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2012年以来,“表哥”“房叔”等一些问题官员被网络曝光,遭到纪检部门调查处理,">网络反腐日益引人关注。然而人们也发现,网络反腐娱乐化、低俗化现象日趋严重。参加全国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建言,网络反腐也需要制度来规范,绝不能止于“晒艳照、亮房产”。
网络反腐 需脱去“低俗、娱乐”外衣
“网络反腐大部分靠文字、照片、视频等,从这些途径"揪"贪官,容易流于表面化。”全国政协委员、海南儋州市副市长郑刚说,“这让网络反腐往往"真假相掺",其客观性会打折扣。”
“网络反腐热的背后,暴露出目前举报机制不健全、渠道不畅通等体制机制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施耀忠说,正常的举报程序过于复杂,人们利用网络举报速度快、影响大、低成本,容易形成舆论气场等特点,希望以此引起纪检监察机关的注意。
此外,一些代表委员认为,以“小三”“私生子”“艳照”“别墅”等内容的网络举报,伴有利益纠葛,甚至恶意攻击,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反腐的严肃性。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表示,依靠人肉搜索,曝光个人隐私、家庭成员照片进行反腐,这不是反腐的有效形式,“对他人隐私的尊重不够,甚至触犯了法律。”
网络反腐需与制度齐发力
部分代表委员表示,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协同发力,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制度反腐仍然需要发挥主力作用。
施耀忠认为,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制度化的轨道,是规范网络反腐的关键问题。他建议,网络反腐制度必须法治化,包括制定法律保障对举报线索限时回应以及举报人安全,调查进展等问题做出具体的法律界定。
葛剑雄建议,对一些不良网络反腐举报信息和涉嫌侵权、打击报复性质的虚假网络反腐信息,进行综合治理,从而建立秩序保障、有法可依的网络环境。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网络反腐应尽快与制度性反腐有机融合,这样即使贪腐者不戴名表、不住豪宅,也能把他们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