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真假:你的渠道靠谱吗?

摘要: 每当发生社会大事件,真真假假的信息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以黑曼巴的速度在快速蔓延,用户分不清哪条信息是真的,哪条信息是假的,就像信息的鼻涕虫一样飞来飞去,究竟

  

  每当发生社会大事件,真真假假的信息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以黑曼巴的速度在快速蔓延,用户分不清哪条信息是真的,哪条信息是假的,就像信息的“鼻涕虫”一样飞来飞去,究竟,哪条信息是真的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逐步渗透,微博和微信用户量的覆盖率和渗透率也急剧提升,同时也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两大主要渠道,两个信息源一个封闭一个开放,他们是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模式的代表之一,只不过被赋予了不同的属性。

  UGC产品的弊端在多个社会事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实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一些人生活在由微博和微信构建的信息茧房中,花费大多数时间沉迷于它们独特的Daliy Me(我的日报),而实质上这些the Daliy Me是由Daliy Us(我们的日报)构建的。不知道真假的信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泛滥成灾。

  信息的筛选机制欠缺

  微信朋友圈是基于社交的基础上开发的私密信息流通平台,用户传播的信息基本上不会有很大的过滤,至于真假问题更是无从辨别,朋友圈流转的心灵鸡汤、各种卖代购的、吃喝、新闻信息充斥,它根本不具有媒体属性,信息真假全靠个人判断。

  而微博虽然也有一定的筛选机制,但是信息的真假依然无法辨别。

  微博和微信共同的特点是,能保证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流传出去,但是信息的真假是无法进行识别的,而当流传的微博、微信信息以成千上万的信息流转的时候,真假无从确认,若存在着故意破坏者的发布,再加上无知者的传播,流传的信息将会变得危险。

  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微博、微信虽然具有社交属性,能够让信息快速流通,但是审查层跟不上快速流转的信息。

  众包产生的劣质信息

  詹姆斯﹒索洛维基(James Surowiecki)在著作的《群众的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中强调:在某种意义上,一大群人比专家更智慧。

  孔多塞陪审团定理也提到:假定人们正在回答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可能的答案,一个错误、一个正确。再假定,每个投票者回答正确的概率都超过50%,陪审团定理认为,群体中多数回答正确的概率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可增加到100%。

  孔多塞陪审团定理的阴面则提到:假定群体中的每个个人都更可能犯错,如果是这样,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加,群体多数正确决定的概率将降为零。

  那究竟是一群人比专家更智慧呢,还是错误会随着规模的增大而增大呢?在二元选择中,如果人们对自己的无知不自知,人们的答案就会劣于随机的情况。

  显然微博、微信这个由众多用户组成的信息平台,在一面产生真的信息,一面也产生着虚假的信息,大量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容易将不知道真假的信息进行流传,传播的范围由用户自身对该信息真假的判断,十万用户,平均每人转发一次,就是十万条信息的流转,众包所产生的劣质信息在发酵。

  回归信息的“真”面目

  信息回到最初始的状态,用户还是希望能获取到真的信息,而不是不知道真假的信息,至于信息究竟是140字的短文,还是几万字的长文(我觉得几万字的长文就是赖婆娘的狗脚裤——又臭又长),重要吗?不重要也。

  信息要回到“真面目”,一个是信息源,这个涉及到信息输出的权威性。另一个是信息传播的渠道,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除了微博、微信等平台,新闻客户端等平台也是一大信息获取渠道,在权威性上,新闻客户端产品因为直接从信息源头上就进行了筛选,明显要比UGC产品权威,在流通渠道上,遏制了虚假信息流通的可能性。

  真正专业的信息还是得回归到专业自身,作为信息获取的渠道,怎么能少了新闻客户端的身影呢?只有新闻客户端才是真正的the Daliy Me(我的日报),Daliy Us(我们的日报)终究不适用于大事件的真正传播渠道。

  国内当前的新闻客户端产品有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数十种,至于选择哪一款新闻客户端产品,在于用户自身的个人喜欢问题,至于要想真正获取真实的信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缺一不可。

  大数据时代噪音总是盖过微弱的有用信号,随着信息流速的不断加快,真实信息的价值,会越来越明显。

时间: 2024-09-20 23:43:05

信息的真假:你的渠道靠谱吗?的相关文章

如何从软文信息获取优质文章编辑渠道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站长朋友们应该都动手写过自己的网站文章,不知道您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就我自己而言,刚开始当站长的时候写文章就比杀了我都难受,而现在随着文章的方法总结与写作方式的熟悉,写一篇站内文章不过10分钟,今天我就将我的文章写作经验进行分享,希望我的这些小小心得能够帮助到大部分站长,下面进入正题. 一.挖掘百度新闻信息,搜索关键词挖掘优质软文 百

信息的筛选机制欠缺

摘要: 每当发生社会大事件,真真假假的信息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以黑曼巴的速度在快速蔓延,用户分不清哪条信息是真的,哪条信息是假的,就像信息的鼻涕虫一样飞来飞去,究竟 每当发生社会大事件,真真假假的信息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以黑曼巴的速度在快速蔓延,用户分不清哪条信息是真的,哪条信息是假的,就像信息的"鼻涕虫"一样飞来飞去,究竟,哪条信息是真的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逐步渗透,微博和微信用户量的覆盖率和渗透率也急剧提升,同时也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两大主要渠道,两个信息源一个封闭一个

SEO信息泛滥我们如何挑选优质内容进行学习

昨天SEO界最牛的SEO论坛BSG在众多SEOer强烈要求之下,BSG的管理员在微博中说我被申请注册的邮件烦透了,所以决定在昨天开放注册30分钟.这就不得不让我想到,现在SEO论坛界有几个这样的论坛.都好像是想拉更多的人来注册才好,但BSG论坛却限制注册,为了给大家一个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只能出此下策,而且对所注册的会员严格要求,不能发乱七八糟的链接,不能转载文章发在这里.说话讨论问题用语要文明,这是我见过SEO界最为干净的论坛了,你随便一上那些出名的论坛一看,什么SEOWHY,A5论坛,CHIN

全面分析竞争对手之二:渠道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记得在营销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渠道为王,决胜终端.我在这里所说的渠道并不包括所有的营销渠道分析,而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竞争对手的销售渠道,是自己组件的营销网络,还是代理经营网络,还是专卖店.直销店等,也有可能是电话营销.网络营销渠道,当然不能排除竞争对手采用了多种组合营销方式. 竞争对手的渠道更新频率和更新力度.许多企业都是

揭秘个人信息泄露网上贩卖“黑市” 可实现精准实时定位

刚刚买了房,装修公司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刚刚买了车,保险公司的电话就跟过来了,属于隐私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让人烦心更让人忧心,记者发现贩卖个人信息的黑市在网络上十分活跃,一些信息贩子甚至公然叫卖,只要提供一个人的手机号码,就能查到他最为私密的个人信息,而且范围覆盖全国,果真如此吗? 网上"黑市":个人信息随意买卖     贩卖个人信息的QQ群 记者登录了一个专门贩卖个人信息的QQ群,里面的群员多达1946名,而且非常活跃,浏览这个QQ群里的留言可以发现,各类公民个人信息被公开叫卖.种类之多

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编者按 2016年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9月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本版今日摘登部分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高度重视并善加利用新媒体 全国政协会议新闻发言人.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名誉院长 王国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我们讨论这个主题非常重要,尤其是环保领域,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越来越重要.我想围绕这个话题谈几点想法. 信息公开既是公众了解环保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环保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当今社会舆论环境.媒体

网售个人隐私开房记录都可查 信息黑市如此猖獗

个人信息泄露严峻性不断升级,贩卖"黑市"日益猖獗.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网络中存在大量公开售卖包括酒店开房信息等仅在少数渠道可以获取的公民个人隐私信息,准确度之高令人触目惊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数据大量来自"内鬼"和"黑客"渠道,建议有关部门及时从销售渠道端追查非法交易,遏制"黑产"泛滥. 银行流水.开房记录付款可查 原本保管严密的居民个人信息,却可以被任何人在网上以几百元至上千元的价格买到.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只要知道姓名或身份证

你觉着搜狗推出微信搜索功能靠谱吗?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淘宝客 站长团购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搜狗推出微信搜索的功能.各界人马开始表态,有看好的,有看衰的.那么未来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呢?这不是我们靠脑袋想出来的.这需要等它过段时间验证完了.大家都知道结果了.但现在我们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它未来的走势进行下分析. 从搜狗推出微信搜索这功能起,这些公司就被绑在了一起,搜狗.腾讯.百度.360..谷歌.所面对也是互联网搜索市场.明显

男子网购近6千万条个人信息

昨日,霍某开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在牛山审判厅过堂东莞时报记者 王欢 摄 "您的房子需要装修吗?""私家侦探帮助您做婚外情调查!""快速放贷,无须担保!" 近年来,类似短信频繁"轰炸"手机用户.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我的个人信息,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知道?" 看了下面这个案例,你就不奇怪了! 昨日上午,靠"信息致富"的霍某开,作为东莞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第一人,在牛山审判庭受审.庭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