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卷三巨头的过去与未来 转型需“快、准、狠”

  在数码产品的猛烈冲击下,传统胶卷终究难逃被淘汰的命运。上周,随着乐凯宣布停产彩色胶卷,曾经的世界胶卷三巨头基本都告别了这个行业,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然而,柯达、富士、乐凯的成长、衰落与未来却依旧值得我们回味与猜想。

  柯达

  破产的大佬

  一直扮演着业界大哥的柯达,1880年诞生于美国。其首款彩色胶卷柯达克罗姆于1935年推出后,横扫全球市场,并成为很多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录者。1998年,柯达投资12亿美元,通过“98协议”开始大范围整合中国感光影像行业。

  2003年,柯达准备了一场艰难转身,力图成为一家全新的数码公司。虽然早在1976年柯达就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然而其数码变革却进行得极为缓慢,直到2002年,柯达的数码产品营收仅占总收入的25%,同时期的竞争对手富士已达60%。之后经过近5年的艰难抉择,2009年6月柯达结束彩色胶卷生产。

  2011年10月1日凌晨,拥有131年历史的胶卷制造商柯达可能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的消息震动了股市。半年后,柯达正式宣布破产。

  富士

  化妆品新秀

  胶卷三巨头中向数码转型相对成功的富士,1934年诞生于日本,建厂后的20年,一直专注于民用胶卷的生产。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富士技术创新进入了高速路,尤其在摄像相关产品方面得到了更大的扩展,其在1988年生产出数码相机。

  进入21世纪后,富士的主营胶卷业务日渐衰落,2011年公司宣布停产多款彩色胶卷,并提出将医疗及生命科学、印刷、文件处理、光学元器件和高性能材料五大领域确定为重点发展事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以后,富士又将业务延伸到了化妆品等日化类。据悉,其推出的艾诗缇系列,截至目前,在日本的销售量已排名第三。2011年艾诗缇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北京、香港、台北等一线城市取得不俗表现。

  乐凯

  多元化转型

  被称为“中国胶卷王”的乐凯,虽然生于柯达、富士之后,但经历近40年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的胶卷市场,已能和业界两位前辈平分秋色,也成为惟一可以与世界品牌柯达和富士并存的中国品牌。

  然而,随着数码技术席卷全球,乐凯主营业务开始衰落,2011年净亏损已达5592.9万元。终于,今年9月4日,乐凯也做出了同样“艰难的决定”:停产彩色胶卷。

  为了缓解胶卷市场萎缩造成的企业压力,早在2007年乐凯已开始策划转型,数码相纸、膜产品等生产量逐渐加大,主营业务增加了印刷、医疗等新的方向。2011年9月,乐凯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后,在新材料领域进入征途。另外,该公司近几年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

  专家观点

  转型需“快、准、狠”

  三家公司的成长与转型故事证明了一个“优胜劣汰”的规律。科技推动下,数码产品因其便捷优势不断挤压了胶卷产品的市场。在谈及胶卷三巨头的转型经验时,品牌营销专家于斐认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主动性,如何“快、准、狠”地适应市场,“柯达的结局多少影射了这场技术竞技中‘被动者’的后果”。于斐说,由于柯达对行业的认知度不足,对市场需求的把控不够,当需求几近于零才选择转型。

  富士则是三者中转型较为成功的一个。对此,于斐用“接地气”一词总结其成功的原因。他表示,日本的化妆品在全球享有一定声誉,尤其化妆品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弱。富士早期选择向数码产品转型已经为其在日本国内赢得了一定市场,当化妆品系列推出后,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在女性消费者中扩张。截至目前,富士化妆品的销售量已名列日本第三。

  “乐凯虽然正处于转型中,前景并不明朗。”于斐认为,“乐凯在市场的认知度上比较欠缺,对国家、政策的依赖度较高,核心竞争力弱,属于先天不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目前,乐凯大力投资新能源也很难说是明智之举”。

时间: 2024-09-12 02:08:50

胶卷三巨头的过去与未来 转型需“快、准、狠”的相关文章

胶卷三巨头的生死转型:富士进入化妆品行业

"色彩迷人有乐凯." "柯达,串起生活每一刻." "超越色彩,动感富士." 上世纪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6333.html">90年代的电视广告中,上面三条曾是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咔嚓咔嚓"的快门声,承载了几辈人的难忘记忆. 直到技术的洪流推进到数码时代,这些曾为中国万千家庭留下"美好一刻"的彩色胶卷,连同胶片相机一起渐渐远离我们的

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均间接拥有了甲级地图测绘资质

随着阿里巴巴全资收购 高德 地图,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均间接拥有了甲级地图测绘资质.地图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入口,是每个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战略产品,护城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费者最为依赖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地图会和我们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关系?BAT又如何改变了地图的生意? 高德地图全面接入阿里巴巴商业体系,发挥地图和导航应用的潜力,并在移动时代完善阿里巴巴的 O2O 布局. 2 月 10 日晚间,2014 互联网第一笔重磅收购揭晓.阿里巴巴集团向高德控股有限公司提出收购建议书,拟以每股美国存托

玛氏携手阿里 天猫网罗全球快消三巨头

本文讲的是玛氏携手阿里 天猫网罗全球快消三巨头[IT168 云计算]6月29日,玛氏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是近3个月来,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的第三个全球食品快消巨头. --4月,玛氏旗下的"饿货克星"士力架凭借TFBoys粉丝经济效应,在高考备考季一举夺得零食品类销售"状元"头衔,创造了"仅用3天就实现2015全年销量"的惊人纪录; --5月,"扭扭.舔舔.泡泡"的亿滋品牌奥利奥又出新玩法,邀请200名粉丝共同参

家电三巨头智能化升级:内联外购

在经济下行和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的背景下,白色家电"三巨头"的业绩或一定程度反映了制造业的"回暖". 半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与青岛海尔营业收入分别为775.2亿元.491.8亿元.487.8亿元,美的集团登上营收榜首.受到家电市场低迷影响,美的与格力销售同比增长率出现小幅下滑,只有海尔家电维持3.11%的同比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销售增长率不太理想,但三大白电巨头净利润增长率都达到两位数以上,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与青岛海尔分别同比增长14

苏宁未来转型面临的主要危机

摘要: 三年前的苏宁轻敌电商,同时面对突如其来的电商崛起和自身业绩下滑,苏宁表现得显然是准备不够,其要扮演中国的沃尔玛+亚马逊角色,更是情急之下抓错了药方,犯了同时在两个战 三年前的苏宁"轻敌"电商,同时面对突如其来的电商崛起和自身业绩下滑,苏宁表现得显然是准备不够,其要扮演中国的"沃尔玛+亚马逊"角色,更是情急之下抓错了药方,犯了"同时在两个战场作战"的兵家大忌. 从当年的空调销售转向家电,再从家电拓展到3C,苏宁在其22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两次

三巨头对于智能汽车有什么样的看法?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看过电影<我,机器人>的朋友肯定对威尔史密斯驾驶的那辆炫酷的智能汽车念念不忘,不仅无需手动驾驶,还能放松闭目养神,只需动动嘴皮说出目的地,汽车就能自行到达.其实在很多较早的科幻电影里,都或多或少的引入了智能汽车的概念,可见无人驾驶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成为人们对于智能出行的一种愿望.而如今,这种愿望似乎马上可以成真了. 昨天,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的最后一天,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主持了一场早餐会,对话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其间马斯克表示,

互联网三巨头“掐架”,抢米还是抢锅?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随着互联网"三巨头"BAT掐架越来越激烈,业界不断有人质疑百度技术导向的发展思路,直接导致了其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缓慢.而在笔者看来,技术导向没有错,对移动互联网入口的争夺也没有错.用户数据是米,技术就是锅,少了一样,互联网这盘菜就很难炒得香. 虽然外界对百度的技术导向质疑不少,但李彦宏显然对这口锅情有独钟,还记得去年的百度年会上,这位技术男演讲的题目就是"相信技术的力量".百度的技术优势一直作为壁垒横在BAT的竞争格局

苹果谷歌微软:三巨头收入从哪来?

国外媒体近日发布文章称,如果想要看看科技巨头们的业务运营表现,看看它们的收入分布即可.从最新的SEC文件来看,苹果仍是一家非常成功的硬件公司,谷歌则仍是广告公司.与此同时,微软的"设备与服务"转型又进展如何呢?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2014年,三巨头苹果.谷歌和微软将会主导科技行业.尽管它们在多个领域存在或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但在财务上它们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 理解这三家上市公司之间的区别的最佳途径是研读它们每个季度都要提交的财务报告.相比两年前,谷歌和微软都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

赶集网能否在三巨头博弈中卖个好价钱?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导读:赶集网宣称去年已实现盈利,有消息称,赶集网去年毛收入差不多6个亿,净收入大概有4个亿,整体业绩还是不错的,但以目前的市场烧钱形势来看,前景仍不容乐观. 赶集网宣称去年已实现盈利,有消息称,赶集网去年毛收入差不多6个亿,净收入大概有4个亿,整体业绩还是不错的,但以目前的市场烧钱形势来看,前景仍不容乐观.杨浩涌这盘赌局玩的太大,同时挑战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