壮大

[4月28日,北京]--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建设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作为中国城市云以及智慧城市产业投资领域的领导厂商,中科曙光凭借坚实的技术优势,在近年来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发展出具有特色的智慧城市整体建设工程的运营和管理理念.2016年4月26日,中科曙光联合其他30家合作企业,共同成立了"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合体".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合体"正式成

当PPP遇上智慧城市

智慧小区里的居民,坐公交.进小区刷门禁.去车库停车.交物业费和水电费等,靠一张卡就能搞定;出门打车.开车走哪条线路不堵车,智慧交通会及时告诉你怎么走,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线下线上网购和快捷的物流--包括智慧社区.智慧电子商务.智慧校园.智慧交通等在 内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标配". "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

深度感知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分析

一.背景概述 自2005年全国首批3111试点城市监控系统建设以来,我国平安城市的建设步伐已经进入到平稳阶段.随着城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平安城市"智慧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智慧城市建设围绕惠民便民.服务经济两大主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对城市部件信息的感知.分析.处理和整合,实现更全面的感知.更智能的控制.更广泛的交互

标准的力量:让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有章可循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到今天,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作为推进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支撑,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全新型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可以避免智慧城市盲目建设,从而让城市智慧建设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014年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印发<关于成立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的通知>,此举措将相关研究组织集中在一起,共同探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关键标准,科学.规范.有序地推进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 近日

智慧城市试点:技术改变城市管理 打破信息壁垒

导读 现场参展的某建筑企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们多帮助政府搭建大数据平台,因为很多大数据平台主要为决策者使用,有助于决策.方便公共管理.政府大数据平台前期投入较多,企业在搭建平台方面并不大能赚钱,要通过其他项目补给,利润主要来自于基建项目.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的背景是整个中国不断发展的城镇化.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却成为很多城市的难题. "智慧城市"

宁波争当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

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立足"以应用带发展"理念,在民生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聚焦"一圈三中心" 2010年9月,宁波市委.市政府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随后又出台<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成为全国第一个推出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 六年来,宁波智慧城市走过了从试点到示范的华丽蝶变,相继跻身智慧城市领军城市.中国十大智慧城市,成为中国智慧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如今,宁波智慧城市正在从1.0时代上升为2.0

把握城市新常态 迈向智慧城市2017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历经五年政策设计.试点建设.行业聚力和社会关注,已经从理念探讨.定义辨析.初期尝试.跨界融合.模式完善到新的思维创新.质量与安全正逐渐成为核心主题之一."城市大脑"是从综合技术整合向城市深度认知转型的标志性体现,善用其思维来创新实践是提升智慧城市发展质量的有效路径.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凝聚全行业要素构建新时期的发展要略是实现智慧城市事业化的唯一途径.坚持"神经网络"和"毛细血管网络"等感性理论,回归"城市大脑&q

智慧城市具有战略意义 面对问题探索发展路径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新一届中央政府如何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时指出:"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这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被纳入中央政府规划中,得到了高层的高度重视.当前的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推进了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逐步兴起.交通拥堵.排水不畅.消防安全严峻.空气质量下降等"城市病"困局严重影响城市建设和城市居民工作生活的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为了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效益,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