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诉讼再度考验中国通信企业海外拓展 马晓芳 从2003年轰动一时的思科起诉华为,到去年的诺基亚起诉苹果以及华为起诉摩托罗拉,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地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一次,开火的是爱立信,它的目标是中兴通讯。 4月1日,爱立信正式宣布在英国、意大利和德国对中兴通讯提起侵权诉讼,爱立信首席知识产权官卡希姆·阿法拉赫(Kasim Alfalahi)表示,中兴通讯侵犯了爱立信涉及2G和3G(即GSM和WCDMA)的一部分专利。 不过,昨天,中兴通讯IPR总监王海波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表示,中兴对爱立信突然发起诉讼感到“意外”,但他也指出,中兴目前拥有33000项专利申请,“按目前最坏的结果来看,也不会对中兴产生太大负面问题。”他说,中兴在3G和LTE上的整体准备有把握保证整体安全和平衡。 起诉背后 中兴通讯GSM&UMTS产品线总经理张建国介绍,从中兴接到的英国法院传票来看,此次爱立信起诉的是中兴的5款GSM手机。 不过记者了解到,爱立信除了向中兴要求相关的侵权赔偿之外,还计划请求英国、意大利和德国法院制止中兴的手机销售,此外还计划请求德国法庭制止中兴通讯某些网络基础设施的销售。 为何此次专利纠纷发生在爱立信和中兴之间?阿法拉赫表示,爱立信试图与中兴通讯敲定一项专利许可协议至少已有4年。“我们想尽各种办法,试图与中兴通讯签署一项协议,”他表示,“但他们拒绝签字,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请求法院维护我们的权利。” 不过中兴给记者提供了不同的说法。王海波说,可能在大众的眼中,4年的时间有点长,但专利授权涉及到很多商务问题以及不同国家对专利认定的观点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中兴在专利谈判中抱有充分诚意,高层也主动跟对方约谈,但在专利交叉许可方面,爱立信提出的有些条件比较苛刻,这对中兴的挑战很大。”王海波说。 按照中兴的说法,真正让双方从谈判桌走到法院是最近几天的风云突变。据介绍,3月28日,中兴高层与爱立信高层就专利交叉授权进行了友好认定,双方都认为协议可以签署,只是个别“小分歧”,对方需要跟总部进一步确认沟通。 中兴在会谈后开始积极准备协议文本,结果3月30日,爱立信回函称,双方存在分歧不同意签署协议,在中兴准备继续磋商的时候,爱立信于4月1日在英国、德国、意大利提出了起诉。 让中兴感到不解的是,爱立信起诉的产品是双方之前许可协议范围之内的产品,而不是双方存在分歧的产品,而且中兴认为,从准备诉讼到发起诉讼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准备,爱立信在短短两三天就拿出了几十页的起诉书,王海波认为,爱立信一方面在与中兴会谈,另一方面却在发起诉讼。 “从这些事实看,究竟是谁在拒绝签署协议?”王海波反问。他还进一步透露,在过去几年中,爱立信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兴进行市场干扰,因此,中兴指责爱立信破坏了和谈的诚信基础,“尽管中兴提出了抗议,但局面仍无改善。” 由于时差原因,爱立信方面未能联系到总部对此事进行进一步核实和回应,双方各执一词,事实的真相尚难下定论。 “目前全球绝大多数销售GSM或WCDMA标准产品的公司都经过了爱立信的授权。”爱立信有关人士介绍说,“迄今我们与业界厂商已经达成了超过90份专利授权协议,其中也包括其他中国主要厂商。” 从目前看来,中兴并不在爱立信的授权范围之内。中国通信企业虽然属于后起之秀,但早期技术积累不够丰厚,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中必然面临的风险之一。 专利纠纷背后 2003年,思科与华为之间沸沸扬扬的专利纠纷,思科虽然成功将华为挡在了美国市场之外,也让华为“一战成名”,得到全世界的关注。不过,不管是前不久华为对摩托罗拉的专利诉讼,还是爱立信对中兴的专利诉讼,都是中国通信企业在逐步壮大的过程中,不得不经历的“阵痛”。 终端是中兴近年来成长较快的业务板块,2010年,中兴的终端出货量达到9000万部,在总收入中的占比约为25%。虽然爱立信的起诉以终端开始,不过中信建投通信分析师戴春荣认为,爱立信此举并不是针对中兴终端设备,更多是借终端打击中兴,防止其在欧洲过快扩张,使其通信设备销售受到影响。 张建国认为,诉讼发生的背景是,中国通信企业在逐步壮大的过程中,使爱立信受到一定压力,并给其行业地位带来挑战。 张建国举例说,中兴于2007年研发了一款SDR产品,2008年上市,这款产品能兼容2G、3G和4G,最终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新一代软基站产品,全球出货量超过70万台。“这款产品从上市到现在,与爱立信跟中兴谈判专利授权的时间同步。”他说。 至于为什么这次的专利起诉发生在欧洲,王海波认为,这是由于这几个国家对权利人的保护比较重,同属欧盟国家,因此也是多个企业愿意在这些国家发起诉讼的重要原因。 而张建国进一步指出,中兴目前在欧洲的土耳其、罗马尼亚、匈牙利、比利时、德国、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开始了系统设备的商用,还有10个国家正式进行产品交付,涉及到与爱立信的竞争方面,张建国介绍说,虽然中兴通讯主要搬迁的是其他竞争对手,但是在德国、马来西亚、中国也搬迁了爱立信的基站设备多达1万多台,“这让爱立信受到一定压力。” 根据中兴财报,2010年,中兴欧美地区收入
同比增长50%,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提升至21%,首次成为中兴通讯海外收入比重最大区域。 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长期以来,爱立信在GSM和WCDMA专利方面确实拥有明显优势。对此,中兴并不否认。 中兴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中兴已经积累了33000项中国专利申请、6000多项国际专利申请,虽然中兴在传统GSM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储备较弱,但王海波认为,当前的主流已经不是GSM,而是3G和LTE。 中兴表示,截至2010年底,在LTE方面已经拥有235项基本专利申请,按照中兴之前公布的数据,中兴拥有LTE中7%的核心专利,已经成为4G市场的核心参与者之一。 王海波表示,爱立信目前在全球的产品销售也不可避免地涉及中兴专利,而且数量越来越大,“一方面,中兴不回避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会在充分考虑后,不排除采取适当行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友好谈判解决知识产权争端的大门始终敞开,也乐于与包括爱立信在内的同行,以达成交叉许可协议的方式获得共赢的局面。”
爱立信中兴专利战开火:谈不拢法庭见
时间: 2025-01-26 11:49:10
爱立信中兴专利战开火:谈不拢法庭见的相关文章
爱立信提出申诉要求禁售苹果产品,巨头专利战愈发激烈
上周末,爱立信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诉,要求向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苹果产品颁布禁售令,之前爱立信还向美国法院起诉苹果公司侵犯其41项专利,这两大巨头之间的专利战已越发激烈. 今年1月中旬之前,苹果一直向爱立信支付专利费,但由于两家公司续约失败,双方开始相互起诉,寻求通过法律途径裁定爱立信对基础技术索取版税是否公平合理.苹果在今年1月向美国加州北部地方法院提交诉状,指控爱立信在长期演进技术专利上收取了过高的专利费. 作为回应,爱立信向美国法庭提交了7份起诉书,又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了禁售苹果产品的
美裁定中兴诺基亚对InterDigital手机专利战胜诉
美裁定中兴诺基亚对InterDigital专利战胜诉[搜狐IT消息]6月14日,据路透社网站报道,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一名法官当地时间周五发布初步裁定称,诺基亚.中兴没有侵犯InterDigital的手机专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今年10月份就该案作出最终裁定.受此裁定影响,今天下午InterDigital股价曾一度重挫约9%.今天常规交易中,InterDigital股价下跌3.18美元(约合人民币19.56元),跌幅为 6.59%,报收于45.06美元(约合人民币277.13元).InterD
专利战方兴未艾
摘要: 苹果与三星的世纪专利大战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中国同业对天价索赔金额啧啧称奇之余,更惊讶于海外IT巨头围绕移动互联网竞争,运用专利战如此纯熟:赢输之间影响了企业命脉, 苹果与三星的世纪专利大战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中国同业对天价索赔金额啧啧称奇之余,更惊讶于海外IT巨头围绕移动互联网竞争,运用专利战如此纯熟:赢输之间影响了企业命脉,更搅动了行业格局.这或许是未来几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面临最大课题之一. 专利战方兴未艾 无论是北电的6000多项涉及LTE的专利组合以45亿美元的惊人价格被苹果.
高通吞逾60亿罚单 国内专利战或开打
摘要: 高通反垄断案终于尘埃落定. 国家发改委昨日对高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在经过14个月的调查后,依法作出60 .88亿元的罚款决定,同时责令高通公司立 高通反垄断案终于尘埃落定. 国家发改委昨日对高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在经过14个月的调查后,依法作出60 .88亿元的罚款决定,同时责令高通公司立即停止违法并即时生效.此次处罚也成为迄今中国反垄断最大的一笔罚款. 随着整改的进行,当初高通给予国内缺少专利 手机 厂商的保护伞将消失,未来这
通信业专利战真假相:商业利益争夺的遮羞布
本报记者 丘慧慧 实习记者 魏懿 深圳报道 就像是要去完成一个游戏的规定程序,4月8日,有中兴通讯(000063.SZ)人士透露,公司近日极有可能针对爱立信的知识产权诉讼实施反诉,"先从中国开始起诉,其它国家也不排除可能". 这一天,距离4月1日爱立信宣布在英.意.德三国对中兴通讯提起知识产权诉讼仅仅过去了6天.其间,中兴虽然明确表示就此前双方还未达成的专利许可谈判仍然"持欢迎态度",但同时亦表露了"迎战"的姿态."如果能在诉讼中胜诉,
电信设备商专利战真假相:商业诉讼成常态
丘慧慧 魏懿 深圳报道 就像是要去完成一个游戏的规定程序,4月8日,有中兴通讯(000063.SZ)人士透露,公司近日极有可能针对爱立信的知识产权诉讼实施反诉,"先从中国开始起诉,其它国家也不排除可能". 这一天,距离4月1日爱立信宣布在英.意.德三国对中兴通讯提起知识产权诉讼仅仅过去了6天.其间,中兴虽然明确表示就此前双方还未达成的专利许可谈判仍然"持欢迎态度",但同时亦表露了"迎战"的姿态."如果能在诉讼中胜诉,我认为更有建设性意义
热衷专利PK?各巨头专利战或已成常态
苹果与三星之间旷日持久的专利战在2012年的最后时段内终于告一段落,到了2013年3月.这场世纪大战最终以三星将向苹果支付5.989亿美元,而宣告结束.在这场拉锯战中,双方倾尽全力,最后苹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也正是在这场专利战中,这两家公司却并没有真正获益. 而即便是胜利一方的苹果,在市场上却显示了不少疲态,旗下最新的iPhone 5销量不尽如人意,那么这种专利战真正保护了谁?对市场,对企业,对消费者,这种专利拉锯争夺战是否有利? 从局部到世界大战 众所周知,IT产业
中外专利战攻守易位,华为的葵花宝典是啥?
中国手机厂商专利被动的局面正在改变.继华为在中美两地向三星提起专利诉讼后,三星方面日前也做出了专利反攻,这也是中外手机厂商首次上演技术专利对打.双方的专利战,现阶段还未波及双方企业的正常经营,对于华为与三星的专利纠纷,业内专家预计最终会以和解收场,并指出在这场专利纠纷上,三星更多是出于防御的考量,而华为则是希望通过专利战与三星达成专利交叉协议,提前消除未来发展隐患,进而向三星.苹果的市场地位发起冲锋. 互诉8050万元 面对华为的起诉,三星方面最终选择同样以专利起诉的方式来应对.日前,三星正式在
华为与爱立信续签专利交叉许可:尊重知识产权才能领导行业
华为周四宣布,与爱立信续签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两家公司包括GSM.UMTS及LTE蜂窝标准在内的无线通信标准相关基本专利. 企业要追求发展,必须尊重知识产权,无论自己还是他人的.尤其在中国企业纷纷追求国际化的今天,对专利的态度将决定一家企业究竟能够"走多远".华为能够从跟随者蜕变为领导者,以及如今的专利巨人,显然与其一贯倡导知识产权保护及有偿共享技术创新密不可分,堪为其他企业榜样. 华为与爱立信续签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都许可对方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自身持有的标准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