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众生存底线不能被房租撞破

房价太高,人们可以选择不买。但人们无法选择不租房。那些“阶层论”者大概也不愿看到这样的情景。在他们的观点中,能够买得起房的只能是一部分富人,大多数低收入者应该选择租房。但现在,富人们还没有被高房价逼退,却见中下层的人们开始吸啜20%涨幅的房租苦药。无耻的房价或许刺痛过富人的神经,但无耻的房租给穷人带来的痛楚将是难以承受的。  与高房价相比,高房租更接近基层民众生存底线,抑或说,房租的涨跌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他们的幸福感。  房价太高,人们可以选择不买。但人们无法选择不租房。那些“阶层论”者大概也不愿看到这样的情景。在他们的观点中,能够买得起房的只能是一部分富人,大多数低收入者应该选择租房。但现在,富人们还没有被高房价逼退,却见中下层的人们开始吸啜20%涨幅的房租苦药。无耻的房价或许刺痛过富人的神经,但无耻的房租给穷人带来的痛楚将是难以承受的。  因此,我们非常关心房租在全国多个地区疯涨的新闻。如果这个新闻被确定是事实的话,攸关数亿人的民生大课题将超过房价调控,成为急中之急——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房价依旧没有实质性下跌的情况下,多个重点城市的房屋租赁价格却出现了暴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房屋租赁价格最近两个月的平均涨幅都在20%左右。“北京房租普遍上涨,均价超过大学毕业生工资”,买不起房的年轻人被逼向绝境;低收入家庭雪上加霜。  新闻里没有提到南京。但我们的记者今天实地采访得知,南京的房屋租赁价格“不甘人后”,半年来涨幅也高达15%-40%之多。而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的建设不尽如人意,要想在短时间内减轻出租房涨价给民众带来的负担,实在不乐观。  对于目前房租的这种暴涨的诱因,可谓众说纷纭,每一项说辞都能找到充分的依据。比如说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政带来的正常效应。商品房销售受到政策打压,楼市渐趋萧条,房屋租赁市场必然火爆,租赁价格上涨几乎是必然的;还有背后推手说。不仅是房地产市场的炒家们抽身来到租赁市场,而且租房中介也趁机煽风点火,操控价格;再有就是时值大学生毕业,刚性需求一下子猛增,推动房租一路上扬。  有市场就有投机,有商机就有炒家,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分析房租暴涨的原因没错,但不能止于分析,重要的是根据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其条分缕析地告诉百姓房租上涨缘自何故,不如直截了当地告诉百姓如何应对涨价;与其在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博弈中扬汤止沸,不如先为低收入人群实现“居者有其屋”。对最基层的民众来说,物价上涨的压力过大,会冲淡一切为他们而设计的改革路线图。换句话说,不解决房屋租赁价格非理性、非秩序的暴涨,有关房地产市场的任何调控就变得没有意义。  这不难理解,让穷人更穷,让买不起房的群众住不起房,肯定不是政府的出发点和归结地。  所以,当房屋租赁市场的这一切构成生态形状以后,我们的目光不能不投向政府。  刚刚由政府下大决心提高的城市低保40元涨幅,在一个房租的暴涨中化为乌有;今年以来多个城市花大力气提高的最低工资标准,抵挡不住同城的最低租房价。这样的此长彼消,怎能让对政府的公平理想寄予莫大期望的广大民众安之若素?如果说高房价毁灭了一部分百姓的住房梦的话,那么,今天出现的高房租,则会把一部分主要通过租赁市场解决居住问题的流动人口(农民工为主体)置于城市的更边缘,把另一部分蜗居、蚁居或胶囊居的年轻白领赶出大城市。而后者,是每个城市构建未来人才高地的胚子。  对人才的渴望是当下任何一个地区都不敢忽视的事情。拿江苏来说,上个月刚刚确定的《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了人才投入优先保证。5月下旬,“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引进和建设计划正式启动,对引进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团队,给予核心成员每人100万元个人补贴。  投入不可谓不大。当拿这些超乎常规的补贴与同城的房价、房租做一较量,核心成员们也可能不敢言勇,何况核心之外的那些个大学生、年轻人?他们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智商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房价面前,未必不显其洼。可见,是人才高地还是人才洼地,通过一个“住”字,就能见识高下。  我们的政府应该尽快对不正常的房屋租赁价格暴涨进行必要干预。干预必须要有效果。增加并加快公共租赁房、廉租房建设是治本之道,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加强市场监管,遏制无序定价、操纵租价等机构炒作行为,通过税收、房地产调控新政等政策措施与租赁市场衔接,把出租房纳入公共管理范畴,是不容懈怠的急务。同时,有条件的地区真正拿出重金买人才的魄力来,对落户的大学生和优秀农民工提供住房津贴,并兑现返富于民的承诺补助困难群体。  我们最担心的一种状况是,对租赁价格一向不敏感的主管部门,并不认可媒体的警示。或者,租赁市场并不大的油水,让一些无利不起早的机关提不起太大兴趣。更遑论政府拿钱来平抑物价了。

时间: 2024-08-25 04:54:25

基层民众生存底线不能被房租撞破的相关文章

刘恺威、杨幂“香港自由行”被网友撞破,偷见公婆被网友曝光

刘恺威.杨幂"香港自由行"被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640.html">网友撞破. 本报讯 刘恺威.杨幂恋情公开之后,两人在湖南卫视春晚上首度以情侣档合唱定情作<如意>的片尾曲<错怪>,此后便开始玩低调.但正所谓幂姐不在江湖,江湖却依然有姐的传说,据网友爆料,原来刘恺威偷偷带着杨幂跑去香港见公婆了! 日前,刘恺威与杨幂被目击现身香港机场,两人虽头戴黑色情侣帽.着休闲装,全程行事异常低调,但

熊黛林为郭富城庆生被撞破男暗示女催婚(组图)

熊黛林不避嫌再次"攻城",看来"富黛"的感情已极之稳定除上次同样有份"攻城"的爱犬外,熊黛林的座驾还有两大袋物品,其中一袋应该是送给寿星的生日蛋糕当熊黛林抵达郭富城家大约半小时后,郭富城却驾驶其黑色平治跑车外出 中新网10月26日电 据香港"明报"消息,今天45岁生日的郭富城,跟准"城嫂"熊黛林 (Lynn)的恋情似乎逐渐白热化.郭富城大方承认邀请熊黛林一起吃生日餐,女方更买蛋糕,于昨晚7时30分左右,带同

冯德伦徐若瑄东京幽会情侣装当街亲热被撞破

冯德伦徐若瑄约会被拍一脸尴尬 冯德伦与徐若瑄的绯闻传了多时,尽管多次被狗仔偷拍到"约会画面",两位当事人始终不肯承认.这不,单单这个月,这对绯闻情侣就被拍到两次秘密约会,一次是月初冯德伦生日,徐若瑄专程空出档期,从台北飞至香港为男方庆生:第二次是日前,两人以一身白衣灰裤白球鞋的情侣装扮在东京露面,被狗仔撞破仍旧不松口,男方看着从天而降的相机镜头怒火大盛却无处发泄,不肯说太多,只称"没话说":女方则稍微镇定些,以一脸尴尬式甜笑面对镜头,大方回应称与冯德伦只是巧遇,顺便

黄宗泽替胡杏儿买单甜如蜜拍拖被撞破一脸尴尬

两人爱得甜蜜更买得爽手,逛完一轮,战利品便有几大袋. 胡杏儿不施脂粉,黄宗泽则留须戴帽,两人虽然做足掩人耳目的准备,但仍然"东窗事发". 黄宗泽与胡杏儿特意让助手站中间,减低"杀伤力". 胡杏儿拒绝与黄宗泽停下来让记者拍照. 新浪娱乐讯 黄宗泽(Bosco)与胡杏儿已被公认为一对,但两位当事人一直不肯承认情侣关系.这对小情人,2月23日晚终于按捺不住,相约到潮人胜地香港铜锣湾的百德新街购物,男方还豪爽地为女方付款,尽显男士风度.两人被记者撞破时,一脸尴尬,还找助手作

廖碧儿与阔少吃饭被撞破称和陈豪只是好友(图)

廖碧儿在阔少浅水湾亿元豪宅逗留至深夜三点才离开,媒体上前拍照时,廖碧儿脸带甜笑,阔少则在身后护花,全程没有闪避 二人到达友人位于坚尼地道寓所,忧心新恋情 曝光的廖碧儿,第一时间下车,阔少只能望着伊人背影 廖碧儿与林忠豪前往车房 坐在名车内的廖碧儿,沿途不停忙于打电话,未知是否向朋友求救?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12月13日消息,据香港媒体报道,感情拖拉了6年的廖碧儿(Bernice)与陈豪,期间不断地离合,还无望是开花结果,原来她正瞒着陈豪"另结新欢",与坐拥数亿身家的富豪二代林忠豪(A

熊黛林携爱犬为城城庆生遭媒体撞破尴尬回家

熊黛林带爱犬与助手就餐(图片来源网络)(1/8张) 太阳报10月25日报道 据香港媒体报道,本月26日原本是天王郭富城的45岁生日,其女友熊黛林自然不敢怠慢,日前赶紧完成手头上的工作,尽早地前往与郭富城庆祝.谁料可惜正当带着爱犬与对方庆生之际,却巧遇一干香港媒体撞破好事,只能尴尬回家."攻城"计划宣告失败.[page] 熊黛林为郭富城庆生计划失败(图片来源网络)(2/8张)[page] 郭富城今年提前为熊黛林庆生(资料图)(3/8张)[page] 郭富城为熊黛林30岁生日送上豪车做礼物

曝萧亚轩“假分手”与周汤豪出席聚会遭撞破

萧亚轩被指"假分手"(1/10张) 萧亚轩(ELVA)生日当天公开喊:"我是单身",宣告和周汤豪(Nick)相差九岁的"EN恋"破局,但却有爆料指两人"假分手". 爆料指出,唱片公司担心恋情影响周汤豪的人气,更会模糊萧亚轩新专辑<萧洒小姐>的焦点,索性趁周汤豪日前被拍到和大奶妹吃饭之后,放出两人分手消息,但却有人把他们俩去Luxy聚会的照片放在网上,等同点破假分手.[page] 萧亚轩周汤豪秘密约会(2/10张)[

横穿马路的鸡,撞破了汽车保险杠!传说中的战斗鸡!

class="post_content" itemprop="articleBody"> 一只鸡横穿马路的时候被一辆飞驰而过的汽车撞个正着.这次撞击使得汽车保险杠处出现了一个大坑,但恰恰就是因为这个大坑,这只鸡才逃过一劫-- 31岁的司机黄灵勇(音译)正在路上驱车行驶,突然一只鸡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中.这只鸡没有被撞死,而是在车停下来之前一直卡在撞出的大坑里.事发地就在江西新丰工业园附近. 黄灵勇说:"我热爱动物所以我在看到这只鸡后采取了制动措施,我不想

APP创业大起底:出生即死亡 煎熬生存持久战

这是一个以APP为主要载体的时代,连楼下卖羊肉串的大叔,订单80%都来自微信. "玩游戏"."看天气"."用点评"."查地图"."下应用"--人们的时间和精力几乎被各类APP瓜分. 尽管app开发热潮不减,但同质化严重,用户已经有了审美疲劳.盘点2013年的应用分发市场,整理出数十上百家App的死亡名单并非难事. 开发只是第一步,比前者更重要的是"养"APP.有人说,APP就像是一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