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宝曾买下纽约帝国大厦一层楼 巨资支持李宁

  风云激荡的1984年,诞生了一大批后来赫赫有名的企业,并成就了柳传志、王石、张瑞敏等一批大企业家。“李经纬”这三个字,也曾有机会刻在这个神坛上。2000年前后,他试图华丽转身,却不幸跌倒在十字路口,再也没有起来,属于中国企业大佬的荣耀之门,在他身后轰然关上。

  2011年,佛山中院一审判决,李经纬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没收私人资产15万元。对于时年72岁的李经纬,这样的判决近于致命。

  2013年4月22日,李经纬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悄然离世,留下一个无语问苍天的悲怆背影,也再次引发世人对李经纬悲剧的追问。">本报记者张冬萍广东佛山报道

  健力宝:从诞生到飞奔

  1984年被称为中国的“公司元年”。这一年,40岁的工程师柳传志从中科院计算机所正式“下海”;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濒临倒闭的青岛日用电器厂当厂长;34岁的王石当上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的经理……同样是这一年,李经纬已经45岁,在有着一百多号工人的三水酒厂担任厂长。

  当时,三水酒厂的“主导产品”——荷花白金牌米酒已经打入了香港市场,而强力牌啤酒也已经投产,年产量达到了1000多吨。

  李经纬天生就不是一个满足于现状的人。当时,啤酒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品牌混战的年代,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拳头啤酒”,李经纬迫切地感觉到,他还需要另外一种产品来迎合市场的走势。

  李经纬爱好体育,当过13年体委副主任,并喜欢广交朋友。1984年初,他偶然听说,广东省体育科研所的研究员欧阳孝研究出一种新型运动饮料配方。“体育”、“运动”、“饮料”……这些字眼扎中了李经纬敏感的神经,让他莫名其妙地兴奋。

  3个月后,基于这种配方的橙黄色碱性电解质运动饮料在三水酒厂研制成功。这是一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突破,并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一炮而红。

  随后,健力宝开始急速冲刺,一年一个大台阶。1984年,健力宝销售额达到345万元,第二年达1650万元,第三年飞升到1.3亿元。1994年,“十周岁”的健力宝年销售达18亿元,其他品牌几乎望尘莫及。

  原健力宝宣传科科长禤树泉1984年就进入三水酒厂,跟随李经纬一起创业近20年。在他看来,健力宝的成功,与李经纬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卓越的创新能力有莫大关系。“他的眼光看得很远,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一旦发现市场空间,就能极快地做出反应,抓住机遇。作为企业领导人,他对追求成功有一种天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与改革开放的广东精神极为匹配。”

  成功路上的攻讦

  从创业之初的举步维艰到努力拓展并渐入佳境,李经纬带领健力宝疾驰,但是,作为创始人、掌舵者,作为三水民众心中的英雄,李经纬收获的“官方”评价却始终毁誉参半,莫衷一是。

  1985年,李经纬以250万元取得广州全运会指定饮料的赞助权,一下子招来了诸多非议。健力宝每年支出数千万元进行广告宣传和商业赞助,屡屡被批评为“孤注一掷”,但他毫不理会。

  健力宝成功后,李经纬既是政府眼中的能人,也是官员眼中的狂人。作为地方政府眼中的财神爷,各级政府对李经纬“有求必应”,不遗余力。李经纬在三水收获了崇高的名望和地位,在很多公开活动上,李经纬的排位仅次于县委书记和县长(1993年,三水撤县设市;2002年,三水撤市设区),久而久之,各种“闲话”不胫而走。

  “李经纬从来不把健力宝的经营状况向市政府汇报。”三水一些部门对此极为反感,以至于后来健力宝每开发一种新产品,都必须通过政府审批和财政预算,才能划拨经费,这也让在内部习惯于“一言堂”的李经纬十分反感,双方往往弄得很僵。

  1990年,健力宝出资1600万元成立中新合资的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李宁出任总经理。1994年底,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从健力宝脱钩,健力宝分三次收回了资金,1600万元的原始出资变成了无偿支持李宁的“无息贷款”,李经纬此举,完全是慷国资之慨。

  1991年,健力宝在纽约买下了帝国大厦整整一层楼,但海外市场拓展并不顺利。1997年,38层的健力宝大厦未经三水政府批准而在广州建成。高价买楼之后又高价造档,令李经纬招致大量举报信。

  彼时的健力宝,各项经济均排名中国饮料行业第一,集团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这一年是健力宝的鼎盛期,也是李经纬人生中的最高点,“骄横”和“狂妄”成为对李经纬的一致攻讦。

  10多年后,当人们回顾李经纬大起大落的人生时,往往用“生于市场,死于体制”作结,殊不知所谓性格决定命运,那些潜藏的性格因子,早已成为揉入政商关系中的一颗颗的沙子,只是头顶光环的李经纬彼时很难发现。

  一名跟随李经纬长达14年的中层,用一句话来总结李经纬的败局:“他是市场经济学的天才,却是政治经济学的白痴。”

时间: 2024-09-20 07:49:20

健力宝曾买下纽约帝国大厦一层楼 巨资支持李宁的相关文章

人民网进驻纽约帝国大厦共租约281平米

[<财经>综合报道]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网进驻美国纽约帝国大厦. 人民网在大厦的30层共租用了3025平方英尺(约281平米)的区域.报道称,四名为<人民日报>网络版工作的记者在7月11日搬进了这一新的办公场所. 报道还称,<人民日报>纽约分社社长任建民表示无法讨论此事,因为人民网在1月份披露了即将上市的计划.

潘石屹买下纽约索尼大楼?微博回应是“谣言”

昨日有媒体报道,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将买下位于纽约麦迪逊大街的索尼大楼.索尼大楼是一座37层的高楼,在索尼公司之前,这座大楼的拥有者是美国著名的电信公司AT&T,曾被称为AT&T大楼. 这栋楼估值为7亿至10亿美元之间.如果这笔交易达成,这将会是中国商人在美国地产市场上最大的一笔交易,也是最近几年来美国最大的地产交易之一.有媒体报道说,潘石屹表示:"虽然还在等待对方董事会的批准,但通过可能性很大". 不过昨日,潘石屹在微博上称这种说法是"谣言".

中国公司买下美国钞票大厦

该楼为纽约曼哈顿金融区的著名地标,每平方米成交价约合人民币8.5万元 日前,一家来自中国的建筑公司以约18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位于纽约曼哈顿金融区的著名地标建筑美国钞票大厦. 这座面积1400多平方米的百年老楼于去年挂牌出售时,要价高达4500万美元,但正逢金融危机时期,美国房地产业低迷,其一直鲜有人问津.随后大楼要价逐渐降至2550万美元,但最终这家中国公司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还打了七折,以约1800万美元(约合1.2亿元人民币)将其买下,每平方米约合8.5万元人民币. 记者昨日早上联系了买家的

传谷歌19亿美元买下纽约办事处所在办公楼

据知情人士透露,谷歌已经签订了一份物业合同,买下了其纽约办事处所在的办公楼,总金额接近19亿美元. 这处办公楼位于纽约第八大道111号,建筑面积为290万平方英尺(约合27万平方米).该交易创下今年以来全美单栋建筑的最高成交记录.尽管该建筑并非 位于曼哈顿核心区,但仍然受到耐克.Lifetime有线电视频道以及网络发布商WebMD的青睐.该建筑约有三分之一的区域被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7385.html">电信公司租下. 谷歌租下

庞升东:曾给马云打工 98万买下51域名

8月,在上海黄浦江的游艇上,51.com网董事长兼CEO庞升东刚过完自己的30岁生日. 游艇在滚滚江水上遨游,外滩两岸的霓虹灯或许让庞升东有些感慨,他望向游艇上"30而立,扬帆起航"的旗帜,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向往. 10年间,这个出生于浙江天台普通家庭的年轻人,通过做网页.创建网站和投资房地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24岁的百万富翁,28岁的千万富翁,他创造了一个速度传奇.最重要的是,他几乎没有失败的经历,似乎成功就是一个个站点,等待着他的到来. 优等生的创业基因 庞升东考进大学前就

阿里巴巴买下daogou.com域名曾指向58同城

1月22日,据域名圈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近日从域名投资者手中买下daogou.com域名,预计成交金额在20万元以上. 记者查询Whois信息发现,该域名已经转至阿里巴巴名下,但尚未解析到任何网站. 据知情人士透露,58同城CEO姚劲波之前曾以101001元人民币拍得该域名,预计此次交易金额在20万元以上.姚劲波曾一度将该域名指向58同城网站. 近日,阿里巴巴开始频繁购买域名,相继从投资者手中买下1688.com.zhifubao.com.zhifu.com等域名.(

马琳曾送张宁益保时捷为她买下整座县城万朵玫瑰

据<羊城晚报>报道,女方母亲介绍:送妻子保时捷汽车并选号牌为572(我妻儿).买下整座县城的上万朵玫瑰为她庆生.去年北京奥运会后还亲着她说"老婆我爱你"--马琳和张宁益. 据张宁益的母亲郑一丹女士介绍,在马琳与前女友白杨分手前两年,张宁益和马琳就是很好的朋友.结婚也是马琳主动提出来的. 郑女士回忆道,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比赛,马琳输给瓦尔德内尔后,曾经和张宁益通过越洋电话,当时马琳说不想活了,打算从雅典的一条河上跳下去,张宁益则一直在安慰他.从雅典回来后,马琳做的第一件

中国人买下曼哈顿最贵豪宅

花费5个小时35轮叫价3320万美元拍下 纽约震惊原主人是出品<美丽人生>.<邮差>等影片的著名意大利制片人 据央视 一位神秘中国商人以3320万美元买下了这套面积5500平方英尺(约合511平方米)的豪宅,是曼哈顿公寓今年的最高售价.<华尔街日报>报道,这一交易显示了纽约的房地产价格一度回落后逐步趋于平稳.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位没有表露身份的中国商人买下了这套面积约500多平方米.层高6.2米的公寓.这套公寓还可纵览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的景色. 公寓原

景德镇笔记:拿什么填满空空的帝国大厦

黄茂军 在景德镇的千年制瓷史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时代的大师的名字和作品,但我们看不到有成气候的瓷商青史流名.这座在中国最早产生产业工人的城市,却最终没能成为中国最成熟的商埠. 拿什么填满空空的"帝国大厦" 我到金华采访,这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城市,在浙江并不算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地界,但那里一些空间的富丽堂皇程度,还是让我这样一个自觉是见过世面的人吃惊与局促.这些空间有公共的,也有私人的,一些先富起来好多年的金华人,其豪宅的奢华程度,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无法想象的. 这些空间中,陶瓷的使用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