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报道】上个世界">90年代,正值推动企业信息化的热潮中,EPR软件就成为了信息化的“标配”。外资企业将EPR软件与高端、高价划上等号,而国内的企业则通过行政手段垄断了市场。“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化完全是不同的两件事。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长期让国内的企业误以为自己离企业信息化很遥远”,刘有涛告诉CSDN:“为了打开市场,树立品牌,我们采取了开源的模式,这是一种商务模式上的创新。”
图:北京恩信创业科技有限公司CEO 刘有涛
自豪的背后,更多的是苦涩。“我不太想回忆(开源)那段日子”,刘有涛说。在那个ERP软件动辄几百万的年代推出开源ERP,无疑是抢了别人的饭碗。刘有涛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版权意识淡漠的环境下,软件并不“值钱”,而开源基本上等于免费,少有人履行GPL协议。开源后的一、两年,刘有涛和他的公司陷入了困境。
刘有涛向记者描述了那段开源的激情岁月, 恩信科技与Sun、MySQL和Linux共同经历的岁月:
“很长时间我一直在想,一些贡献者得不到回报,享受贡献的人也不见得会有什么惩罚,这到底谁对谁错,事情还是在这么发生。很多利用开源发展起来的企业过的很好。历史上最伟大的开源的黄金时期已经没有了,MySQL被收购了,Sun被收购了。对开源做最大贡献的就是Sun、MySQL,阿帕奇。在那个伟大的开源时期,我们是深在其中,现在想想有时候还是热血沸腾。确实开源精神真的是很了不起。 芬兰政府给Linux创始人Linus Torvalds千禧年科技奖。世界上最著名的奖项中还没有开源任何一个奖项。”
云计算大潮再次启航
从3.0开源开始,持续三年时间,不断完善,经历了六七个版本。“恩信ERP的口碑是非常好的,有一些下载站显示有几百万次下载”,刘有涛表示,“现在使用我们云计算ERP版本的用户,对很早期开源的版本是很肯定的。”
刘有涛表示:“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在推ABC的合作模式,通过电信运营商和科技园区批量的实施。这样能够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给更多的企业带来价值,这是恩信使命,也是希望能够在最快一两年之内,能够把它做成更大的规模。这是我现在的主要在忙活的事情。”
恩信科技云计算ERP在2010年推出,支持SaaS模式,客户可以通过SaaS模式租用该系统,该产品面向流程控制,针对生产型、分销型、服务型企业等不同的行业特点,对全部资源进行整合,把企业的客户关系、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委外管理、采购管理等整合为非常明确可控制的模块化流程单元,使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得到最充分、最合理、最具效率的信息化应用。
恩信科技云计算ERP主要采用的解决方案有三种:
传统ERP和ERP进行对接的时候,从财务系统入手更容易,因为财务系统与其他应用和系统相比更为标准化,更易于数据平滑对接,系统无缝集成。共享基础数据,比如客户档案的共享,实现与企业以后的系统对接。业务流程整合。
刘有涛表示,根据恩信科技云计算ERP的经验来看,客户最为关心的是数据放在哪里,其次一点则为价格问题,再者是整个云系统的易用性和实施性如何。刘有涛介绍,恩信科技云计算ERP有效地结合了国内外厂商的一些优势,是一种中西结合的云服务解决方案。此外,恩信科技云计算ERP能有效实现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分离,解决用户所担心的数据问题。
对话刘有涛
CSDN:是否和电信运营商或IaaS服务商合作,推出一站式的ERP服务?
刘有涛:我们现在跟阿里云正在接触,阿里云和我们这样的应用提供商来合作,给客户提供这种很多样性的选择。
CSDN:是否想过办法,让恩信开源版的用户转换成云计算版本的用?
刘有涛:有一些用户在用开源的版本,他们会找到我们,我们会给他推荐云计算的服务。但如果说他坚持使用开源版,我们也会尊重他的选择。
CSDN:有没有统计过,有多少用户还在使用开源版?有多少企业还在开源版上开发和服务?
刘有涛:只是大概的统计,还在使用开源版本的企业有几万家。我们自己发布的大概是七个版本,还有开发商自己发布的版本,那就太多了,至少有十八个版本之多。还有十几家企业,早期给我们付过服务费,他们还在用我们早期的版本继续开发,只不过都已经做上自己的东西。有时候想去追究一下开源的规则,想想还是算了。
CSDN:公司招聘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曾经在企业当中开发过恩信开源版的工程师?
刘有涛:有,现在招聘的时候还能遇上。但是我们并不会因为搞过开源ERP的就是好工程师。只是我心里有一种亲切感,但我们并不去把这当做招聘的一个砝码,这样不好。现在搞云计算,希望有更多的新鲜血液,能有更多的圈子外边的人加入进来,这是我们所希望的。
写在最后
谈到开源的那段日子,刘有涛说了很多。他说:心中一直有个梦想,把EPR软件拉下神坛,真正让ERP软件给企业带来价值。在云计算的大潮下,刘有涛向他的梦想更进了一步。(文/ 包研 审校/仲浩)
随着商业环境的改善,将有更多具备创新力的个人、团队专注云计算市场,请关注CSDN云计算频道的《 中国云创新先锋系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