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数据库的产生
数据库技术是应数据管理任务的需要而产生的。数据库的核心任务就是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包括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管理从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管理阶段发展到数据库管理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数据管理工作主要靠人工来完成。人工管理数据具有如下特点:
数据不保存。只是在计算时才将数据输入,计算完毕原始数据被删除,也不保存计算结果。
数据由应用程序自己管理,没有其他软件负责数据管理工作。
数据不能共享。数据是面向应用程序的,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应用程序。当多个应用程序同时涉及某些相同数据时,必须各自定义,因此无法相互利用、相互共享,造成应用程序间数据的大量冗余。
数据不具有独立性。应用程序是根据特定的一组数据结构进行编写的,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时,必须对应用程序进行针对性的修改。
2.文件系统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在计算机硬件方面,已经有了可以直接进行存取的存储设备,如磁盘、磁鼓等;在计算机软件方面,不但已经有了操作系统,而且操作系统中有专门用于管理数据的软件,即文件系统。使用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具有以下特点: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可以将数据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在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中,以便反复使用。
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文件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利用“按文件名访问,按记录进行存取”的管理技术,对文件进行数据插入、修改、删除和查询等操作。
数据共享性差。应用程序仍然不能共享同一文件中的数据。因此,数据的冗余度大,浪费存储空间。
数据独立性差。虽然在文件系统中数据的存储由文件系统来实现,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物理独立性,但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还是针对特定的应用程序设计的,一旦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必须修改应用程序及文件结构的定义。同时,应用程序的改变,如应用程序采用不同的语言开发,也需要修改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文件结构的定义。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数据管理规模越来越大,应用更加广泛,数据量剧增,不但要求计算机能够联机实时处理各种数据,还出现了分布处理以及多用户、多应用共享数据的需求。
此时,在计算机硬件方面已经有了大容量、快速存取的磁盘,存储设备已不再是数据管理的瓶颈;而在软件方面,以文件系统为核心的数据管理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出现了进行数据管理的专门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从而数据管理技术从文件系统管理阶段进入到了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