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助力新常态下的微金融

我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何继续保持经济的健康运行态势,占城市人口绝大部分的普通收入人群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我国强调通过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虽然近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收入也不断增加,然而普通个人在我国金融市场仍然不够活跃,如何让普通个人加入到金融市场中并树立其主体地位,进而带动产业升级转型和创新突破,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能否实现健康转型的关键因素。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要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其实,在新常态下,金融市场中的“新动力”便是注入了互联网基因的微金融。众所周知,在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代表的传统融资模式中,大量的资金主要投放于大企业和大客户,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进而依靠这种优势赚取巨额利润;而由于中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差、财务报表不健全且缺乏有效的抵质押品,中小微企业和资金供给者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使得中小微企业长期遭受银行的信贷配给。另一方面,大银行采用的信用评分技术比较复杂,而且必须依托于可靠的信用数据库。鉴于我国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征信数据库才刚刚起步,信用评分技术在我国还缺乏运用的基础条件;而中小银行使用的关系型贷款技术依托于真实、连续、可靠的软信息,金融机构为此需要付出长期、大量的成本,这些成本无疑会被转嫁到中小微企业身上。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成本低廉、高效的新型融资模式,从而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对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这个世界性难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数据的积累逐渐增多,不仅有小微企业和家庭的贷款交易记录这类结构化数据,也有小微企业主和普通居民平时的社交信息等非结构化数据。同时,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机构之间正努力打破信息孤岛的格局,实现真正的数据连通。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积累和处理,降低了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和家庭个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信息获取成本,为微金融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据花旗集团发布的《数字化颠覆——金融技术如何迫使传统银行到达临界点》报告称,中国互联网巨头BAT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远超西方同行GAFA(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在这样的背景下,微金融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通过其构建的微融资生态圈,从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各类融资平台、企业主私人社交信息等多种渠道以远远低于传统金融机构生产软信息的成本获取大量有效信息,从而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实现金融普惠。此外,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贷款大大提升了放款速度,与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短、频、快”特征更加匹配,还能动态监控中小微企业运营情况。总之,微金融在提高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方匹配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技术背景的微金融,能利用信息流带动资金流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人才流、物资流,从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积极作用。

微金融的覆盖面以中小微企业和个人为主,相应的大数据也包含了企业运营数据、客户信息、个人隐私等细节记录。这些数据的集中存储增加了数据泄露风险,同时,鉴于一些个人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没有明确界定,掌握大数据的企业也存在滥用数据的可能。为保障我国数据信息安全,首先,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的使用界定清楚法律边界,同时加强对重点领域敏感数据的监管。其次,在鼓励对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进行应用研发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对数据安全技术研发的投入,规范数据市场,制定行业标准,提高大数据安全技术水平,以期促进我国网络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7-30 13:45:43

网络信息安全助力新常态下的微金融的相关文章

从两创看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在4月6日的云栖TechDay活动上,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总监凯鹏为大家分享了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通过回顾金融创新的发展历程,启发各行业努力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重要的金融创新从来都是由经济和商业驱动,又为其服务的.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转型中的中国新经济需要合格的互联网金融(新金融)的支持. 下面是现场分享观点整理. 创新和创业 在过去这几年,中国一直在体验两个词,两创--创新和创业.放眼全球,放眼几十年去看,不只是中国在提"两创",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很传统的发达

IDC:第三平台技术的行业应用将推动“新常态”下中国信息通信技术市场的发展

2015年是深化改革的一年,是"十二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计划的第一年.中国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措施今后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全球技术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在这种宏观形势下,国际数据公司(IDC)在4月24日于深圳召开的IDC 2015年信息通信技术(ICT)发展方向大会上重点指出了全球和中国ICT市场上主要的企业技术和消费技术发展趋势.大会接下来将登陆北京(5月13日).上海(5月20日).贵阳(5月27日),最后一站是大连(6月17日).那么在第三平台支持并加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以创新IT成就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成立于1956年的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前身为石油工业部抚顺设计院.中国石化总公司洛阳设计研究院.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经历了建国后的前二十多年的发展,又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变迁,一直到当下的新经济.新常态.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的发展档案袋里有着一页又一页可圈可点的记载. 进入新经济时代,在全球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挑战下,公司确定了积极培育新经济效益增长点,努力实现在新常态下新发展的战略方向.而创新IT的应用,为公司激发新动能,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了可靠的保

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召开在即新常态下行业发展成重要议题

一年一度的我国信息产业压轴大戏开幕在即,以"新常态经济与产业增长新动力"为主题的"2014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将于2014年12月5日在北京召开.这一被诸多业内人士公认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风向标"的权威年会从2001年开始,今年已经是第十四届. 历经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已经步入复苏阶段的新常态经济.对于产业发育成熟的发达国家而言,新常态经济对应的是经济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过程;对中国来说,新常态经济受全球经济形势与国内转变经

信息管税邂逅大数据,加速破解新常态下税收剪刀差

当今中国经济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点的新常态.2015年上半年 GDP为296868亿元,实现了保7.0%增长,下降0.4个百分点,正式标志着中国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步入缓中趋稳阶段. 在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如何稳定财政收入,将成为首要的挑战.我们看到,2015年上半年税收收入59373亿元,同比增长6.3%,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国家财政收入压力巨大.为什么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税收的压力会更加明显.要从我国目前的税制架构来看.与发达国家主要依赖所得税为主的直

经济新常态下 安防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与此同时,安防行业作为电子信息技术重要的应用行业,其产品技术更迭频繁,升级换代加快,创新成为安防企业谋求进一步发展的良方,同时国家在千方百计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产品技术创新成为一个企业立足的关键.而从生产要素看,过去安防行业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目前安防行业发展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源质量.技术进步以及资本的力量. 近两年从大的经济环境来看,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安防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常态的特征.安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战略合作在行业中时有发生.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行业跨界融

SAS:用数据寻找新常态下的新商机

数据正在成为商业的基础,以及一切管理和决策的先决条件.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向商业世界及公众生活的渗透,传统的产业模式被不断革新,原有的产业链被打破,以往的传统观念也被彻底颠覆,但是借助数据分析技术,各企业都可以积极应对,以创新驱动发展,掌握变革的机遇,走出一条崭新的成长道路."6月23日,SAS大中华区总裁吴辅世在第四届SAS Forum 2016大会上如是说. SAS大中华区总裁吴辅世 作为一家成立40年的数据分析公司,SAS从创立伊始就一直专注于数据分析的商

新常态下光伏等电力工业的发展预测

本报告主要研究新常态发展阶段的电力工业发展问题及建议. 发展水平预测 2020年发电量7.4万亿千瓦时,人均5210千瓦时/年,可满足实现全面小康用电需求;2030年发电量9.47万亿千瓦时,人均6530千瓦时/年,缩小了和发达国家用电水平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达到636463亿元(约10.3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发电量55459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13.6亿千瓦,均居世界首位.我国人口多,人均水平不高,国内生产

数据中心网络性能:新应用下的新需求

随着机器学习,大数据,云计算和NFV不断完善,数据中心网络性能也随之发展.亚马逊,谷歌,百度和腾讯等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已更新提供IT服务的方式,使之功能更强大,速度更敏捷,灵活性更高.这敲响了传统运营商的警钟,AT&T技术与运营首席策略官John Donovan 表示,AT&T致力于成为"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IT公司".OTT产品在业界的应用已变得普遍,应用和服务开发都需要创新完善. 他表示:"厂商正在逐渐成为竞争对手,过去的竞争对手变为开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