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科技媒体总是被各种亮点所牵引的

作为氪星少数盯互联网金融的作者,我发现今年以来在介绍这方面公司时陷入了一种深沉的苦闷。传统上,科技媒体总是被各种“亮点”所牵引的:或者是技术创新,或者是产品出彩,或者是模式新颖——如果一家公司满足上述条件之一,讲述起来都很简单,这也符合我们向大家传递新思想、新方向的义务。但显然,氪星的义务不止这么简单,我们既要帮大家发现新的思想和机遇,还要帮大家挖掘靠谱的创业公司。而当我们遇到一个所有玩家在模式和产品上都十分接近,所有竞争都围绕着后台细节(包括风控、合规、信息安全等)的行业时,就很难去提炼一家公司的所谓“亮点”。没有“亮点”的报道要如何入手?讲细节讲深度大家看不下去,讲理念讲模式又觉得老生常谈,在金融这种门道深邃的行业里,“把复杂故事讲简单”简直能要了我们这些苦逼作者的亲命,欲哭无泪啊。。。。。。

好吧,怨念到此为止。本着服务创业者和投资人的精神,肩负记录国内互联网创业史的责任,这里再向大家介绍一家靠谱的P2P网贷创业公司“爱钱帮”。

“爱钱帮”正式上线于今年4月份,创始人王吉涛来自国开金融(国开行子公司),在国开金融期间一直从事夹层投资(一种针对扩张期企业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吉涛曾经参与国开金融对江苏开鑫贷的投资,在接触开鑫贷期间,他意识到P2P这种直接融资模式对现有金融模式的颠覆,毅然甩掉西装换上牛仔裤,投身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屌丝创业潮中。

从模式上看,“爱钱帮”算是有利网、爱投资、积木盒子等的结合,在线下与小贷和担保机构合作,由线下合作方进行项目开发,实行线下+平台双重风控,并由线下合作方提供全额本息担保。“爱钱帮”的双重风控可以这么理解:一方面,在每一笔标的上,都由线下机构+“爱钱帮”自身来履行尽调义务。另一方面,不仅在项目层面进行风控,“爱钱帮”在选择合作资源时也设置了一定准入和评级标准,在机构层面控制风险。

大框架上,“爱钱帮”采用了“资金托管+机构担保+独立风控”三套制度,试图打造成“阳光P2P”的概念。很多P2P平台也是类似设计。

但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独立风控”能否真正落实。正如吉涛向我强调的“魔鬼在于细节”,优秀的风控团队应该全面考察借款企业的所在行业、市场、运营策略、经营历史、税收水电物料以及抵押品等等,甚至还要深入挖掘企业主的个人品性和社会关系——这里很难有一个量化标准评价平台好坏,一切需要放在市场中经受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积累和考验,这也是国外成功银行多为百年大行的原因。

而从产品上看,“爱钱帮”只做满足银行借款门槛的企业经营贷,为投资人提供12%到15%的年化收益。借款需求很多来自二三线城市的中小企业,所以整体上是在引导一线城市的剩余资金投资二三线的实体经济。在设计网站和金融产品时,很多P2P公司都会经历这样一种折磨:互联网人追求体验,会拼命在前端做减法。而金融人追求风控,会不遗余力地在细节上满足合规——正是对这一对矛盾的不同权衡,导致我们所看到的各种P2P在标的类型、投资规则、体验流程上的差异。传统金融出身的王吉涛承认自己在这点上还是比较保守的,为了追求合规与安全已经牺牲了不少体验。

再说回我们的标题:“站在历史事业的角度看P2P网贷,是怎样一副风景?”

从上个月到现在,我采访了包括王吉涛在内的不少P2P创业者,其中很多都是传统金融领域的成功人士。再加上前两天在GMIC大会上收获了一些学者观点,这为我带来了一次重新审视P2P行业的机会。

这里我媚俗地引入“境界”的说法,用来描述个人看待“P2P网贷”时所经历的三次的视角提升:

最初看P2P是一种“生意观”。P2P网贷、或者说互联网金融无疑是离钱很近的,这对多年纠结于盈利模式问题的互联网创业者来说极具诱惑力,诚然很多互联网人投身这个行业也是出于逐利的动机。

之后看P2P是一种“产业观”。就像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所说,中国现实有两大金融悖论,一是流动性过剩(M2是GDP两倍)却处处缺钱,二是企业效益下降但借款利率反而上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现行体制在配置金融资源时的低效和不公:

中国银行业垄断着150万亿资产,占据了全社会金融资产的90%,沪深两市16家银行的利润超过了其余2600多家实业公司的总和。可以说,金融与实业博弈地位的不均,让国内银行躺着都能赚钱,很少会考虑效率和服务。

从经济结构看,中国的中小微企业贡献了80%的就业、60%的GDP和50%的税收,却只享有全社会不到20%的贷款资源。再加上现存银行体系正在从二三线市场吸纳资金,补贴给资本相对并不匮乏的发达市场,这造就了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

那么有什么东西能够扭转现存产业格局,让金融重归经济润滑剂的角色?我想很多人都相信,包括P2P在内的一些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会成为撬动传统金融转型的重要杠杆——而这一点,吉涛在跟我聊天时也反复提及。

最后,我眼里的P2P变成了一种“历史事业”。

身在当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物质改善,文明爆炸,我们常常会有“躬逢盛世”的错觉。但不时隐现的一些风险因素,仍然让人们对未来充满隐忧。比如坚挺许多年的房地产,终于也在今年开始有所动摇。作为城市基建投资的下游环节,如果房地产出现问题,可想而知上游的情况也没法乐观。

这段时间网上流传万科副总裁毛大庆的讲稿,假使这份讲稿只有三分之一是实情,我们的经济也很可能已经出现一些严重问题。按毛大庆所言,中国的老龄化将在2030年演变成5个劳动人口供养9个脱产人口的局面。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在2030年前无法完成经济结构转型,这个国家的崛起之路将遭到彻底腰斩。

如何转型?依靠政府投资,依靠人为推动的城市化,依靠僵化的大企业肯定行不通。那么如何通过金融市场把资本引向最具创造性的行业,如何让人们用今天的钱为未来投资,正是P2P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所要探索的使命。

“中国下一个十年能否转型成功,关键看中小企业能否实现对大企业的替代,服务于中小企业的P2P网贷正可以促成这一目标”,王吉涛如此认为。

时间: 2024-07-31 20:51:11

传统上,科技媒体总是被各种亮点所牵引的的相关文章

国内科技媒体竞争是虚假繁荣 急需搅局者出现

摘要: 昨天在鞭牛士的微信看到一篇<虎嗅们的忧虑:i黑马虎视眈眈,门户科技们准备好了稿费>.文章说道,以虎嗅为代表的科技博客的快速崛起是钻了门户的一个空子:门户们因为受制于 昨天在鞭牛士的微信看到一篇<虎嗅们的忧虑:i黑马虎视眈眈,门户科技们准备好了稿费>.文章说道,以虎嗅为代表的科技博客的快速崛起是钻了门户的一个空子:门户们因为受制于诸多方面的限制而不太敢于表示自己的观点,而科技博客则借助于UGC的力量靠观点性文章迅速崛起. 但是最近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大批类似钛媒体.i黑马

Mashable执行总编:我们要做的是大科技媒体

腾讯科技 张曦文 11月13日报道11月12日,作为2014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的特邀嘉宾之一,Mashable执行总编Jim Roberts接受了腾讯科技的专访,他表示,Mashable致力于以科技报道为核心,让科技和创新融入人们的生活.创新融入生活 "大科技"是突破口据Jim Roberts介绍,Mashable的读者年龄在25-45岁之间.用他自己的话说,Mashable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概括为:让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或女人在这里学会如何使用他/她的新iPhone.教人学用设备

传统上理解O2O的营销模式是指网上营销/实体店购买

传统上理解O2O(online to offline)的营销模式是指网上营销/实体店购买,带动网上经营和消费.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提供折扣.推送产品信息.服务预订等,和网民进行交流, 从而引导他们到实体商店消费,特别适合必须到店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比如餐饮.服装.酒店.美容美发等行业. O2O作为一种手段/策略,的确为传统行业提供一个电子商务化的方向.不过,与历史更为悠久的B2C.C2C不同的是O2O强调网上支付.网下提取商品或享受服务,而B2C.C2C则可以是纯网上的业务,所以成功的O2O策略必

创业公司怎么和科技媒体打交道?

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现象更加凸显,如何利用多元化的媒体渠道,为自己的公司和产品争取更多.更高质量的媒体 曝光度呢?本文为你指明了方向.来看看Twitch联合创始人Justin Kan分享的"媒体公关"经验.可能大家都听腻了"如何创业"的故事,所以只打算谈谈人们总是困扰着的一些新问题,什么是媒体?如何找到媒体?它是怎样运作的?希望能给在座各位带来一些启发.大多数人开始创业时,都会想着借助媒体曝光(似乎媒体有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神奇的能力).

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75/20/5定律”

摘要: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专栏作家MG西格勒(MG Siegler)近日撰文指出,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即在某一天内,读者看到的科技新闻中,75%还算准确,20%纯属胡扯,只有5%属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专栏作家MG·西格勒(MG Siegler)近日撰文指出,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即在某一天内,读者看到的科技新闻中,75%还算准确,20%纯属胡扯,只有5%属实.因此,对于科技新闻,读者千万别太当回事,应

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

摘要: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专栏作家MG西格勒(MG Siegler)近日撰文指出,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即在某一天内,读者看到的科技新闻中,75%还算准确,20%纯属胡扯,只有5%属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专栏作家MG·西格勒(MG Siegler)近日撰文指出,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即在某一天内,读者看到的科技新闻中,75%还算准确,20%纯属胡扯,只有5%属实.因此,对于科技新闻,读者千万别太当回事,应

偏见与苛求在科技媒体中依旧根深蒂固

本以为科技媒体从业者会更为理解互联网行业的包容.接纳与开放,但事实证明,一直以来的"成者王侯败者寇,偏见与苛求"依旧是根深蒂固.近一周来科技媒体们对埃洛普.扎克伯格的批判.评论更是将这种根深蒂固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在喧嚣的背后,则是这群看客们一心想要隐藏却又显露无余的Low逼玻璃心态. 一.对失败者的不接纳 在从微软离职九个月之后,埃洛普再度履新,其宣布将加入澳洲电信Telstra,并担任首席战略官.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 然而就是这样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却使得埃洛普又成为媒体所讨伐.批

Gigaom宣布停运,将成科技媒体改变分水岭

当我为这个网站撰写文章时,我尽最大努力保持客观的腔调,不将个人的感受加入到新闻报道和专栏文章之中.但是,有时某条新闻让我不可能保持客观. 这种情况就发生在Gigaom事件中.周二,科技媒体领域的先锋在将近10年的运营之后宣布停止营业.在公司网站上,是这样描述的:"最近,Gigaom已没有能力向债权人偿还债务.因此,公司决定将所有资产作为抵押.所有的业务均已终止运营.目前,我们尚不清楚债权人如何处置资产,也不清楚他们是否会利用这些资产支持未来的运营.公司目前尚无申请破产之打算.我们想借此机会向一直

双11后的第一天,科技媒体的头条并不是阿里双十一全天交易额571亿

双11后的第一天,科技媒体的头条并不是"阿里双十一全天交易额571亿",而是"狼真的来了,微信推出高清免费通话宣战运营商".颇有几分"企鹅一出,谁与争锋"的味道. 微信这次低调而不经意地推出"微信电话本"产品再次轻而易举地博取了媒体眼球.主要是因为这一次的行动恐怕真的踩到运营商的底线了--免费电话. 一时间,行业内外的各种评论以"刷屏"态势出现在各大科技媒体头条.有的说<微信电话本来了,虎口再夺食&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