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政或致地方荷包缩水4000亿债务风险难忽视

4月中下旬开始的楼市新政,对地方财政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持续一年以上的低迷和下滑,就可能会迅速传导到土地价格,进而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分析,即使回归到正常年份的水平,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也将较2009年的1.42万亿元缩水4000亿元左右。  2009年,正是凭借着交投活跃的土地市场,尤其是随着土地价格“节节攀高”,地方融资平台得以兴修大量基础设施,中国经济增长得到有力推动。但随着当前房地产调控持续进行,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变化,一旦地卖不动了,地方债务危机或将依次来临。根据众多研究机构的估算,目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总量在7.3万亿左右,其中4万亿是以前的老项目,3万多亿是2009年信贷超额释放产生的新融资。  高盛:地方债约占全年GDP一半  回顾2008年,为了使国内经济尽快走出低谷,国家实施了4万亿投资计划。但在这项投资中,中央政府仅占1.2万亿,其余的2.8万亿则需要由地方各级政府财政从各种渠道进行筹集。而地方政府采取的最直接的措施是扩大投资规模,兴建高速公路、地铁等项目。  “2009年,地方政府债务大幅增长更是一种必然。”瑞银研报指出,2009年上半年,由于经济活动急剧放缓、税改以及企业盈利下滑,地方政府收入相应减少。同时,地方政府被要求刺激经济,不仅要对中央政府的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提供配套资金,而且也要推出地方性的经济刺激方案。虽然中央政府提供了一定的融资帮助,比如代表地方政府发行了2000亿元国债,但大多数资金可能都以某种方式来自于银行。  根据财政部数据,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约为14239亿元,相当于当年G D P规模的3%。以2009年的土地销售收入来偿还约7.38万亿元地方融资债务的存量,需要约4-5年时间。而且,这还不包括债务利息。如果按照约6%的利率计算,地方政府今年需要支付5280亿元的利息,也意味着从土地获得的近1/3资金都付了利息。  “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大多为中长期贷款,现在估计地方总债务在10万亿元以上。”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认为,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长远看地方债务偿还很成问题。高华证券一份最新研报估算,截至2009年年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总负债为15.7万亿元,约占全年G D P的48%。其中,中央政府负债约为GDP的20%。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亦认为,2009年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负债实际总规模已经超过了地方政府全年的总财政收入。  地产调控: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不可小视  众所周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由来已久,现行制度下的人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导致地方政府长期面临资金缺口,尤其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国家税收大部分归入中央财政。前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分别公布1到4月份的财政收支和税收情况,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中央本级收入14107.54亿元,
同比增长38.9%;地方本级收入13445.19亿元,同比增长29.5%,地方本级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中央本级收入,加上通胀风险预期,可能影响未来财收,地方债务风险或加剧。  “尽管现行的《预算法》等有关法律严格禁止地方财政运行出现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但事实上各级地方政府大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赤字,举债度日或者负债运行,且这些债务大都处在隐形状态。”国际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金融危机以来为刺激经济,在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和巨额债务之下,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急剧膨胀。  事实上,房地产行业和地方融资平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9年全国土地价格翻番,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金上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在这背后,是以土地或者地方财政收入作为抵押或者担保的平台贷款规模的激增。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大多为中长期贷款,楼价将是这类贷款质量最大的影响因素。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持续一年以上的低迷和下滑,对地方政府就会有相当大的影响。  分析人士邱林指出,目前,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总支出中,流向政府的部分占49%。如果地方债务风险爆发,许多项目难免会半途而废,地方政府融资链条面临断裂,很多地方经济发展也可能停顿。更为重要的是,房价、地价一旦下跌,地方投资增长将会受到较大影响。一些地方已经严重透支了未来的财力,例如湖北、重庆等地过大的投资计划是在高负债基础上完成的,而卖地所获得的收入则是财务支撑。  巨额债务  资金缺口何去何从?  2009年以来,由于信贷空前宽松,自住性需求与投资需求相结合,房地产市场未经实质性调整就开始再度走高,泡沫日趋严重,中央政府出手调整市场以期有效抑制泡沫,但如果调整力度过大,地方债务危机有可能会出现井喷。  “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的现金流风险,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对土地出让价格会有一定影响,质押土地换回的现金有所降低,此外银行为控制风险,惜贷情绪将更加浓烈。”信达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张冬峰认为“但整体来看,土地属于稀缺资源,一级土地开发企业位于产业链的上游,如果出现复苏,掌握的主动性更大,因而不必对相关风险过度担忧。”  即便是真的出现危机,中央政府也应该是最终的偿债人。高华证券的研报认为,现行的分税制,由于地方政府税收不足,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取决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以及未来的总体土地政策。而地方政府近年来的融资模式也是中央政府牵头和地方政府配合共同投资基建等项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这些能够提高全国和地方效率的基建项目均有负债义务。  高华证券依然持乐观态度。据高华证券了解,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以及地方的城投企业都拥有可在未来出售的土地和房地产,而政府在50-70年租期到后也可能会再次出售所购土地,与48%的总体债务相比,高华证券认为,中国政府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股票和房地产资产可能会更多。即便是在房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依然能够依赖目前的财政收入偿还债务,在2000年以来的大多数年份,政府可支配收入增速已经显著超过G D P的增速,而且一直高于政府消费增速。高华证券甚至认为,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如何减少过度支出,而是如何降低过高而且仍在增长的储蓄。  南都记者李乾韬  资料来源:高华证券

时间: 2024-09-20 00:49:48

楼市新政或致地方荷包缩水4000亿债务风险难忽视的相关文章

楼市新政满月观察:媒体评论密集程度罕见

国务院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的新"国十条"即将于下周一(5月17日)"满月".一个月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伴随着政策的出台,经历了一番波动,然而其间楼市价格走势扑朔迷离,媒体报道众说纷纭,专家学者莫衷一是,平民百姓则一头雾水.为厘清当前房地产市场相对真实状况,中新网房产频道从政府.专家.消费者及开发商等层面切入,为您梳理楼市新政策出台以来一个月的市场状况,力争助您更好认识中国楼市.认识楼市新政. 中新网5月14日电(林伟)新"国十条"出台一个月来,伴随着

沪版楼市新政细则不会比北京猛

[新民网讯]据新闻晨报报道,至本周五,国务院楼市新政出台就将满月,而截至昨日,沪版楼市新政细则仍未公布. 针对近期一些对上海楼市新政细则的猜测,昨日记者了解到,本市确实在酝酿出台限购细则,但具体细节目前仍未确定.相关专家分析称,"新国十条"出台后,相较于青岛.北京.深圳等城市,沪版楼市新政细则的力度不会过强. 专家: 预期外环调幅较大 此前北京版楼市新政细则明确规定,同一购房家庭限新购一套商品住房.坊间传闻猜测,沪版楼市新政细则可能限定同一家庭最多可购买两套房屋. 对此,记者昨日向本市

福州楼市新政中小户型配建比例写入土地出让合同

本报讯(记者 许才芳 黄欣达)继日前北京.深圳.天津等一线城市纷纷出台落实"新国十条"的相应细则后,昨日福州市政府也出台了13项措施加强调控房地产市场. 福州新政严格按照"国十条"规定,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同时扩大了保障房保障范围,增加保障房和普通商品房供应,将中小户型配建比例明确写入土地出让合同,并探索土地出让的"综合评标""一次竞价""双向竞价"方式,抑制地价非理性上涨,遏制房价

楼市新政满月观察:专家指楼市调控效果初显

新闻背景:"国四条"."国十一条"."新国十条"--自去年年底,一系列的"政策重拳"连捶当下诟病良多的疯狂房价.中新社发司海英 作 编者按:国务院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的新"国十条"于今日(5月17日)"满月".一个月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伴随着政策的出台,经历了一番波动,然而其间楼市价格走势扑朔迷离,媒体报道众说纷纭,专家学者莫衷一是,平民百姓则一头雾水.为厘清当前房地产市场相对真实状况,中新

楼市新政满月后续调控预期不减

刘展超 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天津考察时作上述表示.这是国务院部署新一轮楼市调控一个月来,高层就房价话题再度表态. 4月14日和17日,国务院连续发布通知,其中4月17日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被称为楼市调控"国十条",由此拉开密集调控序幕. 此时恰逢传闻遍布楼市,如"房产税全国范围内征收"."发改委起草更严厉调控文件".就已经满月的楼市新政而言,一些业界人士认为尚未完全实现预期效

专家解析四地楼市新政目标一致:打击炒房团

在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四大一线城市出台的楼市新政中,其目标一致:打击炒房团和开发商的不规范操作,保障市民的基本住房需求,然而每个城市的新政又有自己的特色. 专家分析,北京细则的重点在于打击炒房,深圳新政的重点是人才安居工程,目的是借房拉拢人才,广州则是努力改善夹心层的居住条件,天津的措施重点在打压开发商囤房惜售等不规范操作. 专家分析 楼市新政 首次购房人不是调控主要目标 与新国十条的目标一致,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四地出台的政策共同点是:打击的是炒房团和开发商的不规范操作,对首次购房并没有打

北京楼市新政细则引发众议

4月30日下午消息,北京楼市新政细则今日出台引发极大关注.陕西建详物业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连源认为北京新政同国家版如出一辙没有新意. 北京楼市新政细则今日出台,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对第3套及以上住房和不能提供1年以上北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北京市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且自政策发布之日起,同一购房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北京楼市新政一时间成为众人热议的话题. 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杨乐渝表示北京新政表明,北京市政府面对商品住宅巨大的供求矛盾,终于选择了行政管制方式.北京商品住宅一直

楼市新政满月观察:开发商坚挺购房者纠结

5月16日,为期5天的2010南京春季品牌楼盘展示会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开幕,这是南京在今年国家出台有关楼市调控政策后举办的第一场房展会.与调控前南京楼市的"火爆"状态相比,此次春季品牌楼盘展示会上,前来参观的购房者"看得多买得少".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多数购房者相信,"至少房价短期内不会再快速上涨了."在当前的市场中,"看得多买得少"已经成为购房者一种普遍现象.中新社发钟山 摄 国务院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的新"国十条&q

专家认为楼市新政不会让中国经济二次探底

新华网广州6月10日电(记者 黄玫)欧洲债务危机发生后,中国经济复杂程度有所提高,今年以来在节能减排.防止部分城市房价过快增长等方面出台的系列新政,增强了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并不会让中国经济"二次探底".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在10日举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基金宝"财富讲坛上说,欧洲债务危机的未来演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只要德国.法国不出现大的问题,市场担忧的欧洲经济"二次探底"的局面不会出现. 就国内经济而言,尽管复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