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太会表达的人,最好的证明就是别人可以说圆了的话,我通常说急了。但我又是一个表达欲挺强的人,我经常“不三思”的把一些不满表达出来,尤其是工作上,常常也会有不太好的结果发生。现在夜深人静,我想把这段时间的思考,和大家分享出来。
《我心中有一个产品在生长》,这是一个很文艺的标题,换个说法应该是:我们正在做的这款产品,在我心中是什么样的。这就好理解多了。我想它至少要具备两点气质:极简、有爱。
移动互联网领域同样面临“产能过剩”……不要让极简成为一种口号
首先是极简。所谓极简,包括干净、耐看、易用……展开说,如果稍微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越是成功的产品,越干净,不仅UI设计干净,产品功能设计也非常干净。比如我一直坚持的扁平风格,结构设计上,让每个交互界面做到重点突出,尽量有一个功能,不让用户有过多选择。耐看则是移动互联网产品交互体验上最基本的原则,谁不希望自己的用户,每天看它几分钟、十几分钟、几十分钟呢?至于易用,则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设计上,还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实现上,易用也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引导简单,一个是操作舒适。前者考验我们的设计能力,后者则考验产品的性能(更为根本)。
我记得在上一个版本开发之前,我曾经和开发同事讨论过一个细节的体验:虽然同样是IM产品,但我们的消息列表页的刷新速度与微信的刷新速度有明显差异,除此还体现在群设置界面,平铺头像那一部分上下滑动时的加载体验。刚提出时,恒兵也以为没什么问题,但简单对比之后,确实有明显差异。好在恒兵很快将原因找到了。目前这两方面的体验和微信已经没什么差异了。话说到这,并不是照搬微信,而是对我们一款产品的重要功能的体验负责。
我一直以为,目前阶段,功能本身不重要,能否将功能,植入到用户使用的场景中,并且把体验做到极致,才是能不能成功的关键。移动互联网发展了四五年,我相信同类需求、同类功能的产品,都有很多团队在同时开发,同时瞄准。但能做成的却寥寥无几。这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核心的还是产品本身。
所以我本人最看重的,并不是功能做完了,技术实现了。而是“性能”如何,是否加载“够快”、“切换够流畅”,这才是我真正关心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拖拉机和轿车,都能将一个人送到100公里之外的目的地,但二者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以前,我们经常听传统行业提“产能过剩”这个词,其实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又何尝不是“产能过剩”呢?所以,仅仅是“做完一款产品”,只代表一个管理松散、目标模糊的团队的KPI意义。当然,我们团队越来越重视产品本身了,大家讨论问题越来越激烈了,这是好事儿。因为我是一个从来不相信稍微努力就能成功的人,因为非常非常努力的失败者比比皆是。
另外,抛开产品设计,从用户本身说“极简”,也非常好理解,我一直以为,我们的目标用户,是一群压力非常大,包袱非常重,又渴望向上的商务人士,他们每天要免费非常复杂、繁重的工作压力、社交压力、生活压力,还有更高层面的梦想压力。如果我们的产品,仅仅是还原了他们的场景,把需求搬到线上来实现,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在“线上化”的过程中,把一些不必要的功能砍掉,这样才是真正为用户解决问题。往大了说,创新也不过如此,我们看看身边那些令人激动的创新的案例,无不是把不太好的变得相对更好了。创新在本质上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变得更好。
所以,当我们提到极简的时候,绝不仅仅是设计上的个人喜好,更是对操作体验、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才得出的结论。否则,极简只会成为一种口号。
既要让用户感到有爱,更要让我们每个人发自内心地爱这款产品
其次是有爱。在我理解中,有爱的产品应该是包涵两种内容:一方面,是用户觉得有爱,比如界面清爽、文案不装、细节生动等等;另一方面,是团队的每个人对产品要有爱。要把产品真正当成自己的项目,甚至王小川说搜狗是他自己的孩子这样去看待也不为过。我相信一个对产品有爱的团队,肯定不能容忍用户体验不好,不能容忍产品有BUG,跟每0.001秒的加速速度较真,即便技术有瓶颈,在体验的想象空间上,也不会有瓶颈。古语云:止于至善,而做产品,至善应该是一个态度上的底线。
长期以来,我们团队在产品上迟迟找不到成就感,一方面和公司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我们自己有关,而且后者是更为重要的。虽然公司在互联网感觉上弱了一些,但也恰恰因此给我们做产品的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我们为什么没有争取到,利用好呢?这是值得反思的,包括我们正在做的项目,为什么前后超过一年,反而一度出现越做越疲的现象。甚至很多人开始单纯把自己的产品当成一项PKI意义上的工作去做,而不是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
当然,主要是项目负责人与产品经理的原因,但如果严格一点,一个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应该热爱他自己的产品,否则,他也不适合留在这个团队。所以,我非常希望看到我们的同事,在家里,出租车上,电梯里,甚至蹲厕所,都在体验我们的产品,随时发现不好的用户体验,随时汇总,解决掉,这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团队所应保持的状态。
一个月前,我在虎嗅写了一篇《新浪微博,还有机会变好吗?》,引起了一些讨论。其实,文章中有很多观点,都是我对我们项目的思考,只不过换个角度,借用新浪微博表达出来了。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新浪微博正在变成一款“无爱的产品”。而我认为,产品一旦无爱,将毫无希望。新浪微博目前的体验就是普通用户找不到位置,产品经理盲目增加很多体验奇差的功能,“发布微博”“查看微博”这一核心功能的体验,却一直没有得到显著提升。
在这里多介绍另外一个款产品,也就是一年前被Facebook收购时非常火爆的Instagram,这是一款非常非常棒的软件,非常简洁,快速登陆,能在几秒钟之内选好效果做完分享。它的核心的理念是第一时间让用户在几十秒钟之内完成一个很流畅的漂亮照片分享过程。前几天,我还特意和我们的产品设计与UI设计同事提到了这款软件。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在一件事上,选择一个特别犀利的切入点,并将体验做到极致。我想,一款精致又能解决问题的产品,放在用户面前,一定是“有爱”的。这应该也是未来互联网产品的一大趋势,不仅小快灵,还应该精。
《私人订制》前期在口碑上的失控,值得每个产品人思考
说到这,各位可以重新理解标题——“我心中有一个产品在生长”的含义了。我没有把我们这款产品具体的功能说出来,而是分享了我心中对于产品本身的理解与期待,我也非常希望,这能够成为的团队的一种追求。回归我们的项目,我们不但要为用户提供高效的信息传递工具,还要为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轻松、生动、简单等愉悦的体验。(因为很多产品,虽然解决了问题,但用户在过程中的非常累,这也是我们应该极力为用户改善的地方)。
我也要重点说一下“生长”二字,我是特别喜欢这两个字,一是它让我觉得是动态的,发展的,进步的,也就是有生命力的,能预期更远的。今天我们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埋下一颗种子,让它发芽,生长,用户的反馈就好比浇水、施肥,然后不断的壮大。所以,我们做这款产品的过程中,有两个决定性因素,一是决定做这款产品,也就是埋下这颗种子,确保无论如何它是活的,会变成一棵树。但另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细节体验,它能决定这棵树苗长多高,多漂亮,活多久。
既然提到细节,我再和大家分享最后一点,也是我发现,很多团队经常混淆的几个观点:
一是误以为快速发版就没必要太在意细节体验,甚至可以有一些BUG出现,这是非常愚蠢的。因为只要产品生下来,就将进入一个口碑传播的通道,用户口中的好与坏,通常被一些细节体验所决定。另外,我们用来内测的第一批用户很多都是专业人士,他们的能量与热情更是不应该被轻易浪费。十个人发朋友圈推荐你的产品,与100个人,对你的产品一笑而过,其结果天壤之别。举正在热映的《私人定制》为例,我在昨天也看了,其实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差,甚至我也觉得这是一部很值得思考的片子,一个新的类型。但大家看看,前几日铺天盖地的差评,是多么危险?华谊在这件事儿上,处理得还是草率了。所以口碑失控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创新工场汪华说过一句我非常认同的观点:用户是用来测试产品方向和功能的,不是帮你DEBUG的。发布有明显bug的产品等于自掘坟墓。所以,这也回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快速发布产品和把产品做好是不冲突的。千万不要以为,快速发布,就是“速度第一,其他的以后再说”。当然,目前的竞争趋势,确实对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要求越来越高。好在目前我们这一版正和通相对简单,主功能突出,在这方面应该会好处理些。
二是盲目追求完美是很危险的,完美不应该是大而全,而是在关键点上做到完美。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打磨需求痛点,打磨产品原型,打磨交互体验,不断的做减法。这也是我们上一阶段工作给我留下的最大的教训。所以,无论我们如何选择,都应该快速做出一个选择。千万不能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
加入这个项目以来,我非常开心看到每个人的进步,不只是能力的提升,对产品理解的提升,还有投入度的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王褀总曾经说过一句话,优秀的员工,不仅有专业能力,还有投入度。我们目前来看,后者更迫切,我们公司虽然是创业公司,但内部并不太像一个创业的氛围。我希望这不要影响大家,不会让大家降低自己的标准与初衷,如果你当初加入公司,就是为了创造一种成就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奇迹,那我相信,眼前的项目是非常好的机会。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12年6月份,一个人从深圳飞到北京,来公司谈入职的事儿,我看着google中国,看着网易搜狐,又去中关村看了看新浪、微软,去上地看了看百度,也包括去虎嗅、雪球这样的初创团队看了看。我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直到现在。
也希望大家都能回忆一下来到公司的初衷,是为了工资?职务?氛围?还是为了能做出一番事业,改变一些东西。包括我们也可以回忆一下我们做这款产品的初衷,是为了KPI,为了工作本身,还是因为某些希望一直在内心生长?
何川,2013/12/21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