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再融资的具体方式还没有确定,不过我们希望,能够带有资产整合的概念。”7日,天坛生物(600161)董秘张翼对记者表示。 6日,天坛生物公告称,因公司拟讨论再融资事宜,公司股票自5月6日起停牌,待相关事项明确后复牌。 天坛生物是国内疫苗生产企业,由大型央企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下称中生集团)旗下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重组、剥离、改制而成。作为中生集团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平台,天坛生物一直被业界认为有整体上市预期。此次讨论再融资,引发市场关于中生集团整体上市的猜想。 再融资事宜 今年以来,天坛生物股价从最高52元一路跌至最低价17元,成为A股市场上最黯淡的股票之一。5月5日,天坛生物封
涨停收盘。 张翼对记者表示,再融资是公司一直以来的打算,一项最主要的资金用途就是在北京大兴建设新产区,扩大产能和投产一些优势品种。 2月23日,公司公告,已经通过竞拍方式,取得了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两块工业用地国有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总面积为102315平方米,成交价为5405.34万元。 4月,天坛生物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正式签约。该基地项目占地面积约208亩,总投资额3.4亿元。项目建成后,天坛生物将把上市公司总部也迁至生物医药基地。 “这个项目至少需要10个亿的资金,靠自有资金绝对不能解决。”张翼说。 他表示,目前再融资的具体方案还没有最终确定,是公开增发还是定向增发,抑或是配股或发债权等其他方式,目前还在讨论中。 “如果讨论下来,融资方案不可行,就会很快复牌。如果可行,要确定方案之后再复牌,估计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他进一步解释。 此次再融资,除了为上述大型生产基地募资外,天坛生物是否还有向大股东购买资产的打算? “有收购资产的考虑,但是还不确定。”张翼表示,公司希望在融资中能够带有整合的概念,一直以来也在寻找相关的合适资产。如果有合适的项目,条件也成熟了,“能做就一起做。” 去年8月,天坛生物曾公告称,大股东中生集团将在未来12个月内,采用定向增发、收购资产及吸引合并等方式逐步整合集团系统内部业务、优化资源配置。 但张翼强调,整合和整体上市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 整体上市预期 一直以来,中生集团借天坛生物整体上市的预期一直存在。 中国生物技术集团下属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别位于上海、武汉、成都、兰州、长春和北京,主要从事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三大类生物制剂。中国90%的计划疫苗出自中生集团。 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六大所中,上海所的实力最强,其次是兰州所和成都所,这三大所为中生集团2个亿的净利润贡献了80%以上。而北京所和长春所的实力则相对较弱。 值得一提的是,六大所是历史上计划苗时代按地域条块分割的产物,内部同业竞争造成了科研、人才、生产、营销的资源浪费,削弱了中生集团的整体实力。虽然中生集团经过内部协调,已减少了部分内耗,比如六大所之间已基本消除对一类疫苗(计划苗)的价格竞争,对二类疫苗(有价苗)的竞争已有所遏制,但力度还远远不够。 “这是老国企的问题,历史原因造成的,只能逐步去解决。”该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于六大所的疫苗、血制品资产整合,已经讨论了很久,但困难也很多。一方面整体上市过程中涉及不良资产剥离和一些资产重组的问题,推进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六大所之间各有各自的利益,上生所一度还有自己去IPO的思路,整合难度较大。 2007年7月,天坛生物原第一大股东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将手中持有的18315万国有限售流通股无偿划转至公司实际控制人中生集团。中生集团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控股股东,也是天坛生物的最终控制人。此次无偿划拨后,天坛生物由中生集团的“孙公司”升辈到“子公司”。中生集团也持股56.27%成为天坛生物第一大股东。这次股权变更普遍被外界理解为中生集团的整体上市第一步。但此后具体资产注入的事宜并没有继续推进。 天坛生物曾在年报中披露:在过去的一年中,中生集团为所属企业整合和改制做了许多工作,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作为长期的战略规划,中生集团将积极稳妥地推进系统内部的资产和业务整合工作。 招商证券首席医药行业分析师张明芳认为,短时间内整体上市方案难以出台,进程也不易预测。
天坛生物再次融资引发中生集团整体上市猜想
时间: 2024-11-03 22:30:25
天坛生物再次融资引发中生集团整体上市猜想的相关文章
中生集团赴港上市启动天坛生物注资预期将落空
"改制后的中生股份,计划是到香港上市,成为国药集团内部第二个国控."11月2日,国药集团内部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简称"中生集团")改制更名为中生股份后,将成为国药集团旗下做大做强生物制药的旗舰平台,赴港上市后的目标是成为世界性的生物制药企业. 而如果中生集团境外整体上市,旗下子公司天坛生物(600161.SH)原先资产注入的预期将会落空.对于这一点,上述人士评价说,中生集团并入国药集团之后,必然要依照集团的整体思路进行整合,而新的整合路径也&q
接受环保核查中钢集团整体上市正步入冲刺阶段
中钢集团整体上市正进入冲刺阶段.记者昨日获悉,环境保护部正在对中钢集团为上市发起设立的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上市环保核查,若核查通过,中国中钢则可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 身为中国钢铁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和产品代理领域举足轻重的"航母",中钢集团上市的消息和言论一直甚多. 由于中钢集团旗下上市资源丰富,主营磁性材料的中钢天源和主营炭素的ST吉炭一度被猜测成为公司整体上市的借壳对象,两家公司的股票还经历过爆炒.2007年2月,中钢集团通过ST吉碳和中钢天源同时发布澄清公告,称中钢集团除了上
中钢集团加速上市步伐拟先A后H模式融资150亿
"长江"办是中国中钢集团公司(简称"中钢集团",英文简称Sinosteel)内部最近最忙碌的部门,而"长江"项目也在中钢高层的谈话中不断出现. "'长江'是我们对中钢集团A股上市计划的代号."知情人士称:"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项目将在今年10月左右完成." 期望登陆国内A股,是中钢集团在两年多前就已经开始筹划的大事.收购的资本支出在前,待建的百亿项目在后,中钢集团已经加速在A股上市的步伐. 代号"
哈药股份复牌涨4.2%医药集团整体上市加速
昨日,停牌5个交易日的哈药股份(600664.SH)和三精制药(600829.SH)复牌,二者在开盘不久的涨幅分别达到了9%和8%.截至收盘,哈药股份涨4.2%至9.68元,三精制药涨1.22%至12.49元.随着哈药集团重组不断推进,国内大型医药集团整体上市驶上"快车道". 哈药股份16日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通过了证监会并购重组委的审核. 今年2月16日,哈药股份公布重组方案,哈药股份向哈药集团非公开发行股份,收购哈药集团所持生物工程公司标的资产和三精制药标的资
中钢集团拟年内登陆A股募资将实施矿产资源开发
目前,中钢集团的定位是中国最大钢铁服务商,很多钢厂可能会随着钢材价格波动或者市场的变化退出市场,但为整个钢铁行业服务却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不仅可以有国内的钢厂客户,还可以拓展国际钢厂客户 中国最大钢铁服务商中钢集团拟年内完成在国内A股的上市,并择机登陆H股.这是昨天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透露的.上市后,中钢还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并打造为钢铁企业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此前,曾有报道称,中钢集团计划通过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15亿美元,IPO可能是A股和H股同时上市,也可能是先A
中钢集团海外并购加速整体上市工作正稳步推进
昨日,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总裁黄天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要约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公司的行动总体感到乐观,因为中钢提高了报价且得到了董事会的支持.据记者了解,目前中钢的整体上市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但还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 据悉,6月5日是中钢收购中西部矿业公司的最后截止日期.黄天文表示,虽然中钢对完成收购较为乐观,也不排除期间发生新的变化.对于中国企业收购新兴澳大利亚铁矿石公司FMG的说法,黄天文表示,不排除中钢收购FMG的可能性,中钢与FMG就有关项目合作一直有接触."目前中钢的海外并购主
“并购大王”任建新:中化集团不会整体上市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从"一万元借款"起家创办民营企业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蓝星集团),到组建国有大型企业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集团),任建新整整等了20年.他也完成了由民营老板到国企高管的身份转变,走了一条与同时代其他民营企业家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 短短5年间,任建新"掌舵"的中化集团资产总额已由229.6亿元增至1586亿元,在全球化工公司100强中排名第19位,位列中国500强第28位.不过,任建新眼中的中化集团还是一家大而不强.大而不
中钢集团拟年中完成A股整体上市将筹资逾100亿元
中钢集团的整体上市步伐正在加速.中钢集团股份公司拟于3月成立,计划在6.7月份先完成A股上市工作.这是记者昨日从中钢集团与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中钢模式研究>课题启动仪式上获得的信息. 中钢集团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有关股份公司成立的相关手续均在报批之中,中钢集团已申请豁免了上市公司在上市前"需连续三年持续盈利"的要求.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审计.产权评估及地产物业的打包评估工作.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中钢集团将先在A股上市筹资规模在100亿至200亿元间
选择有利时机中再集团计划实现境内外整体上市
中再集团新任董事长刘丰近日表示,目前集团公司改革的目标是,改革经营机制,实现有效益增长,创造条件并选择有利时机实现公司在境内外整体上市. 刘丰表示,要在已完成注资改制的基础上,按照改革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再集团三会的作用,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审慎的会计.财务制度,加强信息披露,提高经营管理透明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和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优化集团盈利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为核心,坚持公司价值最大化方针,保持业务增长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要根据资本市场变化和公司经营实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