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宣布沈博阳担任中国区总裁之后就确定了正式入华,而就在近日LinkedIn发布了中国版“领英”的测试版。
老友记第一时间进去体验了一下“领英”,虽然还仅仅只是测试版,诸多的功能不完善,但是已经可以看出一个大致,毕竟未来正式版的推出,即使是改,也只有可能做一些小的修改,例如基本模式还是不会动的。
下面我们真枪实弹,单刀直入式的跳过前戏,直奔主题。讲讲它的那些商业模式。
C端收费 LinkedIn要打破怪圈?
这份表格详细的阐述了领英面对用户的收费标准,基本上不付费的话只能享受一些基本功能。连“谁看过您的档案”都不能查询。
想要有精准的数据服务和好职位还得依靠收费。就连人脉的扩大也必须依靠收费版,否则数据有限了。如下图所示,3度联系人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两者。
去年,在老友记采访国内职业社交网站大街网CEO王秀娟时,王秀娟曾经说过,目前国内的职业社交还不适合向C端收费,“目前大街的招聘收入大概占60%,精准营销广告收入则占40%。”
其实像C端收费的问题,国内从始至终就没有解决,基本商业模式都是向B端收费。但是在LinkedIn的财报中,历来面向用户的订阅服务都是占据营收比重很重要的一块收入。
在中国市场,这一现状是否会改变?如果不改变,又有多少人回去使用一款有着重重限制的商务社交产品?
B端收费 一环又一环
面向C端收费,领英尚且刀刀见血。面对企业,领英更是一点都不客气,只要发布职位就是要收费,而且收费标准根据工作地区有所差异,并特别标注工作地区不可更改。
这还仅仅是企业端的第一步,后面的服务,与C端基本无异,基本上是每走一步你都得要交钱。
比如信息的完整度;沟通邮件限制数;数据管理便捷程度……这简直就是一步一坑的节奏。
这两项之外,LinkedIn的另一大收入就是广告了,依托于精准的数据投放广告。
用户收入、招聘的企业收入、广告收入,这三项是LinkedIn目前的三大业务支柱。但是除了广告收入之外,其它两项尤其是用户收入设置的其实颇为不合理。
用户只要稍有需求就要收费,这样的模式是与中国的市场格格不入的。中国的市场追求的是先享受服务,然后再付钱的模式。
Linkedin中文测试版的上线意味着Linkedin已正式向中国用户敞开了大门,相较之前仅仅任命中国区负责人的空洞之举,这次算是实打实的扎根。
至于其中还存在的例如博客、广告推广仍是英文显示,校友群组功能尚未开通以及一些带有明显西方气息的职业信息填写差异,这都不是问题所在。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模式问题,LinkedIn能否适应中国的特殊国情?能否为了中国市场而改变那2亿的欧美市场?
比如说,中国的互联网环境天生就不适合向C端收费,但LinkedIn的财报当中,这一块儿却占了很大比重,那么怎么办?
本土化在一些细节上或许可以动刀,但一旦涉及这些,便不是LinkedIn中国可以控制的了。
再加上,在B端不管什么样的招聘都需要收费,这个是否也是合理的?
在国外,先付费后获得服务是基本常识,但是国内呢?
而且需要注意的一点是,LinkedIn在国外是从高往下做,先抓住一大批的企业高管再慢慢做普通用户。但是艾瑞的数据指出,国内职业社交网站用户以80后男性为主,平均年龄30岁,用户更为年轻化。
数据显示,年龄比例中,18~24岁占比22.2%,25~30岁占比38.3%,平均年龄为30岁。25~30岁的人群是80后,可见80后已经成为职业社交网站的主力用户。
总的来说,老友记对于领英中文版的初步体验感觉是,非常欧美商业的界面和流程,严肃而冰冷。在中国,对于这些年轻化的用户群体,也许需要的是更加鲜活的社交模式。就像张小龙说过的,产品的终极目的是满足人们“贪嗔痴”的人性需求,不要太工具化。微博和微信的兴衰也证明了这一点。
LinkedIn能否转变当初在美国成功的模式,彻底本土化?
沈博阳的答案是,中国公司会单独运营,但是这个“单独运营”的权利到底有多大?
领英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本土化并不是那么好实现的,既得利益与未来利益的博弈不是那么好攻克的。
一个很显然的问题是,国外成功的商业模式好像都不适合中国,微软卖系统,成就的是萝卜家园;eBay易趣成就的是免费的淘宝;高大上的MSN,成就的是“土鳖”气息浓重的QQ。
在中国就要接中国的地气,像大街网、天际网这样的国内社交其实根本无需担心LinkedIn的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