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份的“2014全球云计算大会”上,万国数据正式发布了GDS云灾备解决方案,这一举措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中国灾难恢复行业领军企业的地位,成立于2000年的万国数据,开始阶段主要以灾备业务为主,从2007年开始拓展整个数据中心业务,目前在上海、深圳、昆山、成都都拥有自建的高等级数据中心,全国范围内有17个数据中心在运营。在和万国数据高级副总裁陈怡琳的采访中,提及以后有无向北美、欧洲等地区扩展时,她表示,客户到哪里,我们便响应到哪里。
万国数据高级副总裁 陈怡琳
凭借世界级新一代数据中心与高可用IT服务经验及卓越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万国数据在2012年和日本软银合作,开始发展自己的云计算业务,并且在成都,和成都市政府和华为共同打造企业云平台。借助强大的服务运维能力,万国数据近几年无论在云计算,还是在大数据领域都发展的风生水起。
同时在今年6月份,万国数据和世界领先的啤酒制造商之一嘉士伯(Carlsberg)的亚洲区宣布签署云计算合作协议,为嘉士伯亚洲提供高性能的弹性云计算、高可用技术架构平台支持服务、完善的备份和容灾服务、基础架构规划顾问服务、运维服务等全面的云计算服务,另外,在今年7月中旬召开的2014可信云服务大会上,万国数据云主机服务凭借领先的技术,扎实的服务承诺,可靠的服务细节顺利通过可信云认证。以上种种,无不显示出万国数据在新一代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的实力,本期的云先锋,我们专访到万国数据高级副总裁陈怡琳和云计算事业发展副总裁张礼立两位,他们给我们分享了目前万国数据的团队、技术、产品和战略,以下是本次采访的整理报道。
万国数据云计算事业发展副总裁 张礼立
万国数据及团队
CSDN:首先请两位简单的介绍一下万国数据以及你们的技术团队?
陈怡琳:万国数据成立于2000年,开始是以灾备业务为主的,开始的时候主要在深圳,做了很多像深发、广发、国开一些银行的灾备外包。随着业务的发展,我们发现客户的IT系统和数据中心的关联度特别紧密,所以从2007年开始我们拓展整个数据中心领域。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的自建数据中心已经覆盖上海、深圳、昆山,还有成都,其它的几个中心还在建设中。全国范围内,目前有17个数据中心在运营。我们在运营和服务中,不断积累金融行业的一些应用的经验,包括IT的咨询和服务的能力,以及数据中心方面的能力。同时,近几年,我们也看到在数据中心和IT服务方面虚拟化和云计算的发展带来的冲击,我们在2010年开始着重研究探索虚拟化和云的技术。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和日本软银合作,发布了我们基于VMware vCloud Datacenter技术核心的高可用云数据中心,搭建在我们上海自贸区数据中心内。目前这个平台上面服务了大概有30多家客户,绝大多数都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同时我们在成都也跟成都市政府和华为一起合作,搭建了一个基于华为Fusion的成都工业云的平台,大概是这样的。
所以目前为止我们的整个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就是围绕数据中心的托管业务,另外一方面就是围绕云的服务业务,整体来说,我们有17个中心在运作,200多家的客户,基本上都是企业客户。大概60%、70%是金融客户。其次就是大型的互联网客户,像阿里、百度等。另外一部分也提供这些客户的托管,包括传统的一些灾备服务、IT服务以及云计算服务。
人员方面,我们的团队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目前整个公司的人员大概有400多员工。将近有两三百人主要从事数据中心技术和IT相关技术的一个研究、设计建设和运维。
高可用IT服务
CSDN:大家提到万国数据,都是基于世界级数据中心的一个高可用IT服务,那么这个高可用IT服务它体现在哪些方面?你们为之付出了哪些努力?
陈怡琳:我们一直倡导的就是高可用这个理念。因为高可用里面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一个就是谈到我们所谓的高等级,今天无论在数据中心的等级上,因为数据中心的等级是有一个国际标准,我们基本上等级都在T3以上。今天无论在数据中心的等级,还是今天的云平台设计方面,都是以高等级为先的。另外就是整个所谓可用性。因为这个也是围绕着我们的等级而言的。还有一部分就是高安全。因为我们所服务的客户里面,特别是企业客户和金融客户,安全性都是非常关键的。其实今天在很多的银行系统当中,原来是把所谓的可用性定在SLA的第一位的,但是今天,我们跟客户的都将安全性逐渐放到第一位。另外就是高性能,因为我们给客户提供的数据中心,到整个云的服务平台当中,都是涉及到性能配置的。所以无论在架构设计,还是在产品匹配方面,我们都是按照整个高性能去做的。这一切也是围绕着我们整个服务体系,除了这些以外,我们的服务能力、人员能力、管理能力都是帮助我们实现我们的高可用服务框架的一个基础。我也想跟大家分享,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宣传口号,但其实是万国数据所有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包含着万国数据十几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理论体系,同时,我们也是围绕着客户的变化和我们的目标去设定整个框架的。
核心优势助力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腾飞
CSDN:万国数据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这一块有没有相应的战略?能方便透露一下吗?
陈怡琳:其实我们的业务是挺特别的。我们是跨了真正数据中心的IT设备及服务两个层面。那么这个特别性,导致了我们一直围绕这两个管理内容去看我们的管理对象。因为软件定义服务中心所讲的也是资源的效率以及管理人员的效率。软件最后都是服务于人的,那么这些不同的人员去用这个软件的时候,怎么去打通整个IT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两个壁垒,这是我们的一个专长,或者是说也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在里头提供纯粹的托管,也提供基于云平台资源的这些服务。
我们所谈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家谈的都不一样。我们今天是对这两个壁垒进行攻关。下一步会把我们整合的一些经验,慢慢产品化,然后定义成一些软件,或者是一些基于软件的服务提供给我们的客户。
张礼立:我做一点补充,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大家现在眼睛闭起来可以去想象一个图,这个图就是你的身体。软件数据中心的底层,就是一个人的基本躯干,刚才陈总谈到的,比如说你的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到软件定义虚拟化的计算力。这个是一个人的核心躯体。那么在这个人组成部分上来讲,这部分被大家在整个市场的接受度已经是非常明朗的。但这个情景只是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所谓的基本。但是整体的含义来讲,首先一个人要有两个手臂,左膀右臂:一个就是我们提出的服务目录。服务目录是说当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概念形成,它的目的必须要通过服务的目录来实现你的增值的落地,这是第一点。第二块就是你另外的一个手臂,也就是它的运维。刚才陈总其实谈到万国数据这15年的历程来看,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我们的运维能力,特别是对于高负荷企业数据中心的运维能力。
那么这个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里面,它必须是一个翅膀插在整体的基础架构的平台上,能够让它飞起来。但是当你看到一个飞起来的过程中间,你会发现软件定义它的接口部分,就像人的一个颈椎部分。它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从技术上来讲就是一个开放的API,也就是它必须在一个完全开放,完全自适应的,能够把你的身体躯干,以及你的服务运维这两个左膀右臂,能够灵活的组合在一起。这样基本上形成了所有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一个核心概念。
所以从万国本身来讲,我们的核心优势,包括我们的真正能够让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腾飞起来的,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它能够腾飞起来的,那就是我们有这两个翅膀,一个是服务目录,一个是服务运维。那么在中国目前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这个市场上来看,万国的领先地位是因为我们有这么一个15年服务目录,服务运维方面的一些卓越经验。
以云的方式提供灾备
CSDN:现在提到万国数据都是中国这个行业的一个领导企业。那么在你们的云灾备体系中,您将灾备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客户,我想问一下您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陈怡琳:其实灾备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客户,这个对GDS来说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实在公司创办之初,我们提供给客户的灾备都是作为一个服务的,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集成服务,这会涉及到咨询服务、集成和运维三个领域,也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那么谈到全生命周期服务也就意味着其实我们给客户做的,不是说今天咨询完、集成完进入运维就停止了。我们会随着客户本身的应用的变化,应用的增多,IT环境的调整,也会跟客户重新不断的再做提升和完善的过程。
其实我们推出的云灾备,最大的不同是用云计算的方式去提供一个灾备服务。为什么要用云的方式?我想大家对云是很了解的,因为云有太多的好处。但是在云上面,一定要有内容和服务。我们做云这么多年,也有很大的一个挑战。今天大家都知道做灾备可能就像买一个保险,或者以防万一的一个形式。但是这个投入一定要合理的,因为如果今天一个企业,比方说用0.5比1去投灾备的话,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数量级。因为比方说以金融客户来讲,一个银行小的生态系统都得要上亿级别,大的像一些股份制银行的话,那都是几十亿的IT投入在里面。所以使用灾备的话,一定要比较精细。
其实客户都是需要灾备的,特别是在企业客户里面。不要说金融客户,小到比方说一些制造业,高科技行业也会有灾备需求的。因为比方说他们的ERP、 OA、邮件,都是要备份的,所以很多企业就需要一些灾备,或者业务连续性服务来提供给企业。所以在这个当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服务是不是够精细。今天其实是用云是最好的一个方式,就是结合了灾备,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其实用了云灾备以后,它会很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可能这个会降低到以前的三分之一或者更低一些。
张礼立:我稍微提一个观念。就是说云它是一个平台,这个其实从概念上来讲,它已经是个过时的概念。但现在我们看灾备,从过往六十年到今天,其实全球的灾难频繁数量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整个产业链发生了变化。未来是一个产业链的整合,也就是说在未来所有的应用体系上来看,它一定是一个云产业链。那么在这个产业链里面,由于它的产业链相当大,而且所有环节都是相扣的,那么这个时间是比过去60年,对于所谓的诚信体系,对于双方之间的合作模式,以及双方能够在互惠互利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所有的生态链运作安全,所以它对于整体的灾备和业务连续性需求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所以我想补充的一点就是从产业链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在整体的中国市场它的一个蓬勃发展,行业整合,产业链整合的过程中间,云所能够带来的就是不仅仅是一个成本的节约,更重要的是说在这个产业链的整合当中,它起到了一个核心平台的作用。
万国数据的云战略
CSDN:万国数据既是一个云服务提供商,又是一个解决方案提供商。你们在云产品上,包括公有云、私有云还有混合云这一块的定位是什么样的?相比其它的一些云供应商,包括阿里、亚马逊,你们具有的独特优势有哪些?
张礼立:我觉得中国的云发展历程基本上跟全球是同步,云在中国市场过了它的概念期,那么从公有云、私有云一直到混合云,这三个叫法其实偏技术的概念,那么万国的定位是看整个全局的,怎么把这个平台能够搭起来,怎么能够把万国数据的价值体现出来。在中国,刚才您谈的第一点是说,我们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云供应商,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讲,您仔细去看,它很多是偏公有云或者类似公有云的,针对非常小众的个体,微型企业。中国目前的云海市场里面,还没有一家说,我能够真正为4300万个中国企业提供云服务平台,目前还没有。这个恰恰是万国的一个立足的根本和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市场来填补空缺的机会。
中国市场上4300万有很多是超大型企业,当然也有很多微型企业。他们目前的考虑,你问他要不要做云?他回答肯定是要做。很多企业由于政策性限制,它只能做私有云,至少在目前它可能局限于此。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企业和未来的方向,它会往一个混合云的方向走。所以我们在制定整个GDS,包括从战略发展走向市场,我们会看到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把中国现有的传统IT模型,能够让它平稳顺利的走向云计算平台。那么我们的定位就已经非常明确了。因为这个定位同时也结合你刚才前面两个问题,就是万国数据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我们的服务运维能力,以及一个开放平台,能够承载所有云计算的供应商。在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整体就可以有别于这个市场目前所提到的那些云供应商。
CSDN:你们在帮助企业云化的道路上,你们的一个策略是什么?还有一个就是你们觉得现在这个小企业在云化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挑战有哪些?
张礼立:其实中型企业也好,大型企业也好,首先大家在联想中国目前非常时髦的词叫做智慧,大家都在讲智慧城市,所有的智慧方向。其实智慧从我们去深层次挖掘,智慧等同于另外一个词就是风险。你越是智慧的东西,它其实是越有风险的,那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但是我们回过头去看,所有中小型,甚至包括大型的国有企业,他们在处理云的时候,会考虑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规避风险,如何把风险值能够降得最低。从万国的角度来讲,我们的一个核心出发点。帮助这些企业能够降低风险,做最好的风险评估,实施最好的降低风险的最佳实践,这本身也是万国的一个核心点,也就是我们进入这个市场的一个关键契机,我觉得这个是我们总体的战略思路。
陈怡琳:在这里我也补充一下,谈到我们万国在怎么去帮助企业云化道路的策略。当然今天这个客户其实在中国市场上,越来越急切的想要转型到云上面去。其实怎么转移到云上面去,是一个蛮复杂的过程。因为客户有不同的应用,这个过程都是需要有一个分析判断,结合行业经验,结合今天云的平台经验,去给客户做咨询的过程。因为GDS这十几年针对企业客户,特别是金融客户,是积累了很多行业的经验,然后也会有咨询的能力和方法。所以首先我们会帮助客户转型到云上面。
另外一部分就是谈到今天客户到云上以后,如果在一些公有云平台上面,客户也会同时去考虑到今天组织结构的调整或者分析。从企业来说很自然的会将上面的一些系统网络的运维服务交给外面的供应商,让内部的IT人员更专注于自己应用的开发,这也是GDS十几年来我们谈到我们运维的经验,运维的体系。这是第二个核心,我们帮客户管理好整个云平台,以及客户在云上面的服务。我们立足于这两个关键点去面向我们的目标客户推广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同样我们也在这两个关键点上面不断完善我们的核心能力。
安全如何保证
CSDN:刚才张总也提到安全客户也是非常关心,随着业务量包括数据中心上面数据海量的增加,万国数据在保证客户安全方面你们做了哪些?
陈怡琳:其实谈到安全有不同的内容,这里头涉及到物理安全、架构安全、运维安全,从整个架构安全性来讲我们会做不同的风格,这个当中我们会涉及到客户区域,有的是我们服务区域,这里头分不同区域去设定,架构上面的分隔。在安全方面,云特别是我们今天部署的公有云平台,一定是在跟互联网有很多的互联互通,在这方面我们也会有一些定制化的服务,我们有跟客户做一些防火墙,另外也有一部分是防病毒入侵的功能和扫描,这些都是我们会提供的,另外一部分,这部分可能和很多云客户没有那么密切相关,但其实有很多潜在的风险,就是物理安全。我们在数据中心里面到云的平台方面,从园区安全、进出安全、人流安全、监控、安检方面也有不同的保障,这个可能没有那么直观,但是这些方面造成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客户到哪,我们响应到哪
CSDN:以后会不会向北美、欧洲这些地方发展?
陈怡琳:特别讲到互联网的发展,其实大家看到美国有很多互联网企业,比方说谷歌、Facebook,这些企业在开始已经发展的很好,其实在中国也有很多互联网公司走出去,阿里上市规模已经超过两千个亿美金,包括腾讯、百度还有其他一些都是非常大的互联网企业,因为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也冲击了传统的金融行业和一些传统行业。美国有一些应用也是在阿里平台上面,像今天的微信也影响着很多不同区域传统企业的运作,特别在亚洲区域。这些新兴互联网包括金融机构都需要在全球布局,他们客户到处都是,都会去全球分布,所以对GDS来说我们很简单,我们跟着我们客户,客户到哪里我们必须响应到哪里,我们目前的战略是跟我们合作伙伴一起合作,提供给这些客户在海外的需求。比方说我们前段时间有一个全球性的合作,他们在国外的客户到中国来会使用我们数据中心和云的服务,今天国内客户跑回去可以通过GDS平台在海外找到对应他们的数据中心和相应的需要的一些高等级的云服务,我相信在未来时间里面GDS也会在海外布局我们云的平台,以及我们的服务能力,包括我们数据服务能力。
张礼立:我接着刚才陈总谈到的海外的战略,我们今天的战略在云数据中心部署是非常务实。其实我们也提出了一个非常世界级的战略目标,一个世界一个数据中心,未来在一个世界一个数据中心概念下当然不可能完全由GDS来承建,这是全世界一起共同合作,能够实现大家在任何企业,包括不同地域之间,推动地域经济、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上来讲这是一个生态链,所以基本上也是GDS的立家基本。
中国创新“先锋”企业系列报道 序号 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CEO/CTO 官方微博 公司产品/方向 1. 云适配 2012年 陈本峰
网站适配 2. 友友 2010年
姚宏宇
@友友微博 C、C++、Java产品研发
3. 聚合数据
2010年
左磊
@聚合数据 移动数据服务 4. Anchora 2009年 鲁为民
MoPaaS和InPaaS
5. 够快 2012年
蒋烁淼 @够快科技
云存储
6. 文思海辉
2012年 吴凯
@文思海辉 OpenStack公有云
7. 搜狐云 2011年 邱英波
SendCloud
8. 联想云存储 2009年 罗予晋
云存储 9. 南京讯之智 2012年 谢晚霞
大数据实时分析 10. 上海圣何赛 2012年
金剑
云管理、云存储
11. 国云科技
2010年
季统凯
@国云科技 云操作系统
12. SSO365 2012年 赵健
云安全、云身份认证
13. ClouDil云方案 2001年
叶滨 @世纪鼎利
通信运营商
14. 多备份
2013年 胡茂华
@木浪 云备份
15. 上海越诚软件 2011年 王炜
基于云的建站软件超市
16. 云智慧 2009年 殷晋 @监控宝 云监控、基于大数据APM 17. 深圳泽云 2012年 何巨彬
高性能存储系统 18. 深圳智冠 2004年 卢慧莉
手静脉生物识别、虚拟化 19. 北京沃安科技 2009年 曹学武 @沃安科技 移动视频技术提供商 20. 星环信息科技 2013年 孙元浩 @星环科技 大数据分析平台 21. 杭州数云 2011年 宣晓华 @杭州数云 数据挖掘
22. 红象云腾
2012年 童小军 @RedHadoop
基于Hadoop的大数据平台 23. APICloud 2013年 邹达 @APICloud 云API和端API
24. SequoiaDB
2012年 王涛 @SequoiaDB
大数据、云计算、No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