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银稳步发展互联网支付紧握“有形之手”

互联网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现实世界,很多在现实世界一目了然的东西到了互联网上就充满了不确定性。例如电子商务,一般的买卖关系在现实世界只要口头谈好就能进行,而在互联网上则需要进行复杂的身份认证和支付安全认证。一旦支付体系出现问题,用户利益受损,企业信誉不再,那电子商务就发展不起来。所以互联网在看似自由的表面,其实有着严格的约束机制,特别是离不开政府的“照顾”。  而互联网支付就属于那种需要特别“照顾”的。因为从微观层面上说,互联网支付直接涉及到用户的财产安全等切身利益,从宏观层面上,还关系到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例如第三方支付公司拥有巨额的沉淀资金,获得了开展金融业务的潜在能力,能够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影响。所以从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角度看,政府监管肯定是必要的。  网银、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支付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发展始终伴随着政府监管的跟进。即使对于大爆发前夜的移动支付,业界也在呼吁政府加强监管。互联网支付的发展一直紧握“有形之手”。  稳步发展的网银  如果从1998年招商银行推出“一网通”网上支付系统算起,网银的发展只有不到十三年的历史,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介绍,2009年我国
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金额已超过400万亿元,其发展速度之快可以说是一日千里。不过网银发展之初也需要政策监管。  网上银行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交易安全问题,如账号密码被盗、用户资金被窃;另外一个是金融安全问题。由于网上银行的交易基础是电子货币,而电子货币是一种“储量”或“预付”产品,即将客户所能支配的资金或货币币值存储于其特有的电子设备上,如银行卡、电子支票和数字化电子现金等。电子货币不像现实中的纸币,没有统一的发行机构,非金融公司也可能拥有发行电子货币的能力。这会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力,即“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法定的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的单位”。而且电子货币的流通必然影响到现实世界中人民币的流通速度和流通规模,使得货币总量的监测和货币供给的控制变得更为复杂。  为防范金融风险,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颁布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步关于网上
银行监管的行政规章。《办法》规定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定义、市场准入条件和程序、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规则以及银行的法律责任。网银首次有了政策约束和依据。  除了行政规章,法律层面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电子签名法》,从法律上确认了网上银行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并对电子签名和认证机构进行规范。  网银总体上发展比较顺利,虽然网银诈骗案件等犯罪活动高发,但多是由于用户缺乏安全意识造成,银行本身的网银体系在安全上已经有了保障,这得益于政府设立的严格的网银市场准入制度。而这一点正是第三方支付在发展过程中所长期缺乏的。  纠结的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的处境远比网银尴尬,很多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公司都是“草根出身”,要获得体制的认可自然需要一个过程。直到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任何非金融机构不得擅自从事网络支付,这也意味着经过批准的非金融机构可以获得合法开展支付业务的资格。《办法》规定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须在一年内取得许可证,标志着央行终于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长期悬挂在第三方支付头上的牌照“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  其实早在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布了《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
意见稿,准备为第三方支付设立准入制度,意图将第三方支付纳入到“以央行作为主导,商业银行作为主体,社会组织作为补充”的清算体系,但直到2010年才正式出台。期间这五年第三方支付企业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不知道哪一天就要被政府“砍掉”。所幸的是,最终第三方支付的市场准入门槛设立的并不高,像支付宝、财付通等主要的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都有资格申请牌照。[page]  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发放牌照有利于规范第三方支付的行业秩序,促进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是政策上的利好。”不过他也进一步表示:“牌照针对的是第三方支付企业所从事的金融业务(支付),而非数据业务。因为由支付衍生出的数据业务市场潜力巨大,目前这一市场还远未挖掘出来。现在尚不明朗的一点是,央行的牌照监管范围是否包括增值业务。如果
央行规定只有发放牌照的这些第三方支付企业具备从事数据业务的资格,那就不利于整个第三方支付生态体系的建设。最好的分工是由大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从事基础支付业务,而广大的中小型公司从事支付衍生的数据业务。”  对于那些希望开发支付衍生数据业务市场的公司来说,政策又成了“达摩克利斯之剑”,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总是让人充满“纠结”。  蠢蠢欲动的手机支付  手机支付虽然标准未定,电信运营商也没有获得从事支付业务的资格,但是
它们在手机支付上却频频出手。银联、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加入其中,各方在手机支付领域跑马圈地,热闹非凡。  政府随之表达了对这个行业发展的关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工商事法制司副司长马森述曾对媒体表示,移动支付涉及到主体和领域、法律关系等问题,这些复杂的问题需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需要加强政府方面的监管。他认为政府有责任为移动支付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  2010年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丝毫不掩饰其意图,即希望通过与浦发银行的合作进军手机支付。不过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却表示,电信企业注资银行,始终与银行是一种投资入股的关系,并不意味着电信企业因此就具有直接从事某种金融业务的身份或者便利。也就是说中国移动仍然无法绕过牌照进军手机支付。  不过央行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不仅帮助第三方支付企业走出“灰色地带”,还给电信运营商指明了出路。如果电信运营商能够获得第三方支付的牌照,其从事手机支付业务就有了政策保障,中国移动就不会在与银联的争夺战中如此被动。  另一个对移动支付影响较大的政策是手机实名制的实施。2010年9月1日,各大运营商开始实施手机实名制。依靠手机实名制,用户的个人信息将和公安局身份系统连接,这就为运营商开展手机支付提供了可能。运营商通过手机实名制可以建立起个人移动信用系统,从而与银行合作,根据信用等级提供不同的支付额度,甚至可以与信用卡一样进行不同额度的透支服务,这样手机就真正成为3G时代的掌上移动银行了。更有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士透露,推行手机实名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全民手机支付铺路。

时间: 2024-10-24 16:30:03

网银稳步发展互联网支付紧握“有形之手”的相关文章

艾瑞:2012第三方支付行业年度大盘点之互联网支付

编者按: 201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进入战略转型期,艾瑞咨询综合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2012年发生的热点事件,从宏观环境.互联网支付市场和移动支付市场三个层面进行了盘点.本篇重点对互联网支付市场进行了如下五大盘点: 2012年中国互联网支付市场逐步走向成熟,面对传统市场空间见顶.盈利需求提升以及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纷纷采取差异化的市场拓展战略.发力市场主要有线下市场.跨境支付以及传统金融产品销售领域,而业务形式更多的采取整合平台优势资源为客户提供涵盖支付结算.资金效率管理.市场

移动互联网支付四大瓶颈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第三方支付的全面大发展,移动支付产业呈现出了勃勃生机的景象,成为被各方看好的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7264.html">朝阳产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纷纷发力移动支付行业,并先后成立了支付公司.移动支付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数据显示,2008年第三方支付的市场规模为2700多亿元,2010年达1万亿元,2011年超过2.1万亿元.根据公开资料,央行已颁发四批支付牌照时,第三方支付企业已达300多家. 目前

互联网支付也要实名制是好是坏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继火车票实名制.微博实名制之后,6月5日,央行发布了<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要求互联网支付账户的开立需要实行实名制,这意味着互联网支付将正式步入"实名"时代. 征求意见稿规定,支付账户的开立需要实行实名制,支付机构对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支付机构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假名支付账户.其中特别要求,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收付金额超过1万元,个人客户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月收付金额累计超过5万元.或资金余额连续1

小微金服樊治铭:互联网支付不颠覆银行业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新浪科技讯 6月29日下午消息,由新金融联盟主办的金融峰会今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在峰会上表示,互联网金融就是普惠金融,互联网支付不是颠覆银行业,而是颠覆了传统思路.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在峰会上表示,"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已经开启", 樊治铭则认为,互联网金融就是一种

高速增长的互联网支付,或许正面临“软着陆”

易观国际近日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年度盘点>显示,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交易规模达到3.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2011年增长76%.而在2011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全年交易额为2.16万亿元,同比2010年度增长99%,基本实现翻番.与前几年相比,市场增长速度趋缓.易观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互联网支付的交易额增长速度将继续趋缓.七企业占98%市场份额2012年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网上支付分别以46.6%.20.9%和11.9%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前三位.其后四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快钱6.2%,

互联网支付正在进入“快捷”时代

艾瑞咨询近期推出<2011-2012年中国互联网支付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根据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互联网支付正逐步进入"快捷"时代,使用过快捷支付的互联网用户比例将近半数,而网站支持和优惠活动成为吸引互联网支付用户继续使用快捷支付的两大重要因素. 互联网支付正在进入"快捷"时代 从2011年中国互联网支付用户使用过的第三方支付方式来看,账户余额支付的用户比例最高,为55.7%:其次是快捷支付方式,用户比例为46.7%.而从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来看,支

分析:手机单机游戏稳步发展

中国有多少手机用户,这个问题没有个准确的说法,但从各方各面的信息汇总来看,目前,我们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经突破7个亿.7亿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超过欧洲的总人口,这是一个极为巨大的群体,也是一个极为巨大的产业.如果说哪个产业可以跟着手机而走红,在我看来非手机游戏莫属. 据相关机构的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达到了388亿元,其中运营商流量费为228.26亿元,占58.9%份额,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最大赢家. 易观国际移动互联网高级分析师方丽表示,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过程中

互联网支付管理细则读秒 央行强推账户实名制

占据第三方支付领域大半江山的互联网支付,有望于近期迎来行业监管细则. 12月28日,本报记者获悉,央行日前已向多家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企业下发了<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 2010年,央行先后下发两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并陆续就商业预付卡.客户备付金等出台监管细则,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也有望于近期发布.今年因此被第三方支付业称之为"监管年".而此次下发的征求意见稿,则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一系列细分监管政策中"最关

手机支付定制用户近2000万银联互联网支付开启

中国银联今天披露,截至二00九年六月底,中国手机支付定制用户总量达一千九百二十万户,上半年共计实现交易六千二百六十八点五万笔和一百七十点四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百分之四十二点四和百分之六十三点七. 由中国银联研发的固定电话支付业务截至六月底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达到三千七百二十万笔和三千三百五十三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三点七倍和二点七倍. 与此同时,由中国银联自主创新研发的CUP SECURE互联网安全支付平台,目前已经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截至今年六月末,已有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