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人考试过山车百里挑一

此次的30余名优胜者中,一位来自兴业证券。业内流传着她的备考故事。“每天头悬梁,锥刺股,读到凌晨五点,睡三小时再上班、做项目,两个月不间断。而且,两年没有公休,所有假期集中在考试前,做突击复习。”其同事说。  本报记者 韩玮 发自上海  2010年12月26日,全国保荐代表人(即推荐企业上市的证券公司所派代表)胜任能力考试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举行,分为证券综合知识和投资银行业务两科,3183人报考,2944人参考,最后“单科至少50分,两科总分不低于120分”的合格者31人,通过率仅为1.05%。  分数一出,大家哗然,与7年前保荐人考试刚刚推出时接近40%的通过率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不少投行人士质疑,保荐人考试通过率起伏如此之大,暗含人为调控的因素,而在近期证监会力主加强保荐代表人(下简称“保代” )监管的背景下,利剑所指正是投行乱象。只是,措施治标难治本。  百里挑一  2011年1月6日,放榜日,得知成绩的南方某证券投行部经理张力行半天没回过神来,随后,又有些自责,“真是对不住老婆和孩子。”为了通过这场考试,张半年里少洗了不少碗,而且,常常前一分钟还在修改某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后一分钟就去瞄几眼证券法条。不过,张不仅二度落败,而且考分较去年还差了一大截。  2004年,借鉴加拿大和香港等地的做法,中国引入保代制度,寄望通过公司的持续性辅导监督,提高项目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而一年一度的资格考试为保代的入行门槛,报考者仅限证券公司投行及固定收益部的投行业务工作者,并具有两年工作经验。截至2009年6月,该考试的历次通过率分别为40%、9%、5%、10%、18%和24%,随后,“过山车”般地滑至2010年的最低点。  “除了已经绝望的,90%以上的条件符合者都会报考,直至考中。”张力行说。因为,一旦通过考试并顺利注册,投行“小兵”将实现事业上的“龙门跃”,进入月薪百万的“金字塔顶”。但登顶,绝非易事。  此次的30余名优胜者中,一位来自兴业证券。业内流传着她的备考故事。“每天头悬梁,锥刺股,读到凌晨五点,睡三小时再上班、做项目,两个月不间断。而且,两年没有公休,所有假期集中在考试前,做突击复习。”其同事说。  “出题者水平太高了。这次的两张卷子,计算量大,题干又长又绕,而且,以前的20分单选‘送分题’也取消了,我至少有二十多题来不及答。”从交卷起,张力行就明白自己半年的努力已付诸东流,计划今年尽早准备,除了记住累计2000多页的法律法条,还要重点复习实务案例。  “2004年的第一考,由于市场上尚无保代,证监会提高报考门槛,放低考试难度,限定参考者必须具有项目经历,使其通过后便可直接注册。此后,门槛稍降,难度多变。2009年通过人数创新高曾被解读为推进IPO的积极信号,而去年难度很大是因为题型突变,业务类题比重大增。”2009年通过考试的保代陈翔告诉记者。  “并不存在‘刻意调节保代供给数量’的问题。考试方向的调整,主要是针对市场反映‘新投行会考试但不会业务,老投行有经验但不懂考试’的情况。”一位证监会人士如是分析道。在他看来,此次报考人员中,从业不满三年者1210人,占比41%,而31%的考生工作三至四年。实务经验不够丰富,是致使通过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一定程度上,实务型考查点很难准备,只有做过某一类型项目的应考者才会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以陈翔之见,如果保代考试按此法调整,那么,高难度、低通过率可能成为常态。  保荐乱象  “以后,保代可能越来越不值钱了。”在第一代保代、信达证券的徐总看来,1.05%通过率的背后,保代队伍已迅速拓展,不再是曾经的稀缺资源。据证监会公布,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保代1618人,未注册的准保代1172名。  事实上,随着IPO重新放闸,
项目需求督促保代扩容,而这支队伍也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2010年6月,国信证券原投行四部总经理李绍武因违规参股待上市公司而被除名。广发证券保代杨光、付竹未能“勤勉尽责”,导致招股说明书与实际情况不符,被证监会“监管谈话”。8月,华泰证券原投行部执行董事安雪梅涉嫌投行腐败,负案潜逃。9月则曝出招商证券前保代周凯未对首单IPO桂林三金尽责督导。而原定12月17日登陆中小板的胜景山河在上市前夜被揭造假,保荐单位平安证券陷入诚信危机。  “种种乱象与目前的投行环境不无关联。”陈翔告诉记者,“跟项目,非常苦。如果督导的公司凑巧在某个犄角旮旯的乡村,那么,不仅要频繁出差,而且常常一呆就是几个月,这种强度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  “别说勤勉尽责,据我所知,不少中小券商的保代,纯粹混日子,就算你给80万,他也懒得在项目上签大名。”陈剖析道,保代考试,数千人挤独木桥,不少人的每次备考历程均超过半年,甚至屡考屡败。“等拿到一纸通过书,他们想,‘吃了这么多苦,不要再为项目所累,反正公司只有四五个保代,少了我,保荐资格也没了;要是公司赶人,正好,我还可以拿几百万转会费’。”陈说。  据介绍,目前,大型券商多为项目主导型,即,为项目贡献越多,收入越多,项目签字费只是其中之一,而不少中小券商则是人才主导型,旗下的保代即便不接任何项目,甚至敷衍了事,照样收获百万年薪。因为,掌握更多保代资源即意味着券商拥有更多推荐企业上市的通道。  一定程度上,如此环境助长了应试重于业务的行业风气。“我们所里确实有些年轻人,上班也不怎么干活,一直在念书,准备考试,往年硬背法条或许还有用,今年就难了。” 北方一家证券的副总裁对记者坦言,对于上班读书之怪现象,自己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他看来,市场指责保代“荐”而不“保”,甚至纯属“忽悠”,作为其监管上级,证监会一直希望有所作为。此次,会里表示要从选拔、准入方面促进制度建设,优化准入准则和选拔机制。  与此同时,2010年12月1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保荐代表人尽职调查情况问核程序的审核指引》。其中要求,今后的每一个IPO项目,保代必须针对发行人的37个核查项目逐一“签字画押”。  此外,按照该机制设计,保荐机构报送公司材料后,审核人员将约见保代,具体询问调查情况,包括是否走访工商、海关、税务等监管部门、原料供应商以及产品销售客户,诉讼事项是否曾到当地法院调查,等等。  罚不得的金领  保代作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充实资本市场肌理的源头之一,一直是证监会重点监管的对象。但令人不解的是,对于这批金融人才,证监会素来“管得”,却“罚”不得。  2004年7月,中小板首批公司之一的江苏琼花,上市仅10个交易日就曝出丑闻,其招股说明书隐瞒了3笔亏损国债的投资记录。对于该项目的保代,尽管要求其担责的舆论呼声很高,但证监会态度温和,未施以重罚。此后,上市公司造假丑闻屡屡见诸报端,但鲜有保代因此遭受惩处。直至2009年9月,证监会才首度处理三名保代,原因却是虚报、瞒报职业经历,而非业务违规。  目前,按照证监会2004年发布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承担保荐责任的主要方式为“冷静期处理”,即,如果保荐机构、保代违规,证监会自确认之日起三个月内不再受理该机构的推荐,六个月内不受理该保代负责的推荐。  尽管《证券法》对保代的违规处罚更为严厉,但均推定为行政责任,不涉及民事、刑事追责。但对照香港,港交所对违规保代采取私下谴责、公开谴责、声明其为不可接受人士等手段,若后者触犯《证券及期货条例》,更有面临刑事指控的可能。  “签字画押、约见问核,证监局的一些操作,是积极、正面的。但目前的关键是法律责任追究不够。”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告诉记者,当下,一旦出了问题,券商为了通道不敢罚,或者,与保代动辄百万的年薪相比,罚金不过九牛一毛,不足为惧。此外,一些券商推荐企业上市,并非靠保代“单打独斗”,而是由四五个人的内控体系负责。但事后追查一般点到券商为止,内控体系中的责任追究往往是一笔糊涂账。  “加大力度查证、处罚”,这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子衡博士开出的药方,但在他看来,更应该从市场角度考虑对策。“假如我是投资者,我以及市场的利益因投行腐败受到伤害,那么,摘掉一个保代的资格,市场就会恢复吗?”周对记者建议,一旦发现上市公司存在PE腐败,那么,这家公司就应该退市。如此之后,违规成本、难度大大增加,那么,上市公司也就不再愿为配合创投、券商等中介而突击入股。  当监管层和学界不断为漏水的保代制度“打补丁”时,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位高层管理者则对记者谈到自己的忧虑。“保代,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为市场增加信用度。但目前我的感觉是,政府通过保代考试将自己的信用押在保代制度的后面,换言之,这不是市场信用,而是政府透支公共信用作为担保。当保代陷入诚信危机,甚至,公共信用垮了,那么,怎么办?”  对此,有学者指出,保荐和承销业务都应被取消。在当前发行审批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推荐机构是市场“三高”(高溢价发行、高比例超募、资产高评估)的直接推手。但无法预测的是,没有保代之后,市场又会何去何从?

时间: 2024-09-10 21:34:44

保荐人考试过山车百里挑一的相关文章

2010年保荐人考试通过率仅1.05%管理层拟推动问核程序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颖桦 1.05%,这是1月6日下午证监会公告的2010年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结果,该通过率创历年新低. 一年一度的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于2010年12月26日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同时举行,近三千名投行人员参加了考试.该次考试3183人报考,两科都参加考试的人数为2944人,通过考试人数仅为31人. 这意味着,在这场于圣诞节进行的"中国最值钱"考试中,绝大多数投行"小兵"都没有收到这份圣诞礼物. 与此同时,证监会正在推动保代人问核程序,已在各证

分析老站排名如过山车的真实原因

大家好,我是石头.在做企业站优化的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棘手的难题,比如常见的老站优化,其关键词排名总是如过山车一般,十分不稳定.今天排名是前三页,明天可能就掉到了100名之外,这中间的落差可能是几十名,这样的情况让我们这些SEO人十分蛋疼,但一时间又很难找到真正的原因所在,其实大部分SEO问题都很难找到是什么原因,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经验和现有的数据,做一些猜测和分析.以"齿辊式破碎机"这个关键词为例,笔者的一个企业站就是排名如过山车一般,为什么老站排名还没有新站稳定呢? 第一:分

HDU2063-过山车

过山车 Time Limit: 1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hers) Total Submission(s): 10683    Accepted Submission(s): 4699 Problem Description RPG girls今天和大家一起去游乐场玩,终于可以坐上梦寐以求的过山车了.可是,过山车的每一排只有两个座位,而且还有条不成文的规矩, 就是每个女生必须找个个男生做p

hdu 2063 过山车

click here ~~ Problem Description RPG girls今天和大家一起去游乐场玩,终于可以坐上梦寐以求的过山车了.可是,过山车的每一排只有两个座位,而且还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每个女生必须找个个男生做partner和她同坐.但是,每个女孩都有各自的想法,举个例子把,Rabbit只愿意和XHD或PQK做partner,Grass只愿意和linle或LL做partner,PrincessSnow愿意和水域浪子或伪酷儿做partner.考虑到经费问题,boss刘决定只让找

陌陌COO王力访谈实录:当股价在过山车时 我们在想什么?

陌陌公司创始成员.COO王力 陌陌5周年庆典在近期举行,那时候公司全员700多人集体飞赴巴厘岛,这是一次"土豪式"的庆祝. 但对于陌陌公司,或者它的投资者而言,这算不上高歌猛进的一年.在华尔街交易市场上,陌陌股价一度在春节期间跌至6美元,此后又在移动直播热潮里回涨到24美元,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跌宕. 无论内部还是公开场合,"选择大于努力"是陌陌创始人唐岩在分享陌陌经验时最常用的话,在陌陌的第5年里,对于视频大方向上的成功选择,再次让公司渡过险滩急流. 对于这家年轻

一只口罩的资本过山车游戏:PM2.5背后大商机

朝美日化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林焰峰的手机隔几分钟 就会响一次,屏幕上显示的号码来自全国各地. 两个多月前,林焰峰从气象部门得知,2011年是个暖冬,他的 日程安排表中,很轻松地腾出了不少空余时间,却没想到12月初的PM2.5事件让口罩销量增长了100%.瞅准PM2.5商机希望趁机入市的人络绎不绝地闯入朝美的客户名单,有些人一个月前还在做软件开发,这个当口已经迅速入门做起了口罩经销商. 被打爆的手机,开足马力的生产线,全国各地雪片般飞来的陌生订单--这一切,对林焰峰来说,熟悉中又带些陌生. 2003

微软员工:与纳德拉共事,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自从萨特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2014年初接任微软掌门人以来,微软的员工们感觉就像在坐过山车一样刺激.纳德拉主持进行了数次裁员,包括在2014年裁掉了1.8万人和之后陆陆续续又裁掉了数千人. 另一方面,纳德拉也改变了微软的企业文化.好斗的敌视心态没了,可怕的员工审查系统没了,公司也不再过分执着于Windows系统. 纳德拉执掌的微软本月又做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公司宣布将以26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LinkedIn.不管怎么说,员工们还是喜欢纳德拉领导的新微软.在求职网站Glas

陌陌股价过山车背后隐藏了什么?

日前,陌陌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从财报数字看,陌陌的业绩相当不错.陌陌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大增319%至1.57亿美元,超出此前预期的1.31亿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每股收益24美分,远远超过分析师估计的14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为每股收益2美分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有意思的是,陌陌的股价没有随着财报一路高歌,反而走出了一个过山车的走势,盘前的大涨逾10%,但是盘中走弱,收盘跌了近13%,第二天才企稳. 为何财报大好,陌陌的股价却走出来过山车的走势?陌陌的未来又会如何发展呢? 一.过山车走势是投机炒

陌陌股价上演过山车行情:从大涨10%到暴跌13%

北京时间11月9日消息,据外媒报道,陌陌在美股周二盘前发布该公司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和盈利均大幅飙升.但是对于这份财报是否超出预期,市场却看法不一,促使其股价上演过山车行情,从盘前的大涨逾10%到收盘暴跌近13%. 得益于视频直播业务飞速发展,陌陌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大增319%至1.57亿美元,超出此前预期的1.31亿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每股收益24美分,去年同期为每股收益2美分. 这似乎远超一致预期的每股收益14美分.但是,虽然汤森路透最初的预期是每股盈利12美分,该机构此后又将预期调整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