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促进大数据 、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高达7500亿元。业界预测,物联网将是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风口。
相比几年前的一个概念,如今的物联网已经实实在在的扮演着现实生产力的角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市管理升级、促进产业转型的抓手。那么,在物联网有望带来的一个崭新产业竞争时代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物联网技术?人们又期待物联网技术在哪个地方能够有所突破?在为期三天的2016中国(厦门)国际物联网博览会上,一场场高峰论坛为产业发展碰撞出了新的思路。
起步
从概念走向生活应用
手持遥控器远程操控,无人机就能精准地完成农药喷洒、航线测绘、警情探测等任务;在手机APP上输入目的地,周边的停车场及车位个数等数据就能一目了然,而且借助手机软件就能完成停车费的支付;下班路上,通过手机终端就能提前把家中的空调打开……在2016中国(厦门)国际物联网博览会上,各式各样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物联网产品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吸引着各地参展者的目光。
“物联网的应用正慢慢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厦门物联协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中国(厦门)物联网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三年,主题从“促产业发展”转变为“物联大众生活”,而这一转变也透露出百姓对于“物联生活”的迫切需求将倒逼整个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以物联网技术发展为基础,“物物相连”已经从概念逐步走向实际的生活应用。“15年前,我看一本书里面有很多的场景,坐飞机预先把登机牌打好,选好座位,今天,这一切已经可以轻松实现。” 新华网副总编辑申江婴表示,智能网时代已经揭开大幕,中国信息通信业下一层应该在以智能化为主导的物联网方向。
而对于物联网未来的应用方向,工信部电子器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认为,智慧城市和节能减排将是物联网发展的两大主线。
“物联网技术将是一种能够颠覆性改变人们生活的技术。” 郭源生表示,对于产业来说,无论所有技术怎么运用,终极目标就是把能耗降下来,把成本降下来,把效率提升上去,所以节能减排是可以重点关注的领域。而智慧城市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最后让人感觉到生活环境中的智慧。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复先也表示,智慧城市一方面是要解决环境、发展、民生等社会问题,通过智慧应用让空气清新、医疗方便、交通顺畅、办事便捷等愿景成为现实。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要解决经济问题,能使城市投入、运营、维护、管理成本尽可能低、效率尽可能高、效益尽可能好。
困境
释放技术实现智慧连接
物联网的出现虽然已经尝试了许多实际应用,但作为一项刚刚走入百姓视野的新技术,物联网要真正实现“走入寻常百姓家”,似乎还有一段路要走。
“从目前来看,物联网还没有取得技术上的真正突破。” 国家物联网首席科学家、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与电子工程系主任王志良表示,国家大规模兴起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实际上起源于2009年,目前已经走过了培育阶段,现在正渐入佳境。但是从整个历史的走向上来看,物联网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很多东西跟百姓及政府的需求相比,仍有距离。
针对这一现实发展的困境,业内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申江婴看来,当人跟物相连、物跟物相连的时候,必须通过一种连接,这个连接就是智慧连接,而如何实现“智慧链接”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一环。
“创新最重要的一点是体系构架和模式的创新。因为现在所有的基础技术都不缺,关键是如何把技术释放出来。这就需要平台构架,需要体系,需要搭建一个结构来实现。” 郭源生表示,在物联网这次信息浪潮过程中,关键词就是渗透。
中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永承则认为,物联网的应用开发应该先着重精力去开发一些跟国民经济相关的B2B的研究,比如说中国电力在智能抄表领域就做得不错,“一方面是技术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是资金的支持,这方面的智能采集就走在了前面”。
“我们在传感器上很重要的发展才使得物联网有所突破。”香港物联网协会会长庄毅坚的看法成为论坛上各界专家的共识。
工信部电子一所副所长李新社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积极推进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发展物联网开环应用。他表示,基础研究快速推进,产业链条逐渐成熟,商业模式创新空前活跃,中国的物联网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高速成长窗口期。
当然,业内人士也表示,物联网的应用落地还需要更全面的条件支撑和更加开放的发展氛围。“目前一些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因为涉及隐私等安全问题而难以推广,”社会学者、央视《新闻1+1》特约评论员王攀表示,智慧产业的发展需要大家观念的转变以及互联网技术达到接地气。同时,网络覆盖、智能硬件的普及等也将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
方向
从单一领域到跨界融合
“发展、创新、融合”,在本届物联网博览会上,物联网的深层次概念被进一步解读,基于共享经济时代下,物联网产业如何突破、激发更多潜能被广泛探讨。
“当今的社会,如果光会服务模式,光会经济都没有用,必须跨界整合。”在王志良看来,跨界融合是物联网产业想要走得更远、更接地气的必然方向。
物联网被认为是把物理世界数据化,再转化为应用服务,因此数据的分享也成为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之而来的还有对于数据安全问题的担忧。台湾物联网联盟理事长梁宾先指出,未来物联网的终端可能会变成一个入侵的入口,可能损害个人隐私和数据的安全,而这有待于随着产业发展,法律进一步实行规范。
而在跨地区合作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台湾地区在物联网应用方面开展得较早,两岸的差异和各自的优势正带来更多合作空间。
据梁宾先介绍,早在2008年,台湾就将“智慧台湾”定位为发展策略。2014年台湾的物联网产业迎来了真正的发展浪潮,得到蓬勃发展。
“台湾物联网产业在技术方面的发展很可观,掌握了芯片、尖端设备以及一些高端的核心技术。在产业应用上,台湾的智慧城市、智慧园区以及智慧生活方面的启蒙也较早。”梁宾先说,台湾在智慧城市方面例如交通上ETC智能停车收费系统的应用就领先国际水平。
在他看来,物联网是一个应用导向的产业,大陆有非常好的应用场域,食衣住行、政府、企业等,所以物联网在大陆的应用得到了蓬勃发展。另外,大陆目前提出互联网+、智能制造2025、智慧城市等发展方向,无疑都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通过协会交流、会展等形式,两岸的物联网行业交流越来越频繁。“目前,我们正在以江苏的淮安、盐城,福建的福州、厦门作为两岸智慧城市合作的试点,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梁宾先说。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大陆有着人才优势,资源多,市场大,而台湾在硬件方面优势明显。如果两岸优势叠加,就可以做得更好,携手走在世界前列。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