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乙醇公司之死

乙醇汽油供不应求,但美国乙醇汽油公司纷纷破产。利润率成了新能源公司的生命线。  文|CBN记者 杨轩  早在2007年,美国明尼苏达州马丁县的农场主Gerald Tumbleson就知道美国燃料乙醇业的飓风要来了。这比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发现的要早得多了。当时在Tumbleson自己的农场不过60英里的范围里,就有四间新建成的燃料乙醇工厂,还有两间在建设中。  47岁的VeraSun创始人Donald L. Endres是这场飓风的第一个受害者。3月份,这家全美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商拍卖了手中所有的炼油厂。VeraSun当时拥有16座炼油厂,每年可生产14亿加仑乙醇,相当于全美燃料乙醇总生产能力的大约13%。  对于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来说,这似乎是个不应该发生的故事。以市场的角度来看,美国自2005年起便超越巴西成为全球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国。美国在2008年生产了92.5亿加仑的燃料乙醇,约占全球燃料乙醇产量的53%。然而这样的产量仍不足以满足美国市场,2008年还向巴西、哥斯达黎加等邻近乙醇生产国进口约5.8亿加仑的乙醇。此外,美国的燃料乙醇产量在2008年较2007年增长了近38.5%。  VeraSun并非唯一的受害者。一半以上的美国燃料乙醇公司在2008年底至2009年第一季度之间股价崩盘。随后,全美排名第七和第八的燃料乙醇生产商先后宣布倒闭。  “我很乐观。乙醇业充满朝气,不断成长。”2008年4月,Donald L. Endre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乐观”在过去几年的确是深刻影响了VeraSun以及整个美国乙醇业。  开厂开厂  Donald L. Endres在2001年创立了VeraSun,直到2003年这家公司才在南达科特州开始运营起第一座玉米乙醇提炼厂。这仅仅是美国众多乙醇淘金者之一。  燃料乙醇在美国并不是什么新生意,也不是一个技术门槛很高的行业。由于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当时的卡特总统决定给予乙醇燃料每加仑0.42美元的税收减让,从而促成了美国第一次燃料乙醇产业的繁荣。随后1986年的原油价格崩盘,使得燃料乙醇面对石油不再具有优势,所有的优惠和减让停止,乙醇业的第一次繁荣被击得粉碎。  “9?11”事件、中东不断燃起的战火,以及飞涨的油价,都使美国加紧了发展石油替代品的速度。2005年8月,小布什签署《新能源法案》,要求美国的汽油销售商们销售混合汽油—一种10%的乙醇与90%传统汽油的混合体,以使2006年燃料乙醇的销售量达到40亿加仑,到2012年时,逐步升至75亿加仑。此外,每加仑燃料乙醇,还能获得51美分的税收减免。  华尔街简直被这个新的机会搞疯了。原本只是做管理谷仓、租车,以及一点小店铺生意的Andersons公司,在2005年花3600万美元,购入了三家燃料乙醇工厂的少量股份后,其股价从30美元飙升至122美元。此前并不生产燃料乙醇的Pacific公司一开始涉足这个行业,其股价就翻了4倍。  真正让VeraSun超过竞争对手的不是技术或者营销策略,而是及时的资本操作。2005年,VeraSun不仅扩大了旧厂的规模,还在爱荷华州新开了另一间厂,乙醇年产量达到2亿加仑。2006年,VeraSun在纽交所上市。除了已经在运营的两间工厂外,这家公司还在建设第三间工厂,并购入了两块土地,来使自己“全美第二大乙醇生产商”的身份更加可信。  建厂、买地,使得此时的VeraSun负有2.1亿美元的债务,但没人在乎。这家公司上市第一天,股价就从23美元涨到了30美元,成为当日涨幅最大的股票。上市后,它很快开始兴建起了三座新工厂。  燃料乙醇对于投资者的诱惑简直是不可抵挡的。南达科它州大石城一个年产7500万加仑的乙醇加工厂,在2006年的销售收入为1.23亿美元,利润为5280万—这可是高达40%的利润。  新建一个乙醇提炼厂,需少至少一年时间。急于扩大产能的VeraSun,在2007年7月进行了它的第一次收购:3个年产量为1.1亿加仑的工厂。仅仅5个月后,它就宣布并购US BioEnergy公司。这桩交易完成后,VeraSun成为了一家有16家建成工厂,以及一家在建工厂的公司,其年产能力超过16亿加仑,是上市时的7倍。  2008年4月,并购交易完成,VeraSun成为美国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商。不过,这两场并购,也使它的债务达到了7.58亿美元。  风险突然放大  看起来,VeraSun的扩张似乎并非毫无理性。彼时,影响乙醇价格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替代品石油的价格—正从每桶70美元向140美元疯狂上涨。  德国银行WestLB的信贷主管Tom Murray称,一个年产5000万加仑的乙醇加工厂,只需要7500万美元就能建成(一个新的汽油加工厂要花掉至少10亿美元),而且银行还愿意贷出70%的款项。此外,从粮食中酿造乙醇的技术本就简单,这使得美国乙醇业短时间内涌入了大量的投机者,甚至很多农场主,也开始兴建乙醇加工厂。  这不仅拉低了乙醇的价格,还抬高了购买玉米的成本。以往,农场主们都是在丰收时节,把玉米拉往本地的收购点,别人出什么价,农场主们就卖什么价。而这些新出现的、对玉米的需求似乎永无止境的工厂们,不仅劝说Gerald和其他农场主为自己全年供应玉米,而且相互抬价。  2007年,Gerald,这位64岁,见识过暴风雪毁掉所有玉米田的老农民,还从未见过,玉米能持续整年卖出4美元/蒲式耳的价格—过去十余年间,玉米价格不过在2美元上下。  大石城那个年产7500万加仑的乙醇工厂2008年收入从两年前的1.23亿上涨到1.71亿,但利润却从5280万降到了530万—这门两年前利润率高达40%的神奇生意,转眼变成了利润只有3%的鸡肋营生。  为了减少玉米价格上涨的风险,VeraSun采用收购中长期的玉米期货做为避险手段。  但“一直上涨”的石油价格给了Donald L. Endres致命一击。国际原油价格从2008年7月每桶140美元狂跌至2009年初的40美元。在VeraSun宣告破产之前,签订的许多玉米合同价格接近7.00美元/蒲式耳。而今年4月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合约报收3.9美元/蒲式耳。这使得VeraSun的乙醇生产成本远高于它的对手们。  VeraSun的破产并没有让美国的乙醇业降温多少。在新的入行者看来,这家公司仅仅是没有熬过那个倒霉的时期。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在今年上涨至70美元,美国乙醇汽油的好日子似乎又回来了。  石油公司和汽车公司正在进入这个行业,而且其中似乎大有便宜可捡。买下了VeraSun的7家工厂的Valero能源公司就颇为得意,“我们以3折的价格获得了一流的工厂。”  “我所在的行业,利润率的高低,意味着生或死的差别,”ADM的CEO Woertz 说,“每个像乙醇业这样快速扩大了生产能力的行业,都得问问自己,利润率会如何波动。”

时间: 2024-07-30 14:23:52

燃料乙醇公司之死的相关文章

燃料乙醇行业复燃 过分依赖财政补贴遭质疑

2010年7月23日,或将成为中国燃料乙醇行业的一个转折点.这天下午,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准中粮集团设立国家能源生物液体燃料研发(试验)中心(下称研发中心). 记者获悉,研发中心将以推动中粮集团纤维素乙醇的发展为主要任务.在此之前的5月27日,中粮集团宣布与中石化.丹麦诺维信公司(Novozymes)联手打造中国规模最大的纤维素乙醇工厂.新工厂将于2011年正式投建,规模为1万吨/年. 中粮集团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生化研发中心总经理郝小明透露,中粮集团的万吨级纤维素乙醇项目,国家能源局会给予10%的资

丰原生化燃料乙醇龙头重组预期强烈

中粮集团控股的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丰原生化(000930.SZ)是国家指定的四家生产燃料乙醇的企业之一,由于中粮旗下的中粮控股与之有业务上的重叠,未来两家公司可能会进行整合,重组预期将成为该公司股价的催化剂. 中粮集团持有丰原生化20.74%的股权,是其第一大股东:同时中粮控股(00606.HK)也有燃料乙醇业务,其上市前与中粮集团签订的<不竞争协议>规定,享有对丰原生化股权收购的选择权和优先收购权,若在明年不行权,中粮集团必须将其出售给非关联第三方. 华泰联合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quo

唱吧陈华:如果腾讯要把某个公司踩死 没有几个人挡得住

投资界9月6日消息,在清科集团主办的"第三届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3343.html">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大会"上,唱吧创始人兼CEO陈华在谈到社交问题时表示,不管是熟人社交还是陌生人社交,每个模式都有独特的生存空间.唱吧目前采取的是和腾讯合作的方式,希望能实现共赢."谁也不会跟腾讯全面竞争,如果腾讯要把某一个公司踩死,今天还没有几个人可以挡住." 以下为发言实录: 我是唱吧CEO陈华,唱吧

创业公司A轮出局危机:最近没听过的公司都死了

美国风投:凡是你最近没再听说过的创业公司都死掉了最近有许多创业公司都关门了,因为他们把钱都烧光了.和一年前相比,投资者现在不大愿意再投钱进去了.这都要感谢Facebook令人失望的IPO,这种创业公司没办法在种子轮融到钱的情况就被称作是"A轮出局(Series A Crunch)".这种情况现在有多严重?惨不忍睹,一位纽约投资人这样对我们说."过去两年里几乎每一个种子轮投资的公司当中,凡是你最近没听说过的都死掉了,"他说,"简直太可怕了."甚至有

评《谷歌和Facebook五年内消亡》:大公司不易死

最近,<福布斯>网络版发表了前PayPal副总裁."PayPal帮"非著名理论家埃里克·杰克逊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预言谷歌和facebook将在5到8年内消亡;像这种吓死人不偿命的惊人预言,在IT界本不少见,人们也早习以为常. 不过杰克逊的评论倒并非一无是处.他的分析采用了组织生态学的视角,受生物学的启发,将产业.商业模式和企业分别类比于生态系统.物种和生物个体,并以进化理论来分析产业环境和商业模式的兴衰演变,这一视角并不新鲜,熊彼特和德鲁克从大半个世纪前就开始宣扬这种理念

观点 | 99%区块链公司会死掉,1%的幸存者都是区块链+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按:本文译自convergence.vc,作者是Outlier Ventures的CEO和投资人Jamie Burke.Outlier Ventures成立于2014年,是欧洲第一个专注于区块链投资的基金和创业工作室(内部孵化创业项目).作者在成为投资人之前,是Web2.0圈子中的一员.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此前报道,Gartner称,2015年启动的企业级区块链项目90%会失败.如今,这个来自欧洲的VC有了更激烈的言论.事实上,本文堪称区块链创业和投资的真经,具体来说是什

生物能源产业探索商业模式

对替代能源的需求使生物质能成为全球热点,中国也不例外.众多企业进行了尝试,但投产之后,原料涨价.政策反复.销售不畅.融资困难.产业环境恶劣等问题很快暴露出来.表面上看生物质取之不尽,其实在现有条件下,能量转化效率低.中间成本高.外部性显著,原料"稀缺"的门槛更是难以逾越.而第二代技术仍存在不确定性,生物质能无疑还是一个幼稚产业.大型国企在资源.技术以及渠道上更具实力,而中小企业目前难以构建有效的商业模式.面对种种困局,政府态度犹豫不决.支持乏力,产业风险很大,短期内,投资者的掘金前景黯

中粮系大盘点:生化能源业务整合路径初探

经过近年来一系列的重组和并购,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8818.html">中粮集团的业务逐渐由上世纪末单纯的农产品和食品外贸,发展到目前的以粮食贸易.农产品加工.食品和饮料制造为基础,生化能源.包装.地产酒店.金融多元发展的企业集团,在中粮包装11月份香港上市后,集团地产业务.生化能源业务的整合必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粮系大盘点 中粮集团目前设中粮粮油.中粮控股.中国食品.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地产酒店.金融

Verenium公司开发出新的谷物乙醇酶

新一代纤维素乙醇技术和高性能特种酶开发商Verenium公司于2010年2月12日宣布,开发出新的高活性谷物乙醇酶Xylathin,它可大大提高从谷物生产燃料乙醇的经济性.Xylathin酶可快速破解谷物如小麦.黑麦和大麦中存在的一种化合物木聚糖,并可大大降低糊状物粘性. 这种能快速活化的酶可使生产在短停留时间内完成,并可减少酶的用量.Xylathin酶也可使谷物水保持度减少,从而可降低对谷物干燥所需的能量.Xylathin酶在宽的温度和pH范围内均很有效,从而使乙醇生产商提高了操作灵活性,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