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连容器与vm之间差异都分不清 别盲目用了

CIO们又开始一年的规划了,想做容器的不妨先看看,容器技术与虚拟机在私有云、公共云和混合云上部署的区别。

大多数的云是基于虚拟机部署的,但现在很明确的是,容器为云用户提供了显著的好处。然而,选择一种容器技术之前,重要的是要理解容器与vm(虚拟机)之间的关键差异。而最大的问题,无论是选择哪个,都要看是用于公共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的场景。

概括来说,答案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vm和容器之间的功能差异、私有云和公共云组件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以及用户的意愿,最终来定制自己的云平台。

.壹.

.理解容器与vm的差异.

VMs和容器 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方式创建虚拟资源、运行应用程序。 采用VMs,一个特殊的软件系统——一个
虚拟机监控程序——分区服务器操作系统(OS)级别下的硬件上创建真正的“虚拟机”。
而容器技术是基于内核的,虚拟化发生在操作系统层面,所以还可能共享一些中间件。

功能方面,虚拟机相比较来说更灵活,因为在“guest”环境中,应用程序类似于运行在 裸机服务器
上。这样的话,你就可以选择你自己的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及时在同一服务器上也可独立于其他虚拟机。但是,对于容器,当你选择部署一个应用程序时候,就需要适应一个常见的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元素,因为每个容器与其他容器都是共同使用核心服务器平台的。

因此,如果你想要为企业提供各种软件平台的应用程序,那么,使用容器可能会更困难,因为需要标准化的一个承载平台。 即使一切都运行在一个操作系统上,也需要协调一切使用单个版本的部分或全部中间件工具,所以,如果软件是很难做到依赖一个特定的版本的话就麻烦了。

 


 

不过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好处是,用了容器技术后开销更少,因为不会重复去做每个应用程序或组件的平台软件的部署。这较低的开销就让你可以在每台服务器组件上运行更多的容器技术,此外,部署和重新部署应用程序或组件方面,容器技术也更快。

加之,容器技术通常是通过部署为如Docker一样的管理平台,相对于需要一堆工具并且复杂多样的VM-based clouds,就更简单了。

.贰.

.公共云、私有云或混合云上到底选哪个?.

在私有云部署上,以上容器的好处 你都可以体会到。对于企业标准化的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基于容器的私有云部署可能是最好的策略。然而,对于公共云和混合云,容器通常存在更多的问题,而vm可能是更好的方法。

例如,企业如果采用容器技术将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容器相比VM来说,很难找到公共云的托管服务。虽然一些IaaS提供者,如亚马逊也提供容器服务,但这些服务通常覆盖整个IaaS服务,客户在很多情况下,只允许使用一个专用服务器或集群托管。对比来看,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公共云的IaaS服务轻松部署vm,而容器会很复杂,特别是在一个公共云上设置和操作容器网络时候,可能很难适应。

相比这种在公共云上部署和管理容器的难度,其实在混合云部署中更难。首先,容器部署一个应用程序的最佳实践建议是同时托管组件,这样便于网络连接。然而,这也会使它更难以管理,比如混合云上两个最常见的云爆发(cloud
bursting)和故障切换(failover)到公共云上的问题。

 


 

第二,如果容器平台不兼容,任何中间件或操作系统在应用程序级别上的差异将会限制容器部署。这意味着应用程序无法进行交叉部署。

不过,如果组件分布在云计算与数据中心是相当恒定的,那么在混合云上采用容器技术会更容易建立和维护些。例如,从一组特定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到一组特定的云服务器。这使得网络和集成的混合环境易于管理而不易配置错误。然而,
vm还是更容易的在云数据中心上使用标准化的工具和集成实践,来部署应用程序和组件。

说了这么多,建议是最好熟悉容器技术的功能后再部署。长远来看,很有可能涉及管理工具方面用VM、云上做容器技术,并且随着这些工具的发展,二者在操作之间的差异将会减小。但如果你现在做出选择,要确保容器部署中为云应用程序提供足够的隔离,因为安全和合规这两方面,容器与虚拟机之间的差异不太可能缩小。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10-30 09:03:30

企业连容器与vm之间差异都分不清 别盲目用了的相关文章

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都分不清,还敢自称老司机?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加入了涡轮增压大家庭,从承诺过"自然进气"的本田,宝马到V12引擎靠自然进气排气做出天籁之声的法拉利都逐步重拾或者说新开发了涡轮增压的机器.不少看官们惊呼,涡轮增压的时代来临了,涡轮增压好啊等等.那么机械增压呢? 同一时期,不少车厂却慢慢放下了自己擅长使用的"兵刃"机械增压,都耍起了涡轮增压这柄"大刀".最明显的便是以机械增压入市的奔驰高性能分部AMG,一掉头使用了涡轮增压. 当然,今天我们不是简单的来探讨双方孰优孰劣

企业使用容器的五个好处

[编者的话]本文通过对容器的技术剖析,来讲述因为采纳容器而自然产生的五个业务案例,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商业价值. 本文讲的是企业使用容器的五个好处虽然容器为组织带来了技术优势,但也不要忽视其带来的商业价值,如成本节省和灵活性. 通常情况下,围绕容器应用的主题讨论都深入技术.虽然许多IT决策者都意识到"技术"层面的好处,但是他们对真正的"业务"收益还是知之甚少. 这多少有些无奈,因为在2017年容器想真正大规模应用,容器体系转型需要由上而下推动.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对企业

提升Docker效率的小操作——用volume实现容器和主机之间共享数据 [转载]

说在前面 Docker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它帮助企业扩大产品规模,并简化部署容器化应用程序的流程.对于Docker来说,创建一个容器实际上非常简单:您只需要拉取一个镜像,并将其部署成容器就可以了.但是这个容器该如何保存数据呢?换言之,您要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呢?又或者说,您要如何在容器之间共享这些数据呢? Docker 容器的机制是由一系列只读层构成,其最上层包含一个最终的读写层.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称为联合文件系统(UFS). 当您不需要保留数据时,该文件系统可以很好的完成该任务.但是,当

我在安装Essex 版openstack 多节点时遇到不同计算节点的VM之间网络不通问题!

问题描述 大家好!我在安装Essex版openstack多节点时遇到不同计算节点的VM之间网络不通问题!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之前我是把所有的组件都安装在一台机器上的后来不够用了我想扩展一台,可是按官方文档(os-compute-starterguide-trunk.pdf)多节点安装手册安装后,确实也能分配到另外的节点上创建虚拟机,就是不同的计算节点上的虚拟机之网络怎么都不通,不过同一台计算节点上的虚拟机是通的.比如:在host1(150.236.48.135控制节点)上有192.168.4.45

虚拟机-VM之间如何实现同样内容复制粘贴

问题描述 VM之间如何实现同样内容复制粘贴 需要在多个VM的同一个文件内写入同样的内容,如何快速实现??? 解决方案 同样的内容,如果这些内容,只写入一次,或者每次写入都要求是同样的. 多个VM中只是要求读取,那么可以考虑在共有磁盘上建立一个文件,所有VM都映射一个文件到此. 不过大量读的时候,读取的性能可能会受影响. 解决方案二: 用scp命令,前提是保证各VM可以通信

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想在美国电视产业分一杯羹都颇为不易

据国外媒体报道,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想在美国电视产业分一杯羹都颇为不易.但谷歌却从未放弃过进军电视产业的努力,并欲借打通内容提供渠道来推广Google TV. 能否得到优质的内容支撑可能是目前开拓电视市场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公司掌握着美国电视产业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内容资源,它们以频道捆绑销售模式向全美约1亿家庭提供电视节目内容服务.对于频道提供商来说,这一销售模式颇为盈利,因为用户经常为一些他们从来都不收看的频道支付费用.与此同时,由于担心损害这种销售模式,控制内容的电视公司也不

Spring在 IOC 容器中 Bean 之间的关系

一.在 Spring IOC 容器中 Bean 之间存在继承和依赖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继承和依赖指的是 bean 的配置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指实际意义上类与类之间的继承与依赖,它们不是一个概念. 二.Bean 之间的继承关系. 1.被继承的 ban 称为父 bean,继承这个父 bean 的 bean 称为子 bean.父 bean 可以通过指定 abstract 属性来声明为抽象的,子 bean 通过指定 parent 属性来指定父 bean 的引用. 2.子 bean 从父 bean 中

java开发中:用户、订单、订单详情、商品之间的关系 搞不清

问题描述 java开发中:用户.订单.订单详情.商品之间的关系 搞不清 此案例的业务关系是用户.订单.订单详情.商品之间的关系,其中, 一个订单只能属于一个人. 一个订单可以有多个订单详情. 一个订单详情中包含一个商品信息. 所以它们的关系是如下: 订单和人是 一对一的关系. 订单和订单详情是 一对多 的关系. 订单和商品是 多对多的关系. 明明人和订单是一对多,为什么说成了一对一,订单和商品又怎么是多对多的关系? 求解 解决方案 最近在oracle数据库里刚学了交易系统表结构的设计,来说说我的

容器是如何让“一切都是代码”成为现实的

现代应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DevOps运动的蓬勃兴起以及该运动所产生的各种自动化工具.和以往只单纯编写代码不同,开发人员如今需要考虑需要采用哪些工具,以及如何将这些工具组合起来,以便将最初的设想转变成活生生的应用. 而容器便是这种新工作流程中最重要的新工具之一.像Docker这样的新技术可以让我们捕捉到关键的服务,并将它们从底层基础设施中抽象出来.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如何部署应用,如何更好地发挥云基础设施的作用. 满汉全席 亚马逊近日在伦敦举办了一场用户大会,一位AWS用户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