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互联网企业就是烧钱企业的代名词,这类企业的花钱速度远远超过一般性的传统企业。但烧钱这个词如果看成是贬义的话,那么本身就有点问题,因为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靠自身每年在那里捣鼓点些许盈利就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公司,几乎没有。关键是看烧在哪里了。
近日电子商务烧钱大王京东刘强东在接受中国经营网专访时,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但钱有两种烧法:一种烧到市场上,砸广告,烧了就再也回不来了。而京东烧钱是烧在我们的信息系统上去,烧在我们仓库配送上,这都成了我们固定的资产。这个钱不是打水漂了,京东是把烧掉的钱变成了一个有价值的系统,包括物流系统,信息系统。”且不说京东公司是否事实上执行了这样一种烧钱法,单纯从理念上讲,这是可取的。
早些年间,亚马逊也是出了名的烧钱大户,拼命砸钱于仓储和物流建设。这成为它长期无法获得高额盈利的重要原因。资本市场对亚马逊所为颇多不满,并认定贝索斯是一个桀骜不驯难以听见他人意见的家伙。但总体上而言,这种烧钱方法使得“盈亏平衡点”(break even)有了真正的意义:它的成本在早年已经被投入,只要熬过几年,未来的所得,都是净赚的。
网络公司说到底都是追求规模效应的,只有足够的规模,才能使得原本是一个亏损的买卖成其为一桩赚大钱的生意。烧钱的本意,无外乎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形成规模,阻挡可能的竞争对手,然后最终获得巨额利润。但有些烧钱方法,我看是烧不出一个持久的规模的。
一个相当不靠谱的烧钱手法就是高速扩张的人员投入。虽然商业归根到底都是人做出来的,“21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但庞大的人力消耗,使得互联网公司与其说是技术密集型公司,还不如说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人其实是一种很不靠谱的动物,比如一个出色的高阶主管忽然哪一天想自己创业从而带走了一批客户和骨干员工,这虽然对于企业很头疼,但其实没有什么太好的方法来解决。商业社会有这样一个虽然需要批判但的确是事实的法则:人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低于机器时,社会就享受到最佳的服务。对公司同样成立。
拿到钱就迅速扩张人员队伍的,大部分后来都会死掉。非常出名的一个案子就是博客中国的教训。人是需要管理的才成其为一个团队,飞速的扩充和同样需要提高的管理能力通常不会同步进行,于是公司倒闭,事业败亡。
另外一个更不靠谱的烧钱手法就是投入广告。理论上讲,广告投入和销售收入会成正比关系。但建立在广告投入上的销售收入是不能持久的,除非企业持久性地投入广告。很遗憾的是,消费者是一群很健忘的群体,他们并不会因为两年前看到过一则广告今天成为你的消费者。靠砸广告砸出来的品牌效应,是极其脆弱的。它不会象正确的固定资产投入那样成为基石,而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光晕罢了。
又是烧钱投入人力,又是烧钱投入广告的,这个市场里有没有呢?以前没有,今天有了,那就是团购。所谓一个亿的门槛居然是建立在人员扩充和广告投入上,这一行的悲剧,迟早会发生。
老实讲,包括Groupon在内的团购网站,总体上显示不出任何本地化服务的特色:依然是一堆浮在“云”上的萍。烧钱烧在人和五颜六色的广告上,我看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