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建立与扩张,一个所谓的"信息社会"似乎悄然而至,"数字化"虽然没有真正到达生活方式的层面,但"数字化"的产品不仅自身更新换代迅速,而且对传统产品的影响与改造同样迅速与深刻。信息是非物质的,信息社会实际上就是所谓的"非物质社会"。对于设计而言,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首先使传统设计本身成为改造的对象;电脑作为一种方便而且理想的设计工具,导致设计手段、方法、过程等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开始迈入"数字化"的设计时代;另一方面,设计从范围、定义、本质、功能及教育诸方面,也开始发生重要的变革。
非物质理论的兴起即是变革的内容之一,非物质设计是相对于物质设计而言的。进入后现代或者说信息社会后,电脑作为设计工具,虚拟的、数字化的设计成为与物质设计相对的另一类设计形态,即所谓的非物质设计。非物质设计的出现,使设计的存在形态丰富了,好比有了双翼,他不仅实现了自身,而且揭示了物质设计中早已存在的非物质性。
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设计学界已经开始就设计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问题进行研讨,如美国西北大学艺术学系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持召开的"设计、技术和后工业社会的未来"的学术研讨会及其他一系列国际性学术会议,就电脑介入当代信息环境中的设计、制造业在电子环境中的变革诸问题进行探讨。在研讨中对20世纪末的设计及其走向的争论趋于激烈。90年代,电子空间的虚拟化设计、信息设计、网络界面之类的设计成为中心话题,这类设计,都涉及数字语言的程序化问题,都具有非物质性质,因此"非物质设计"的话题凸显出来。
"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是以信息设计为主的设计,是基于服务的设计。在信息社会、社会生产、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从一个基于制造和生产物质产品的社会向一个基于服务的经济性社会。这种转变,不仅扩大了设计的范围,使设计的功能和社会作用大增强,而且导致设计本质的变化。以致西方有的学者将设计定义为一个"伪造"的领域,设计从"制造"的领域转变为一个"伪造"的领域,从一个讲究良好的形式和功能的文化转向一个非物质的和多元再现的文化,即进入一个以非物质的虚拟设计、数字化设计为主要特征的设计新领域,设计的功能、存在方式和形式乃至设计本质都不同于物质设计。
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过程的反映,也是涉及本身发展的一个进步的上升形态:
手工业时代→物质设计→手工造物方式→手工产品形态;
机器时代→物质设计→机器生产方式→机器产品形态;
信息时代→物质设计与非物质设计共存→工业产品与软件产品共存→机器生产方式与数字化生产方式共存;
如汽车设计,过去仅仅设计物质的汽车本身,现在则要求更多的考虑非物质的交通和环境等问题;洗衣机设计师,不仅考虑洗衣机本身的设计,还要更多的考虑一种洗衣服务的方式和可能。日本一家生产吸尘器的公司,设计了一种吸尘器的租赁服务体系,而受到欢迎。日本GR地铁公司设计了一种快速地铁+出租+自行车的交通服务方式,为乘客提供了人性化的、灵活快捷的交通条件。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反映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变迁:即从功能主义的满足需求到商业主义的刺激需求,进而到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合理需求、人性化需求)。在人与物、设计与制造、人与环境以及人们对设计的认识上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非物质理论的确立,和设计理论的提出,是当代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在现代设计史上,如果我们将19世纪下半叶英国拉斯金和莫里斯首倡艺术与工业结合作为第一座里程碑,包豪斯的实践和倡导艺术与科学的新统一可以作为第二座里程碑,强调功能主义设计是第三座里程碑,那么作为后现代设计重要表征的非物质设计,可以说是第四座里程碑。
但是非物质设计的概念在我国才刚刚开始,非物质设计的理论探讨亦刚刚开始。2001年2月由湖南大学工业设计系、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联合在湖南长沙举办了《非物质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设计道路论坛,对非物质设计进行了第一次研讨。非物质设计在国际理论界亦属"前卫",还没有为大多数设计者理解,它本身还具有相当多的歧义和理想色彩;在中国,理解和接受非物质设计更有其特殊性和困难之处,在一个物质需求仍然很迫切的社会,倡导设计的服务价值和其他非物质的属性似乎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从根本上说,非物质设计师当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可以说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统合的产物。
从理论上而言,非物质设计又是对物质设计的一种超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超越提供了条件和路径。非物质设计作为物质设计的前期存在形式,脱变为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存在,无疑是艺术与科学进一步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