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题,起源于我们一直在实践的一个项目,主要是解决供应商如何在社区中植入电子商务的问题。通过历时一年的探索,我们发现直接植入社区的电子商务在目前大环境下有很多不成熟的因素,我直接抛出几个最关键的因素,请大家多多指正:
1.大部分社区不具备用户对购物场所(环境、气氛)和出售商品种类期望的一个专业性特征,这就好比你去参加一场招聘会,同时又有人在兜售化妆品,这个比喻也许不是很恰当,很多朋友都说社区有粘性、用户对社区有信赖,但这种粘性对社区开展电子商务没有太直接的帮助。为什么家乐福里面能入驻很多其他店铺,最主要还是因为家乐福本身这个卖场的定位及一站式购物零距离的便利性。
2.无论社区是采用频道外包或自建商城,你还是很难融入到用户的上下文,我们之前一直在谈冲动消费、感观消费,都有点陷入误区, 这部分市场空间是存在,但总体而言,在这个市场空间里,购物本身的价格敏感性、乐趣、刺激、聚众、跟风等等占主流,比如适合搞一些限时抢购、最低价竞猜、荷兰式竞拍、团购,而购物的目的性和功能需求反而次之。
同时,我们发现在社区里进行互动营销进而获取销售机会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场所,跟大家一起分享【社区互动营销模式】的想法。
社区是一个有活跃用户的土壤,对于电子商务而言,尽管真金白银的订单是最宝贵的,但有时候我们也不得不采取一些迂回的战术,从社区到电子商务,就像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行车,路边的大型广告牌很快飘过去了,但是这时候,如果车上有人鼓动一番,然后给你派发一些目的地商家的优惠卷,你可能会欣然接受。
所以,我们的【社区互动营销模式】,是电商切入到社区营销的一种探索,推广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我们既要为每一次推广做一些量化的管理,同时又希望远低于硬广告等形式的费用做长期的推广,而【社区互动营销模式】建立在CPS和CPA模式基础之上,CPS和CPA的结合也许不失为切入到社区电子商务的良药。而在社区中 ,很像高速公路上行车,我们很容易形成一种聚众效应。
换作是你,你觉得社区的电子商务土壤是否具备了?如果觉得欠成熟,是否有转而求获取销售机会的想法?
问题的现状是大量的电商还是不停的在社区里做硬广和活动,有时候电商做这种事情要吃很多哑巴亏,一方面你没有真正的评估体系,只能借助于社区的日IP量或PV等,另一方面,广告水涨船高,尤其是知名的一些综合门户或垂直门户,社区的价值不等同于你能获取销售机会的价值及潜在客户本身的含金量。所以评估推广的成效最后还要回到获取潜在客户和销售机会的价值的评估上来。从社区的含金量到能转变成销售机会的潜在用户价值应该区别对待,最主要还是引出销售机会或品牌传播的这个命题是否有足够的兴趣点能激发出你想要的用户,最终的度量体系还是回到用户对这个命题的参与度上面来。
我想进一步谈谈在这方面的想法,很真诚期望大家能各抒己见
1.在互动营销采取的形式和价值评估方面,引入第三方公司,假如我们团队来做这个第三方公司,首先我们可以保证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其次,我们通过线上用户浏览轨迹和线下的电话回访细分客户群,比如建立类似于母婴产品需求类客户、时尚潮流服饰需求类客户、男性白领类客户等
2.对于社区这一端,也须照顾到广大站长的利益,通过第一步的销售机会评估,我们能把控用户质量,因此我们可以提高对社区端CPA的价格,比如一个符合我们特征的客户,CPA的价格可以在3-8元内。
3.CPA的价格如果达到这个水平,很多电商在没有看到真金白银的订单前会觉得价格太高,因此,第一步引入的第三方公司可以担当起把销售机会CPA成本由10-15家符合此类需求公司来一起分享,这家每家的获取销售机会成本就可以控制在0.2-0.8元的范围。
作为电商,你愿意在社区里采用互动营销的方式推广吗?为获取销售机会买单吗?例如在大量的社区端通过各种促销、试用、竞猜、竞拍、活动及其他互动游戏等等形式,激活埋藏在社区中的潜在用户,方便您收集有效客户信息的需求,此类数据包括终端客户详细资料、偏好习惯、个性喜好等。
比如
1.促销:我们可以在社区中发放限量优惠券,获取优惠卷的用户也可以转让给朋友,对这种销售机会的量化可以基于获取了优惠券的用户数量。
2.试用:对一些新品的推出,可以获取用户的评价。对这种销售机会的量化可以基于获取了试用装的用户数量。
3.竞猜:可以让用户去猜这个商品的背后故事,如品牌历史、功效等,猜对了送产品。对这种销售机会的量化可以基于参与竞猜的用户数量。
4.最后回到点击了具体商品进入的注册用户,这类用户相对来说,价值也许更大。
植入到社区的电子商务土壤是否具备了?作为电商,你愿意以互动营销作为社区电子商务的切入点,为获取销售机会买单吗?
我们渴望倾听来自您的真实而宝贵的声音,我们只是为既蓬勃又伤神的电子商务在做一些有公共参考价值的统计分析。所有数据我们都无条件的向您公开统计结果。
文/蓝色商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