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大数据风头正劲 信息化推动管理新聚合

大数据风头正劲。发展大数据的目的是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那么生态环境大数据究竟能给环境管理创造哪些价值?带来哪些变化?作为新生事物,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之路仍需要探索。我们要积极扫除障碍,理清思路,为生态大数据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环境保护部谋划“十三五”工作的思路和规划。其中,信息化作为“五化”之一,其重要作用将越发凸显。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的起步之年。作为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大数据也迈出坚实的一步,开启了环保信息化建设的新征程。

让生态环境信息产生新聚合

大数据风头正劲。今年,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纲要》,指出“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生态环境大数据则被赋予了行业内涵。它不仅包括环保部门职能范围内产生的数据,而且包括与环保相关的其他部门数据,比如交通部门的交通数据、气象部门的气象数据、水利部门的水域数据等,以及与环保问题相关的社会数据,比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产生的数据。庞大的数据靠人工无法处理,必须依靠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发展大数据的目的是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那么生态环境大数据究竟能给环境管理创造哪些价值?带来哪些变化?

随着环境保护全面深入展开,生态环境信息更加复杂多样,环境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传统的管理手段开始显得“力不从心”。而生态环境大数据能让生态环境信息产生新的聚合,从而帮助我们高效、准确、科学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利用大数据还可以帮助我们破解目前环境管理面临的难题,带动整个环境管理的转型和效率的提升。大气污染症结在哪儿,雾霾的发生轨迹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大数据面前将迎刃而解。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可以直接为决策管理层提供科学依据,使环境管理和治理工作更科学、有效,这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发展的必由之路。

基于此,今年7月,环境保护部成立了以陈吉宁部长为组长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领导小组,把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作为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措施,并委托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编制大数据方案。

需有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

当前,各地对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很重视,一些地方已经初步取得一些进展。例如,移动执法已经得到较好应用,初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威力。从环境保护部到省、市都开始探索大数据发展之路,成立相关机构,大力推进环保信息化。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地大数据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虽然大数据建设受到空前重视,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地方真正拿出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方案。很多地方大数据建设还处于缺乏整体规划、分不清主次、理不清顺序的状态中,还没有走上有序发展的轨道,信息化的效用没有充分显示出来。比如,很多地方的数据整理和共享工作还未完成,就开始对数据进行开发应用。在大数据基本条件都没有具备的情况下,就进行数据分析工作,即使得出结果,恐怕也会因为数据不充分而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进而影响分析结果的使用。

生态环境大数据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显然不能看一步走一步,必须做好顶层设计。

此外,大数据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国家推动大数据战略,各地积极响应固然是好事,但凡事一哄而上、盲目跟风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甚至成为大数据建设的新障碍。大数据建设非一朝一夕之事,须立足全局,从长计议。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人口、产业及环境等实际情况不同,环境大数据建设的侧重点也不同,建设过程切忌照搬照抄,削足适履。

当然,除了本身存在的问题外,大数据建设也受制于国家目前还没有提供大数据发展的软环境,大数据发展的政策、机制建设滞后,这也给大数据建设增加了难度。比如在数据开放问题上,我国虽然在2007年就发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不愿公开”、“不想公开”、“不能公开”、“不敢公开”的思维观念和客观现实仍然存在。而数据开放等体制机制问题是大数据全面建设需要迈过的一道坎。

作为新生事物,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之路仍需要探索。我们要积极扫除障碍,理清思路,为生态大数据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核心是数据,因此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至关重要,如果数据不真实,那么任何结果都将变得毫无意义。除了数据真实,数据的唯一性、权威性也至关重要。现在“数据多源”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部门都在产生数据,由于采集标准、方法不同,数据来源不一,存在数据“打架”的情况。数据不同,分析的结果也不同,有时候甚至会截然相反。

在数据真实和唯一的基础上,数据还要实现共享。首先,环保部门在纵向上和横向上要实现数据互通共享。环保部门内部要打破业务壁垒,让环保业务产生的数据实现融合。其次,环保部门还应该打通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互联渠道,实现环境数据的交换共享。第三,要采用新技术手段,使人能够便捷地获得数据。

大数据的目的并不在于收集和整合数据,而是要挖掘大数据的价值。当数据整合完成后,就需要大数据的研发人才对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目前环保部门大数据人才很稀缺,需要大力培养适合环保部门需要的人才。

我国环境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比较薄弱。但采集数据是环保部门一项重要的业务职能,环保部门在发展大数据上有先天优势。我们要抓住大数据建设的契机,发挥优势,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政策

●两会期间“互联网”首次作为关键词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开启环境信息化建设新篇章。

●6月,环境保护部组织“环评和监测工作创新”大讨论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指出,大数据、互联网等智能技术已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要加强数据综合应用和集成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召开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政策,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管有效联动。

●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部署了包括“互联网”绿色生态在内的11项重点行动。

●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

●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实践

●环境保护部

办培训:环境保护部行政体制与人事司主办了大数据与环境管理转型专题培训班。培训人数多达4850人。

做项目: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牵头建设的U-Air项目,通过获取地面监测站的空气质量数据,结合交通流、道路结构、兴趣点分布、气象条件等数据,模拟出城市细粒度(1km×1km)的空气质量。

●省级

举办研讨会: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召开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分析研讨会。

建设数据中心:截至目前,全国将近2/3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环境数据资源中心。

●市级

建机构:河南安阳建设了大数据中心,辽宁沈阳成立了大数据管理局。

重应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率先将环保的数据汇集到鄂尔多斯市大数据中心,与市政、交通、农业、气象、能源等各方面的数据互通共享,目前已经投入大数据建设和应用。

新媒体

●“12369”微信举报公众号开通

今年,环境保护部开通了“12369”微信举报公众号,各地也纷纷开通了地方12306微信举报平台,拓宽和便捷了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

●环境保护“双微”上线

6月1日,中国环境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了首届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暨环境保护双微上线仪式。

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亲自点击,“中国环境新闻”、“中国环境宣传教育”微博、微信正式开通。

●环保政务新媒体壮大

2015年,越来越多的地方环保部门开通了政务微博及微信,逐步探索省市县区联动的工作体系,搭建起了政务网站、微博、微信“一网双微”的新型宣传互动平台,在强化信息公开、回应群众诉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业态

●微软亚洲研究院与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合作的U-Air项目可以对全国70多个城市48小时的空气质量进行预测,雾霾的预测也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平均准确率比传统模拟方法高15%~20%。

●IBM拓展“绿色地平线”计划已开发的空气质量预测及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环境数据应用认知建模。除了实现提前72小时逐时高精度空气质量预报外,还实现了提前10天的空气质量变化趋势预测分析。

目前,IBM已携手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成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还与张家口建立战略合作,将在可再生能源和智慧环保等领域联合创新。

●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大数据中心不仅包括各地环保业务数据,还有与环保相关的行业数据,目前,他们也研发了空气质量预警预测模型。

●北京力鼎创软科技有限公司提出“霾计算”总体架构结合传统空气监测数据、污染源数据、气象数据、交通数据、餐饮、学校、加油站等信息,对空气质量进行预警预测。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11-05 05:15:49

生态环境大数据风头正劲 信息化推动管理新聚合的相关文章

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创新环境管理

信息化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而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密接相关. 移动支付让我们出门时不再考虑带多少现金.几张卡,而是带上手机,走遍天下都不怕. 电子办公让我们工作时不再考虑一天能跑几个地方,出门需要携带几份文件,而是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文件的自动流转. 在日前举办的全国环境信息中心主任工作会上,与会代表不约而同地发现,会议资料越来越薄,以往装订成册的代表通讯录直接发布在专门定制的微信企业号"环境信息化"里,发言者的PPT直接共享到各位代表,方便深入研读和收藏,参会者需要"背

经开区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

7月20日,经开区大数据管理平台5大模块完成软件开发,将实现实时监控排污企业污水排放情况和空气质量的全天候实时监控,以及对排污企业.污染数据建立分析,开展定向追踪. 据介绍,为做好经开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经开区生态促进局通过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立足以人为中心,建立全方位的环境数据分析体系,通过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应用分析.固体废物交换.信息公开和环境应急管理五大子平台,形成一套覆盖全面.技术先进的智慧环保管理系统. 该平台将对排污企业.污染数据建立分析,定向追踪,达到对整个企业环保

美国环境大数据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2016年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环境大数据是提高我国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将在中国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大数据发展和应用也成为中国政府近期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抓手.环境保护部成立了以陈吉宁部长为组长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和部署大数据在环保系统的建

环境大数据应用“含苞待放”?

文章讲的是环境大数据应用"含苞待放",近期,大数据的"倩影"频繁出现在国家出台的各项方案和指导意见中,也成为环保系统热议的内容. 记者了解到,北京.武汉等不少省市的数据资源中心早已建成.截至目前,全国将近2/3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环境数据资源中心. 面临大数据的龙卷风,环境数据资源中心是否做好了准备?环境大数据应用走到了哪个阶段? 数据如何"开口说话"? 相比于其他省市的环境信息化建设,北京市环境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北京市

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新路

贵州以加快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主要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新路,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使贵州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主要历程 (一)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演进过程 重点项目起步:2013年是全球大数据元年,数据成为资源,几乎所有的世界级互联网企业都将触角延伸至大数据产业.这一年也是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奠基之年和开端之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南方数据中心落户我省贵安新区,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开工建设,贵州开始布局

江西将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

江西日前出台<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构建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 根据方案,江西将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构建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并与国家.市.县形成逐级贯通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网络. 按照方案,江西还将融合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获取的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源.水资源.水土流失.农村饮用水源.地下水.耕地等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 与此同时,江西将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制定生态环境监测

《数据分析变革》作者Bill Franks:云计算大数据融合物联网 推动智能创新

5月18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ZD至顶网协办的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大数据著名专家.畅销书<数据分析变革>作者Bill Franks先生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在大会上做了主题为"云计算大数据融合物联网 推动智能创新"的精彩演讲. 大数据著名专家.<数据分析变革>作者 Bill Franks Bill Franks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我们需要思考跟物联网相关联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分析,我们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做什么?我们在哪里处理这些数

广东横琴新区地税局打造“大数据下纳税遵从管理”

广东横琴自贸区自挂牌成立以来,登记注册企业已超20000家,其中已引进和在洽谈的世界500强企业52家,国内500强投资企业76家,各类企业总部858家."自贸区效应"带来了区域发展的提速增效,为横琴税收可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随着今年5月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互联网+税务"的深入推进,横琴地税人深深地认识到: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税务信息和服务平台,加快创新资源集聚,推动税收体制创新驱动发展,既是促进辖区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又是实现税收稳定.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

大数据令生命周期管理面临更大挑战

文章讲的是大数据令生命周期管理面临更大挑战,集成化生命周期管理(Integrated lifecycle management,简称ILM)在迎接大数据趋势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可以将此类挑战归纳为三个主要的类别:无穷尽的大数据总量.大部分新数据的短期有效性以及遵循3V规范(即数量.速度与多样性)的数据一致性难题. 这就是Loraine Lawson最近发表的文章中汇总出的主干内容.她在这一话题上的观点与我的总体思路基本一致.但我对她"ILM对于大数据而言比小型数据分析环境更加重要&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